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纏身的蘋果陷發展困局,存在擠出第一陣營風險
藍鯨TMT記者 任子勛
日前,據彭博社報道,蘋果iPhone本輪的「超級周期」在剛啟動不久便宣告結束,意味著此次推出的iPhone新產品如iPhone X並沒有如願掀起一波用戶更新換代的熱潮。根據蘋果公司日前發布的2018財年第一財季報告,雖然其在每股收益和營收上超出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期,但是手機銷量仍有下降。
自去年12月以來,蘋果相繼曝出「降頻門」與「信號門」事件,引發了用戶的強烈不滿。無獨有偶,日前又有消息稱,部分iPhone X用戶反映無法接聽電話,加上「超級周期」完結,2018年伊始對於蘋果來說並不順利。
十周年產品遇冷,「小修小補」成槽點
從用戶對iPhone X的反饋來看,多少可以理解蘋果當下的困局。
「這次蘋果新出的iPhone X並不吸引我,無論是全面屏還是Face ID感覺都沒有抓住消費者的痛點。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iPhone X而變得更加便利,相反,開鎖變麻煩了。而且單純就屏幕而言的話,三星Galaxy的屏幕同樣也不小。」一位資深「蘋果粉」告訴藍鯨TMT記者。
該粉絲自初二開始便已經成為了蘋果產品的忠實用戶,從入手的第一款蘋果MP3播放器iPod nano開始,到現在已經買了不下十款蘋果的產品,包括iPhone,iPad,MacBook等等。但是此次蘋果的iPhone X新品並沒有打動他,讓他第一時間前去預訂。除了技術創新沒有打動到他外,他認為另一大因素就是價格虛高,如果價格與iPhone8一致,又沒有推出後者,那麼他相信iPhone X的境遇可能截然不同。
在記者身邊,與該粉絲的意見類似的並不在少數。高昂的價格、可有可無的新功能與轉移舊手機中的照片、通訊錄等資料的風險等等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即便有錢也有其它的東西想買」,一直以時尚和美觀而出名的蘋果手機這次在這位女性受訪者的心中沒能排到榜首。
蘋果公司今年第一財季的數據也直接反應出了銷量上的變化。財報顯示,蘋果公司第一財季共售出7731.6萬部iPhone手機,和去年同期的7829萬部手機相比下滑1%。與此同時,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表現也比較低迷。IDC全球季度手機追蹤器的初步數據顯示,智能手機廠商在2017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量只有4.035億台,同比下降6.3%,全年整體數據下降不超過1%。
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告訴藍鯨TMT記者,對於用戶來說,手機的更新換代需要真正革命性的觸動,比如之前3G到4G的換代。「4G就像上了一條高速路,意味著對互聯網的使用將變得更加方便。然而蘋果此次的產品並沒有很多革命性,全面屏不是非用不可,臉部識別技術同樣早就存在,指紋識別與密碼同樣也能使用。所以總體來看大多是一些小修小補。」
從這一角度來看,雖然蘋果點燃了「全面屏」,但隨後潮流與市場的走勢則與他們漸行漸遠。
利潤與份額的艱難取捨,未來發展或後勁不足
近期 ,質疑蘋果公司未來發展的聲音較為頻繁,這早在iPhone 6發布前後就已經出現。有觀點認為,蘋果最大的威脅便是不斷成功本身,而這其中又具體包含兩點。第一,在科技領域的受歡迎能帶來豐厚回報,但如果是側重時尚則風險較大。第二,在性能逐漸完善的過程中,只能從產品增量下手。
不過在項立剛看來,如今要說蘋果已經開始走下坡路還為時過早,「目前對於蘋果來說更合適的說法應該是勁頭不足」。在追求利潤與追求市場份額這兩者中,蘋果正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
首先從產品的角度上來看,蘋果在「新」上已經給人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且由於蘋果的產品是一年只發布兩次,分別在3月和9月,因此在定義產品的創新性上也有所不夠。
其次,蘋果手機針對消費者的覆蓋率不足。蘋果手機推出新款的種類和速度和其它手機廠商相比,適應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方面差距較大。比如三星,有旗艦機Galaxy和Note系列、有價值數萬的W2018高端商務機,也幾千塊錢適合普通消費者的產品,而華為除了針對中低端客戶的暢享系列,同樣也有P和Mate系列高端機。
根據IDC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第四季度一直到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一直牢牢掌控著市場佔有率,直到去年年末才被蘋果以微弱的優勢反超。即便遭受了三星手機「爆炸門」事件的惡劣影響,但三星的主導地位不可否認。這從去年手機出貨量上也有所體現。在去年第四季度的手機出貨量上,雖然三星僅以7400多萬台僅次於蘋果的7730萬台,但是整個2017年,3.114億台遠超蘋果的2.158億台。
相比較之下,華為雖然排名第三,但是卻顯示出緊追不放的架勢。從市場佔有曲線來看,在去年年中,甚至一度十分接近蘋果手機,而在全年出貨量上,與蘋果之間也僅差距62億台,相比較2016年的76億多台的差距有明顯進步。
「前有追兵,後有來者」的情況下,如果此時蘋果選擇妥協,向中低端機領域進軍,那麼對過去所樹立起的手機潮流典範等品牌形象可能會產生影響。「相比之下,這種做法對利潤的影響可能會更大,但是不會影響到市場份額。這其中的取捨十分微妙——如果採取高利潤,按現在蘋果的這種做法,雖然比較成功,但市場份額就不會特別大,而對一個企業來說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品牌,如果沒有市場份額做基礎,很快自己就會被別人蠶食掉。」
蘋果錯失領軍位置或只是時間問題
對於蘋果來說,十分關鍵的一點就在渠道。
雖然蘋果公司的名號已經打得響亮,但是在銷售渠道上並不佔優,這也是為什麼國內手機廠商如OPPO,vivo反而成長得更快。有分析人士認為,蘋果的打法是通過市場推廣,用廣告建立話題,再用產品和技術留住用戶;但是針對中國占絕大多數比例的二三級市場和農村市場,蘋果的渠道就不再適用。對此,項立剛表示,過去蘋果靠著自己的產品也帶動了廣告,但最終決定成敗的還是需要所有環節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行。
在國內渠道發展速度有限的情況下,國內的各大手機廠商還在加速進軍海外市場,根據中國官方和市場機構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品牌手機出口同比增長13.9%,增速同比加快10.5%。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曾表示,在印度,小米已佔據20%市場份額,vivo、OPPO同樣也都佔到7%-8%。分析預測,未來三星、蘋果與中國企業的競爭或將更加激烈。
※移動問診服務高速增長 醫生在線諮詢年入百萬
※2018超級風口直播答題瘋狂撒幣,但它的軟肋是無門檻易複製
TAG: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