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民的名義里的主要角色去帶技術團隊……
接收程序員的 8 點技術早餐
作者|周明耀
編輯|小智
程序員的名義
去年《人民的名義》這本電視劇很火,電視劇里出現的角色很多,我從我的認知出發,分析哪些角色符合技術管理者的要求,這些都是我個人的分析理解,不一定準確,也可能存在個人片面的理解,請讀者見諒。
李達康
我覺得他存在以下幾個不足:
遇事急躁。高小燕向他告狀,污衊「刁民」阻攔廠區搬遷,他不過問什麼原因導致的,認為就是老百姓有問題,雖然後面的劇情幫他澄清了品德,但是依然暴露了他遇事考慮不周的缺點。
做事只管目標,抓小放大。廠區發生大火,老檢察長好不容易平息工人的憤怒,他卻在祈同偉的「點撥」下想趁亂拆廠房,且沒有仔細研究為什麼工人要造反,這是何等的愚蠢。沙書記的一通電話就有對比,沙書記電話里第一句話就問:「達康同志,你知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現在要做的是全力搶救傷員,不準死人!」。達康書記,相比見絀。
不會用人。用的副市長貪污這麼多錢不知道(也或許他不想知道),還讓他整天在外面吹是「達康書記的化身」。用的區長整天在看星星,不幹實事、無所事事。這也正是為什麼達康書記每每遇到重大事件時連一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達康書記,優點和缺點都過於鮮明,不宜在關鍵部門貿然啟用作為技術管理者,需要時刻保持觀察,或者從基層一步步鍛煉,不宜提拔過快。一旦提拔為正職,最好能夠配一名類似於季昌明或陳岩石這樣的同志作為主要副手,輔佐、監督其工作。
沙瑞金
沙書記擁有的技術管理能力,舉例說明:
新上任即到一線調研,且時間較長,充分證明了該角色深刻理解「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道理,沒有脫離一線。
新上任就接到副手(高育良)的電話,請示如何處理丁義珍,回復:「我才剛到任,還不熟悉情況,你們酌情處理」。處理很得當,既沒有過多干涉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也把棘手的皮球巧妙地踢開,為之後的介入、接盤留下空間。
看新聞播報工廠強拆引起大火事件,立即放下早餐,認真地做著筆記,為後續常委會會議討論內容準備大方向。
處理工廠強拆引起火災事件,打電話指示李達康首先做好人員搶救、安置工作,把拆遷放一邊去。處理邏輯合理、思路清晰,做到了抓大放小。
到一線發現基層公務員當中的務實者沒有晉陞空間,認真思考對策,決定為他們搭建平台,從廳局級官員選拔開始入手。
如果有這樣的人出任 CTO 或研發副總裁等研發類高管職位,那是研發人員的幸運,他會真正理解技術人員,他所帶領的團隊一定積極向上、熱愛技術、處事公平,一定會在科技圈交出滿意的技術答卷。
陳岩石
陳老還在工作崗位上時就因為人耿直而導致幹了 20 多年副檢察長卻不被升遷,這樣的人一般技術過硬,為人正直,出任研發總監職位,團隊里的人不敢不用心做事,否則會被直接叫進去罵,且罵得你心服口服。真正干技術的人,會很喜歡這樣的領導,從他身上能學習很多技術本領。我最近就遇到了這麼一位高管,35 歲教授級工程師,39 歲副所長,45 歲副總裁,開掛的人生,用技術領導力訓下屬,下屬沒話說。
季昌明
如果沒有季昌明的暗中安排、支持,沙書記很難完全應付高育良,侯亮平和陳海很難開展實際工作。他很穩重,考慮問題很全面,如果季昌明這樣的人出任技術高管,或者對應職位的副手,那麼底層技術人員就有可以信賴的溝通渠道,可以順暢地與上層溝通。
侯亮平
最高檢人民檢察官,為人公正、公平、正義,一身正氣,他來到了漢東省擔任反貪局局長,就像一隻孫猴子一樣,開始攪渾漢東的局勢。這個角色有膽有識,可以重點培養為技術管理者,且為人思路清晰、不按照常理出牌,適合做創新團隊的技術帶頭人,在他的帶領下,團隊應該能夠攻克技術難點,為公司帶來新的技術創新點、產品贏利點。
高育良
這類型人城府很深,做事能力極強,但是內心會有極強的私慾,且很會利用各種各樣的資源。這類人在大型企業中肯定會有,且這類人內心看不起真正的技術工作者,只會利用他們。對於這類人的使用,就看如何使用,用得好則對公司極大有利,用不好則造成風氣敗壞、拉幫結派。
祈同偉
這類小人,是團隊的蛀蟲,是規則的破壞者,為一己私利可以做任何事情。這類人不適合做技術管理者,最好能夠徹底清除。
孫連城
這類人挺多的,撥撥動動、毫無主動工作能力,技術技能也大多比較落後,讓技術團隊管理者很無奈。作為他們的領導,應該多和他們正面溝通,他們應該明白,技術團隊管理人也是打工的,也是拿工資的,也要養家,誰都不能白白地養著不幹活的人。我們應該提醒他們及早醒悟,免得被洗牌時僅剩下吶喊:「老闆就是資本家,我的領導是幫凶」。
總結
沙瑞金、陳岩石、季昌明,他們這三位都適合做技術團隊管理者,都是管理層的骨幹成員,對於技術團隊的把控一般來說不會出現問題。
