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潮州一座佛教建築,是中泰文化交流的標誌

潮州一座佛教建築,是中泰文化交流的標誌

潮州泰佛殿位於東山路慧如公園對面山麓,泰佛殿門額書「開元寺泰佛殿」。廣東潮州開元寺泰佛殿,位於韓江大橋東側,慧如公園對面,是旅泰僑領、大慈善家謝慧如(1913-1996)捐巨資敬建,經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批准,由潮州市自行設計、施工的中國大陸首座規模宏大的泰國式佛教梵宇,於1992年元宵落成剪綵,4月11日又舉行泰式銅鑄大佛開光法會。這是中泰友誼的一朵新花,中外佛教交流的碩果,為潮州歷史文化名城添彩。

泰國的寺廟有泰國藝術博物館的美譽,在名城潮州建成的這座仿泰國雲石寺的建築物,極富泰國特色,重檐多面式屋頂裝魚鱗瓦、封檐板裝向上的黃色圖形,柱頭翹角是龍鳳呈祥之意,山牆的裝飾、門窗的頂尖形集中了泰國古代的造型藝術,充分體現了雄奇、精巧的異國情調。對於潮州人,足不出國就能領略異國風采;對於僑居泰國的潮人更有一番情趣。

大殿正中供奉泰式釋迦牟尼佛,稱清拉佛像,尖頂毛髮的裝束與開元寺漢傳釋迦佛大為不同,為螺旋火焰裝。這尊高3米,重1.5噸的青銅佛像,表面貼金箔,稱為金佛。牆壁四周是圖畫「佛陀的故事」,主要是講述釋迦佛祖的出生,得道成佛及涅磐的過程。

東側有四面佛,在泰國,四面佛是神,不是佛,是古婆羅門教三大神之一的婆羅賀摩,意為『大梵天」,泰國華人習慣稱「四面佛」。「大梵天」意即世界五物的創造者,原有五個頭,據說被濕婆毀去一個,剩下的四個頭分別面向四方.四手分別拿吠陀經典、蓮花、匙子、念珠或缽。進香給四面佛時,東西南北四方都要上香,同時按順時針依次膜拜。四面佛分別代表慈(仁愛)、悲(惻隱)、喜(吉祥)、舍(施惠)。

泰佛殿山坡上建有「望江樓」、「望洲閣」及「佛塔」等,東西兩小山丘各懸掛一鍾一鼓。泰佛殿是中泰人民友誼的象徵,是中泰文化交流的標誌。這獨具特色之佛門勝地,常有中外香客、遊人前往朝拜和覽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策馬在天山 的精彩文章:

茂名信宜這座山,被稱為「廣東香格里拉」,一石踏兩省是一景
陽江這個公園,分為三層,是陽江市區很好的休閑去處

TAG:策馬在天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