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慧敏老師談簡帛書法(一)

何慧敏老師談簡帛書法(一)

2000年

隨州市考古隊在發掘孔家坡墓地墓室時,發現了一批竹簡木犢,這批材料隨後由湖北省考古研究所、隨州市考古隊編著:《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文物出版社2006年出版。整理者根據內容性質將簡牘分類定名為竹簡《日書》《曆日》及木牘《告地書》三部分。

《日書》出土狀況良好,是繼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之後的又一重要發現,圖文並茂,層次分明。《告地書》是為安置死者而比照生活中實際通行公文的一種虛擬文書。該墓出土的《告地書》文字清晰,從中得知墓主名「辟」,是「桃侯國」的庫嗇夫。《告地書》載「桃侯國丞萬告地下丞」,這個地下丞的管轄範圍應不出地上桃侯國的境域。因此有關專家得出結論,墓主葬地也應在當時的桃侯國境內,也就是現在隨州一帶。西漢漢景帝後期應有一桃侯國存在。但傳世文獻無此記載,尚需相關史料進一步印證。

2000年8月,在北京大學召開的「新出簡帛國際研討會」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張昌平先生作了題為《隨州孔家坡墓地出土簡牘概述》的報告,李學勤先生在2000年8月北大「新出簡帛學術研討會」上曾散發一文,認為木牘所記「二年」是高祖之子淮南厲王劉長的紀年,淮南厲王二年相當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這是墓主下葬之年。

1

何慧敏老師談簡帛書法

西漢孔家坡簡分述

甲骨文的發現與漢晉簡牘的出土是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引起學術界、書法界震動的兩件大事。隨著時間的推移,簡牘(包括楚簡和秦簡)出土日夥,研究者之多也是空前的。有人說簡牘的發現其學術價值應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它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二是它的書法價值。近年來,有關簡牘的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史載漢武帝末孔子宅壁發現了戰國竹簡,晉太康二年(公元二八一年)在河南汲郡古墓出土大量竹簡等。近代以來大量發現和挖掘漢代簡牘則是一八九九年以後,一九三年貝格曼在居延地區發掘漢簡一萬餘枚。繼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簡牘文書的出土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年代跨度之大更是引人注目,而且內容也十分豐富,有公私文書、遣策和文獻典籍等等。

簡牘

居延漢簡

帛書

在我國古代書籍中,就其書寫材料而言,紙質書問世之前,有龜骨、獸骨、陶器、青銅器、竹木、石刻、絹帛等。從殷商到春秋末年是我國書籍發展時期,存世的書寫記錄材料十分龐雜。從戰國至後漢末年這段時期,書籍是以竹木簡冊為主構成。《說文》:「著於竹帛謂之書。」因此這段時期可稱為簡冊時期。「竹簡和木牘是中國最早的書寫材料,在中國傳統文化上,簡牘制度有其極為重要和深遠的影響。不僅中國文字的直行書寫和自右至左的排列順序淵源於此,即使在紙張和印刷術發明以後,中國書籍的單位、術語,以及版面上的所謂『行格』的形式,也是根源於簡牘制度而來。」(錢存訓《書於竹帛》)

中國的傳統書法的書寫形式沿用至今,也源於簡牘。一枚簡,曰「簡」,把兩枚以上的簡綴連起來,就稱為「冊」。長篇文字的內容成為一個單位時,稱之為「篇」。「冊」表示一種文件較小的形體單位,「篇」則用於較長的內容單位,一「篇」可能含有數「冊」。但在甲骨文中不僅有「冊」字存在,而且有「典」字。「典」為會意字。「」初文從廾(雙手),從冊,會捧讀典冊之意。《說文》:「典」,五帝之書也。《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由此可見,以簡記事,應和甲骨文同時,甚至早於甲骨文,只不過至今考古界還沒發現殷商時期的簡冊而已。

過去學習書法的人,大都熟習或臨寫過漢代遺留下來的名碑刻石。如《乙瑛碑》《史晨前後碑》《張遷碑》《石門頌》等經典,但兩千多年遺存數量有限的秦漢刻石,經過書丹鐫刻,後因風雨剝蝕,多已面目不清。米芾《海岳名言》強調:「石刻不可學……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並慨嘆:「余閱書白首,無魏遺墨。」更後之人只有賴「透過刀鋒看筆鋒」了。

