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上《國家寶藏》,可也蠻韻味!
「
日前《國家寶藏》這檔節目大火,以前看似「遙不可及」的文物一次次引爆熱點。今天,小編也給大家介紹一批陶瓷器,這些文物雖然算不上國寶級的,但是其器身上的水紋裝飾也別有一番韻味哦。
」
水對人類來說是僅次於氧的重要物質,是人類共同的資源,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之一。古人製作陶瓷,其目的是用來汲水盛水。古人對水的崇拜,反映在中國古陶瓷器裝飾上,便形成了內涵複雜的水文化。
GIF
陶瓷器上的水紋裝飾,表現水流動形態的,稱為水波紋、波浪紋或波狀紋等;表現水漩渦的,稱為漩渦紋或渦紋;而表現海水波濤的,則稱之為海水紋或海濤紋。
水波紋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早期河姆渡文化陶器上為刻划水波紋,中晚期馬家窯文化彩陶器上為彩繪水波紋。工匠們在劃繪水波紋時,憑藉平時對水的觀察和印象,隨興而至,線條流暢優美,構圖豐富變化,富有藝術感染力。商周的硬陶器、戰國秦漢的彩陶和原始青瓷上,水波紋成為主要裝飾。東漢至西晉青瓷上,仍流行水波紋。惟獨東晉南北朝青瓷器上不見水波紋,為弦紋和時興佛教的蓮瓣紋所取代。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水波紋缽
馬家窯彩陶漩渦紋雙耳罐
馬家窯水波紋黑白彩高足豆
馬家窯文化渦紋彩陶瓮
也許受人類活動範圍和視野的影響,此前古陶器上的水紋裝飾,所模擬的是與先民活動相關的江河湖泊塘中之水,與後來的海水紋在氣勢上還遜色一大截
隋代起,又重現水波紋,欲尋覓先人情懷,崇尚古樸,作為古陶瓷器邊飾出現。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日益擴大與海外貿易的興起,宋人的眼光穿越到海外,宋人的胸懷盛裝了波濤洶湧的海水,其情愫表現在瓷器上,便有了宋代吉州窯瓷器上的白地褐彩海水紋,景德鎮影青瓷中的海水嬰戲紋,定窯瓷器上的海水游魚紋,耀州窯器上的落花海水紋。那模印、刻劃、彩繪的海水,波濤洶湧、驚濤拍浪,給人以強烈的藝術震撼。以至於今人模仿造假時,所刻繪的海水紋均無法再現宋人海水紋的那種神韻,顯得死板獃滯,成為絕響。
元、明、清瓷器上的海水紋屢見不鮮,白龍、綠龍、青花龍在海濤迭起的托襯下,氣勢奪人,表現了盛世的張狂、帝王的威嚴、征服者的得意。
西漢 青釉水波紋雙獸面耳瓿
唐青瓷縱式水波紋印花碟
宋代吉州窯海水紋爐
北宋耀州窯青釉印花水波紋盞托
南宋耀州窯青釉篦劃花水波紋盤
明永樂青花海水紋香爐
明宣德青花海水蕉葉紋尊
清雍正青花海水龍紋瓶
清黃地綠海水白鶴紋碗
清嘉慶青花琵琶湖八景圖牌
陶瓷器紋飾中的江河水演化為海水,魚蛻變為龍,工藝上的刻劃、彩繪、模印、拍印,構成一道水文化的風景線
來源:湖南水利
TAG:永州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