侯亮平和陳海,屬於可以重點培養的團隊骨幹成員,應該讓他們開始獨立帶人,慢慢積累經驗,定期與他們交流,給予他們指點,幫助他們成長為能力全面型隊員。
李達康這類人做事情風風火火,團隊管理上很霸道,如果需要短期內團隊出成績,可以使用這類人,但是如果你看重的是長期行為,那麼需要讓經驗豐富的 HRBR 輔助他工作,避免出現「一言堂」情況。高育良這類人進入了管理層後,需要保持和他們的溝通,積極引導他們向正面前進,避免他們自搞小團體。
祈同偉、孫連城這兩類人,都不適合現代企業,早點清除吧。
對於技術管理的理解
這個問題我近一年時間經常談起、反省,每一次都會有一些新的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帶著專業技術能力的管理思維和思路,它是伴隨著個人經歷、周邊影響、行業變化等等各種因素干擾的,你的每一次思考都會有新的理解產生,這是正常的,否則你就是進入了一個非常安逸的公司,完全沒有變化,這樣的公司很危險,當下是技術變遷的大時代,沒有誰能夠固步自封而善終。
做好一名技術團隊管理者,我認為需要具備四大方面的深入理解和實際操作能力,技術、產品、管理、品。技術指的是實際的技術能力,例如全棧工程師就比較容易掌控技術團隊,因為自己的過往經驗確保了什麼都懂,但是這個實際上不容易做到,而且,即便當下做到了,一旦脫離一線開發時間太久,過往的經驗也就僅剩下經驗了。產品指的是按照產品思維輸出技術,很多一線技術經理實際上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容易導致技術和產品的脫節。管理指的是對於團隊的軟性管理方式,這一點很多技術大牛出生的技術經理會覺得很虛,內心充滿了看不起的態度,覺得技術好才是第一位,這一點理解是不準確的,技術固然重要,但是缺乏職業化的管理思維,這個人更應該做技術專家,而不是技術團隊管理者。
至於第四點「品」,這是我糾結了很久的一個定義,最初的想法是「格局」,有點那麼的意思,但是好像又不對,因為沒有格局的人技術、產品、管理三者都會做不好,後來又想出了「氣場」、「人品」,也比較狹隘,最後看電影《老炮兒》的時候忽然有了感覺,我想描繪的不就是這種做大哥的綜合品質嘛,既然找不到一個準確的詞,那就用老北京的老話「品(范)」字做總結,作為團隊領袖,你做人、做事都需要也必須有范,否則就會讓人感覺你不像個有魄力的領導,或者讓其他領導覺得你對於人、事的看法有點偏了,這一點還真的用語言沒法描述,都是用的感覺。
一本專為技術管理者而出的書
從去年起,我開始在 InfoQ 連載周明耀的技術管理專欄,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如下:
在此期間,我寫了一本關於軟體技術團隊的管理方法論的書《技術領導力 程序員如何才能帶團隊》,終於在京東、噹噹、亞馬遜等網站上有得買了,這本書是我對於自己實際工作經驗的總結,也結合了一些朋友的經歷、經驗,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幫助。
我挺贊同一本書應該寫「自序」,因為對於真正熱愛寫作的人來說,每一本書都是在詮釋自己的某一種理解,對於生活或是對於技術,都是一樣的,所以自序是最能夠充分反映書價值的一篇短文。這本書出版之前,編輯讓我多拉一些人,特別是一些在行業內鼎鼎大名的人,做什麼呢?寫序。編輯的理解是越多有名人推薦,越有人會買書,這點沒有錯,但我不太喜歡,正如馮小剛在回應記者提問屬於哪一代導演的時候,出身軍旅的他回應道,「這又不是打群架,這麼拉幫結派幹什麼」。
所以,我僅找了 4 位我的朋友幫我寫序,不想浪費讀者的紙張,我們應該把紙張留給最真實、最有用的內容。我在前一節提到了技術、產品、管理、品這四點,我的四位作序者分別對應這四點,黃勇(暢銷書《架構探險》作者,特贊 CTO,代表技術)、池建強(前鎚子科技研發總監、極客邦科技總裁,代表產品)、高凌(職業經理人,數家大型 IT 企業技術管理高管,代表管理)、賀軍(前 GE 醫療企業技術高管,我的第一位領導,現任 TCL 醫療企業高管,代表品),感謝四位朋友。
既然在這裡發了文章,就應該給予讀者一些銀彈,搞一個贈書活動吧!
凡留言被選入精選的讀者,根據留言的讚賞數量從高到底排序,前五位讀者我免費贈書(包郵),統計截止時間為本周四中午 11 點前。
沒中獎的同學可以去京東、噹噹、亞馬遜等網站購買,感謝大家的支持!
作者介紹
周明耀,InfoQ 簽約作者。畢業於浙江大學,工學碩士。13 年軟體開發領域工作經驗,近 10 年技術管理經驗,4 年分散式軟體開發經驗,提交發明專利 17 項。著有《大話 Java 性能優化》、《深入理解 JVM&G1 GC》、《技術領導力 程序員如何才能帶團隊》。微信號 michael_tec,微信公眾號「麥克叔叔每晚 10 點說」。
※FaaS、函數計算、Serverless、邊緣計算,2018年雲將走向何方?
※AI論文99%是灌水,99%的媒體在吹牛?AI從業者們怎麼看?
TAG:Info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