安徽有一座建在仙境里的村子,據說陌生人走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
一、追溯千年仁里的前世今生
仁里,位於績溪縣瀛洲鄉,村落建在績溪縣境內最大的河流登源河偏西一側,距離縣城不過3公里,是徽杭古道上的重鎮,目前約有496戶,近2000人。
追溯歷史,仁里是績溪耿姓的發源地。據《魚川耿氏宗譜》記載,南北朝時期梁朝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工部尚書耿源進在衣錦還鄉的途中,因早就聽聞新安的山水非常秀麗,與弟耿汝進在這裡遊歷。
當耿源進遊覽到當時的梁安縣仁里時,看到這裡山環水抱,風光旖旎,不惜放棄還鄉,在這裡定居,因仰慕孔子「仁」的學說,並取村名為「仁里」。因為耿源進在位時政績突出,梁武帝特地在仁里賜給他免徵地一塊,也就是百步甲第地,如今的村頭還有一條百步欽街。
後來呢,因為這裡程姓居民增多,又名叫做程里。仁里村按龜形設計,目前仍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風貌、古碼頭,千年古村——仁里,對外地人而言,或許依舊猶如迷宮。
二、走進仁里,走進徽派古建築的精髓
沿著鄉間小路走進仁里,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裡的寧靜與安逸,這裡沒有擁擠的人群,也沒有過度的商業化,只能靜悄悄的村落,等待著我去探索,去深入。
走進村內,滿眼都是徽派古建築,那粉牆瓦黛馬頭牆,令人賞心悅目。仁里內,還有一條頗有歷史感的老街。據導遊頗有感情的感嘆:當年她小時候,這裡特別的熱鬧,商鋪酒肆林立,店鋪商品琳琅滿目,如今猶如過眼雲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若是論起仁里最有價值的地方,無疑便是村中央的古建築群了。據介紹,這些建築群都是當年村子裡的富商們建造的,其房屋鱗次櫛比,而又交錯相通,行走其中,如果沒有當地人帶路,恐怕真的很難走出來。
在村子一座祠堂里,碰巧趕上了當地的一些老奶奶在組織排練舞蹈,只見她們手持芳草,靈活的舞動著身體,身手頗為靈活,若是忽略她們的年紀,還真不敢相信這是一群老年人。
三、行走澄源河畔,感懷夕陽西下
如筆者這樣機智的旅行者也廢了就九牛二虎之力才終於走出了村落,來到了澄源河畔。此時此刻,夕陽已經開始緩緩的西下,而如筆者這樣的斷腸人仍在天涯……
走到河畔,手放在欄杆之上,望著那蜿蜒曲折,而有延綿不斷的澄源河水,視覺隨著河水的消逝而不斷推移,我彷彿看到了遠處那座中西合璧式的徽派古民居,也看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們。
生活或許並沒有那麼複雜,我在此情此景,此時此刻,彷彿理解了耿源進的決定和心情。
【作者簡介】 真主雄鷹:一個選擇了遠方,只顧風雨兼程的旅遊撰稿人。
※解密安徽唯一的佛教石窟里500尊佛像,為啥499尊被古人割掉頭部!
※去錫林郭勒,看一場蒙古男兒的「捉對搏克」
TAG:王浚的旅遊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