乙瑛碑

隨著大量漢簡的問世,「由是漢人隸法之秘盡泄於世,不復受墨本之弊,昔人窮畢生之力,無所獲者,還是則洞若觀火……學書者能悟乎此,其成就之易,已無俟詳論。」(鄭孝胥語)因此秦漢簡牘墨跡的發現就愈顯得珍貴。簡牘以豐富、翔實的書體顯示了由篆而隸,由古文字向今文字,由線條向筆劃轉換的整個演變過程,也是中國文字和中國書法藝術由繁到簡,由象形走向抽象,從表形表意走向表聲的最重要的時期。

得朴

孔家坡簡牘(1)

釋文:卯,以受夏氣。必溫,不溫,五穀夏天,草木

孔家坡簡牘(2)

釋文:不實,夏落,民多戰疾。五月治蟲於辰巳,是謂

孔家坡簡牘(3)

釋文:吾已長矣,子戒毋敢徼。必星,小雨小蟲,大雨大蟲。六月止

不雕

孔家坡簡牘屬西漢時期之物。與同時期其它地域的漢簡相比既有相似之處,亦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其字形端莊,大小比較均勻,結體規整,波畫明顯,用筆重而渾厚,有一種瀟洒俊逸的氣度。內容有《日書》《曆日》兩冊和一方《告地書》。《日書》出土狀況良好,有字簡大部份字跡清晰。抄寫篇目較多,內容豐富。與睡虎地秦簡《日書》相比不僅文字內容相同,甚至篇式也基本相似。由於它們不僅年代相距不遠,地理位置也比較接近。雖屬不同的兩種書體,但視其神韻卻有血脈相連之處。

秦代古隸雖然從字體結構到書寫方式都與當時的篆書拉開了一定的距離,但還是相融共生的。「秦隸」的出現,為後來日臻成熟的漢代隸書開了先河。它承上啟下,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裘錫圭先生說:「在秦代,隸書實際上已經動搖了小篆的統治地位。到了西漢,距離秦王朝用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並沒多久,隸書就正式取代小篆,成了主要的字體。所以,我們也未嘗不可以說,秦王朝實際上是以隸書統一了全國文字。」大量的漢簡出土,證明了裘錫圭先生的論斷是卓有見地的。

二十世紀簡牘的大量出土,為人們了解學習簡牘書法提供了十分廣闊的資料平台,大部分簡可以說「精美絕倫」,表現為用筆率意、洒脫,章法布局參差錯落,字與字之間意會神應,氣通全篇,妙不可言,如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孔家坡簡基本風格可以用質樸、暢達、厚重、雄健來概括,與其它西漢簡相較,它的「草意」略遜,其用筆圓渾內斂,更多地保留了篆書的中鋒運筆方法,並賦予了新的內容。

「中」、「死」、「溫」主筆特徵顯著

主筆一波的特點表現得極為充分自然,有強烈的抒情意識。結字參差交錯,用筆輕重相間,俊俏挺拔。有的字長度是寬度的三倍,如「中」,有的甚至達到了1:4的比例,如「死」,最後的長划行筆一瀉而下,痛快淋漓。這種看似「無心」的神來之筆在簡中起到了疏密對比,空間造境的點睛作用。有的字是扁型,但扁而不覺迫塞,有的字呈長形,能盡顯舒展。同在一支簡上的字,相顧而相讓,相映成趣。有些字造型奇特生動,如「復」、「溫」,極盡造險之能事,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書法之妙全在用筆,該舉其要,盡於方圓,操縱極熟,自有巧妙。」孔家坡簡用筆藏露兼用,更是充滿了天真爛漫的拙樸之趣。有的橫畫落筆重按,行筆爽辣,毫無猶豫之思。收筆有的尖而不浮,有的則上翹而帶波磔,有的重按捺出,將筆法用到極致,似有千鈞之力。

「波」畫的形態更是極為豐富而誇張,由細到粗,反差極大。較之同時期的居延漢簡遒勁峻利、奇逸放縱的風格,又顯得內斂、含蓄,既有遒勁婉媚之美,又不乏堅毅挺拔之氣。「大」「夭」「寅」等字的捺劃重若崩雲。「死」「南」「中」的長划出奇不意。「子」的鉤,有的肆意掠出,有的呈楷書鉤形,各具特色。「子」字的橫和「去」的「厶」都處理成動態的兩點,生動而活潑。這些妙跡眾多的漢簡,多為當時的民間和官方善書者所為,它們風格各異,豐富多彩,有著無窮的生命力,是後來學書者直窺千載書法奧秘的不二津梁。

