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一份邪氣以愈病強體

留一份邪氣以愈病強體

導讀:人體的自然愈病能力和自我調控防病能力,是患者生命運動之正常進行的依靠。留一份邪氣,以利正氣升華,從而愈病而強體,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無上妙法,也是一種中醫學治病深邃的學術思想之一。

留一份邪氣以愈病強體

作者/郭貞卿

我早年跟隨父親抄方時,每見其治病大勢控制後,便把重點轉移到體質方面,除治療外更是諄諄囑咐生活中瑣碎注意事宜,對此不僅不理解且不以為然。多年後自己有過幾場病的切身體驗,便漸漸自覺關注起生活瑣碎事情與治病的種種相互作用關係來。

我通過自身體驗發現,祛邪務盡的治法每每令患者有一類莫可名狀兩敗俱傷的虛衰難受感覺,這種特殊的難受感不僅在軀體上更在心理上都會體現出來。推己及人,細察詳問,發現這是一個共同性問題。

關注愈久,體會愈深,使我愈來愈主張在治療過程中,要想盡一切辦法去保護、利用和強健人體的自然愈病能力和自我調控防病能力,因為歸根到底,它們才是患者生命運動之正常進行的依靠。在繼承前輩經驗的基礎上,再加上自己的體會,於是逐漸形成了自覺留一點邪氣或疾病以養生健體的思想。

對於疾病,人體有一類自然的防病癒病能力,它包括抗病力、康復力、免疫力等等,是他們與各種致病因素作鬥爭,並維持著生命活動正常運行。患病不是好事,但如果能巧妙利用已經患病這種特定環境,促使這類能力得到鍛煉而增強,其結果就不僅有益於現在,而且更有益於今後的健康。不注意保護、利用和增強這類能力,與過分利用、依賴和消耗這類能力一樣,都可能壓抑、損傷這類能力。

臨床上常見到病去體衰,不僅舊邪去之不盡,而且新邪容易侵襲,以致反覆纏綿的局面,多半是由此而造成的。留一份邪氣,以利正氣升華,從而愈病而強體,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無上妙法,也是一種中醫學治病深邃的學術思想之一。

《漢書·藝文志》載古諺:「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後世據此而曰:「不服藥勝中醫。」這個中字,可當作中等醫師講,亦可當作不偏不倚講,這句話也是說有病不治療常會得到相當於中等水平醫師治療的效果。為什麼呢?宋代葉夢得《避暑錄話》曾談到:「世言『不服藥勝中醫』,此語不可通行,然疾無甚苦,與其庸醫妄投藥反敗,不得無益也,吾閱是多矣。」

的確,疾無甚苦,與其讓庸醫添亂增病,倒不如不治為好。但葉氏在這裡僅從庸醫誤葯而言其害,並未進一步深入探查此中三昧。

我認為不服藥勝中醫的實質要領還在於:無論疾病或輕或重,都無須完殲窮寇,應當留些許邪氣,而這些許邪氣的程度就在於「疾無甚苦」,此時讓正氣與之相爭,這樣就能通過相對強於邪氣的正氣在實戰中增強人體抗病癒病能力,從當前和長遠利益來講,都是遠遠勝過最恰當的完全徹底祛除病邪的任何有效或特效治療。

這種思想早在中醫古典著作中就有論及,如《素問·五常政大論》雲:「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就是說無毒治病,十去其十,也將會傷其正氣。這種無毒之葯治病,也只能十去其九,留一份疾病不用藥攻,而用谷肉果菜食養正氣,待正氣充而愈疾的認識,是一種很值得研究的,極富哲理的學術思想。

留一份邪氣,以邪氣來養正氣、助正氣、強正氣,是合乎客觀規律的。正氣只有在同邪氣的實際鬥爭中才能提升自己的各種具體抗病癒病能力,諸如常言所謂之失敗為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浪子回頭金不換等等,均是這種規律在社會生活中升華出來的精闢格言。

他如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與寒,多衣多寒,經常小病者長壽,久不病者暴亡,注射預防針等,都是這種規律在醫學實踐中的體現。為什麼要只留一份(這是比較少的意思,不是定量標準,要活看活用)邪氣而不是多留幾份邪氣呢?

古人常講和實生物,認為同則不繼是非常有道理的,不同的東西才能相反相成,但和實生物必須要有一個度,我多年的體會是邪多傷正,邪少促正。紹興徐文長舊居「青藤書屋」有一幅徐氏自製對聯說得妙:「讀不如行,試廢讀,將何以行;蹶方長智,然屢蹶,詎雲能智。」此聯寓意深遠,回味悠長,實值得使用留邪強身者玩味再三。

《內經》僅提到谷肉果菜,食養盡之,我通過長期觀察和體驗認為必須擴大範圍,增添方法。在臨床上每當處於留有一份邪氣的階段時,我原則上多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促使患者獲得愈病盡邪強身健體。

版權聲明

本文摘自《郭貞卿醫論醫話集》,學苑出版社,郭貞卿/編著。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鶴 的精彩文章:

應對梅傑綜合征,不走彎路便是捷徑
梅傑綜合征怎麼去治療?

TAG:六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