楚簡

「大」「夭」「寅」的捺劃特徵

「子」字的鉤劃各具特色,橫劃用兩點來處理

「去」字的「厶」用兩點來處理

漢隸

中國的字體,從秦代到兩漢是一個重要的「節點」,也是一個最重要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可以說是大變革時期。漢代的大量碑刻不足以說明整個兩漢時期的字體概貌,更不足以證實由秦隸至漢隸的演變過程,只有西漢時期的簡牘墨跡,才能作為這一演變過程的來龍去脈最有力的佐證。

漢簡隸書沒有漢碑中嚴謹規整和非常強化的蠶頭雁尾是文本的用途差異和民間與官方不同要求而逐漸形成的。經過長期的積累,漢代簡書一方面歸於典型的「漢碑」樣式,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草書和楷書的字體,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書法的學習,一直以來都是以「經典」為指歸,而忽視「民間」書法。我們今天正處於一個前所沒有的偉大時代,書法也是幾十年「常熱不衰」,對書法的研究工作也進入到了前所未有的規範化、科學化,書法的創作更是進入了一個多元化時代。漢簡的出土問世,雖然在幾十年前就曾閃亮登場,但這份珍貴的中國書法遺產迄今仍未能很好地得到利用和發揚。倘若能充分繼承和更好地開掘,將對推動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何慧敏《古詩十九首之一》

何慧敏《東坡詞一首》

何慧敏《臨額濟納居延簡》

何慧敏《臨孔家坡漢簡》

書法家簡介

何慧敏

何慧敏, 又名會溟, 男, 湖北省仙桃市人,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湖北省書協理事, 篆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湖北省書畫研究會副主席兼楚簡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湖北省書法院研究員, 湖北中流印社社員, 武漢大學通識課書法主講教師 ,武漢工程大學客座教授, 荊州市楚簡書法研究會顧問, 竹溪書社顧問。

孔家坡簡牘欣賞

孔家坡簡牘(4)

釋文:雲霧於亥,是謂吾已長矣,子毋敢

孔家坡簡牘(5)

釋文:徼。大雨大徼,小雨小徼。七月並居申,以行秋氣。必寒,溫,

孔家坡簡牘(6)

釋文:民多疾病,五穀夭死。八月止陽氣

孔家坡簡牘(7)

釋文:於未,是謂吾已殺矣,止子氣,必寒。不寒,民多戰疾,禾復

孔家坡簡牘(8)

釋文:九月為計於卯,早風以於草木,溫以

孔家坡簡牘(9)

釋文:取其夫,男子傷其家。戊寅暮食至日中,女子取

孔家坡簡牘(10)

釋文:其夫,男子傷其家。已卯會庚辰死,失園廄。不去北,西南

孔家坡簡牘(11)

釋文:人之。庚辰日中死,失南間三家。辛巳夜半會壬午

孔家坡簡牘(12)

釋文:死,失不出,暮東。壬午旦死,失不出,暮東。癸未死,失出,去家而伐北方。

孔家坡簡牘(13)

釋文:甲申死,其失不出,出乃西南,其日中東北間一家。甲乙死,南受之,丙丁

孔家坡簡牘(14)

釋文:死,西南受。乙酉死,其失不出,(出)乃西南,日中

孔家坡簡牘(15)

釋文:東北間一室。丙戌黃昏死,失南一里,少利於家,戊已死,已葬,去室西。丁亥黃

孔家坡簡牘(16)

釋文:昏死,失南十里,少利於家。戊子日中死,失不出,

孔家坡簡牘(17)

釋文:午,鹿也。盜者長頸,細 月行(註:月行為一個字) ,其身不全,長躁

孔家坡簡牘(18)

釋文:然,藏之草木下,阪險。盜長面,高耳有疵,男子也。

孔家坡簡牘(19)

釋文:未,馬也。盜者長頸而長耳,其為人娥然,好歌舞,藏之芻稿廄中。其盜禿而多口,善數步

孔家坡簡牘(20)

釋文:申,玉石也。盜者曲身而邪行,有病,足 月行(同上,月行乃一個字),依阪險,受之。其盜女子也,禿,從藏西方,壓以石。

EN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請盡情分享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香港48小時—本地美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