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容城三賢孫奇逢與孫氏家訓

容城三賢孫奇逢與孫氏家訓

孫奇逢雕像

容城三賢圖卷

雄安新區乃古代雄州、安州之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曾誕生過不少仁人志士,輝耀千秋。其中容城的元初著名理學家劉因,明朝彈劾權相嚴嵩的義士楊繼盛,明末清初的大儒孫奇逢被稱為「容城三賢」。他們的思想、學養、處世之道一脈相承,體現了河北人慷慨悲歌、重信尚義的千古精神。

孫奇逢(1584年-1675年),字啟泰,號鍾元,保定府容城人,因為晚年講學於河南輝縣夏峰村二十餘年,世稱「夏峰先生」。因多次拒絕入朝廷為官的徵召,時人尊其為「征君」,與李顒、黃宗羲並稱「清初三大儒」。

孫奇逢生於容城官宦世家,少年時就自覺「以聖人相期勉」。《清史稿》記載:「孫奇逢,少倜儻,好奇節,而內行篤修。負經世之學,欲以功業自著。」修身養德,有濟世經邦學養。14歲入邑庠,拜謁當地前賢楊繼盛之子楊尚寶,楊尚寶問道:「設在圍城中,內無糧芻,外無救援,當如何?」孫奇逢朗聲答道:「效死勿去。」可見少年孫奇逢心懷英雄之氣,所以得到楊尚寶讚賞。

孫奇逢17歲中舉人,22歲後父母接連去世,他是孝子,按照古禮與弟兄廬墓六年。他極其重視身型家范,篤行孝友,建「孝友堂」。他曾對孫子孫潛講述家運盛衰的道理,他認為家運興衰不在風水,非上天執掌,也非他人把握,全賴自己掌握,一家和睦,各盡本分,即使貧窮也會被人敬仰,若身不可型,家不足范,即使眼下興隆也遲早會衰敗。

明萬曆年間,顧憲成、高攀龍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諷議朝政,志在救國救民。朝野正直清明之士聞聲相應。後來,孫奇逢在京參加會試期間,曾與東林黨人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曹玉汴結為摯友。

明天啟年間,皇帝不問朝政,大權奸魏忠賢把持朝政,殘害忠良。天啟四年(1624年),魏忠賢羅織罪名陷害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等忠臣名士,將他們先後下獄。孫奇逢與定興老義士鹿正(鹿善繼之父)、張果中不顧身家性命,仗義出手,醵金營救。那時,定興義士鹿善繼以主事身份輔助薊遼總督大學士孫承宗駐守山海關。孫承宗是天啟皇帝的老師,孫奇逢致函孫承宗「以軍事疏請入見」,對魏忠賢施以威懾,以解救忠良。孫承宗收到孫奇逢信函,準備入朝覲見皇帝當面陳說,但魏忠賢在皇帝面前進讒言,使孫承宗入京解救東林黨人的計劃未得實施,左光斗等東林黨忠臣死於東廠獄中。

每次登臨山海關,心中總有一份惋惜,惋惜孫承宗未能解救東林黨忠良,魏忠賢則變本加厲,又誣陷左光斗等人家中藏贓逾萬,追究家屬罪名。孫奇逢與鹿正,以及張果中募集資金代東林黨家屬還清所謂「贓款」,左光斗等人屍骨才得以還家。孫奇逢因首倡義舉,聞名遐邇,與鹿正、張果中被稱為「范陽三烈士」,成為燕趙慷慨悲歌、重信尚義精神的代表。

清軍入關後,孫奇逢為避戰亂,南遷河南輝縣夏峰村,隱居講學,創立「夏峰學派」倡導經世致用。黃宗羲評價孫奇逢教學傳道深得學子崇敬,「北方學者大出其門」,故又有「北方孔子」之美譽。

孫奇逢晚年開堂講學同時教誡族中子弟。在《孝友堂家訓》中說:「士大夫教誡子弟,是第一要緊事,子弟不成人,富貴適以益其惡;子弟能自立,貧賤益以固其節……」強調貧賤亦能固品節的德育思想。他說「飢餓窮愁困不倒,聲色貨利浸不倒,死生患難考不倒,人之事畢矣」,這也正是他做人堅守的節操。

孫奇逢一生,前期以肝膽氣骨和才略而著,晚年教授著述,以道德學問屹然成北學泰斗。身處亂世,傾心治學,修身養性,將磨難和體驗融入研習學問和感悟之中。其社會活動和學術實踐,推動了社會道德的歸正,促進了儒學的傳播。

2015年4月10日,孫奇逢紀念館在其故里保定市容城縣北城村開館,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基地。

孫氏沿襲千年的四箴家訓:孝悌勤儉

來源:富陽日報

科舉入仕80餘人,無一貪官,還湧現清山西第一廉吏抗戰時期,無一漢奸,還出現了孫曉梅等十數人烈士

記者趙向軍

家風家規系列報道線索徵集初期,就有人向本報推薦了龍門古鎮。他說,龍門作為國內孫權後裔人數最多的聚集地,其諸多家規祖訓、風俗習慣從北宋沿襲至今。「在龍門,家風家規並不只是寫在族譜上的幾句話,外人能通過其建築、陳設,乃至普通村民的生活習慣都能感受到。」

深入龍門採訪發現,那些承襲千年的祖訓不但是龍門孫氏不斷繁衍壯大的原因,而且還是孫氏為何能在歷史各個時期不斷湧現出可載入史冊的優秀後人的秘密所在。

探秘龍門沿襲千年的祖訓

血緣是中國自古最為重視的社會紐帶之一,要求每一個中國人知道先祖是誰、來自哪裡,從而衍生出悠久的姓氏文化,這也是華夏文明綿延數千年而不中斷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某個宗族成為一方望族時,他們就需考慮如何緊密團結族人,並通過自治保證家族的繁榮及進一步壯大。透過龍門孫氏歷史就能找到答案,孫氏自北宋遷至龍門後,向晚輩強調他們的孫權後裔身份,以增強族人凝聚力,挖掘提煉優秀族人何以能出人頭地的內外因素,將此總結成文字記入族譜以祖訓形式不斷勉勵後人。

根據龍門古鎮文化研究會的研究資料,明代,龍門孫氏出現了一名讀書人孫伯玉。據族譜記載,他幼年聰慧,一路苦讀終成選貢(科舉制度中由地方貢入國子監的生員),飽讀詩書的他結合儒家思想和孫氏前人經驗,總結出「孝、弟(通假字:悌)、勤、儉」四箴家訓,後記入族譜,開始明確成為龍門孫氏最重要的祖訓。四箴家訓以「孝」為先,認為「孝」為百善之首;「弟」(通假字:悌)意為友愛,要求尊老愛幼、長幼有序;「勤」和「儉」則是孫氏「耕讀傳家」的概括。

需要指出的是,明文載入宗譜的四箴家訓雖出現於明代,但在之前便以其他形式存於龍門孫氏。

在過去,龍門孫氏的祖訓為維繫宗族團結,塑造族人品行,勉勵族人奮發向上等發揮了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龍門古鎮文化研究會統計表明,從北宋至清末,孫氏通過科舉為官一共有80多人,無一人是貪官、庸官,更是湧現出了清代獲朝廷嘉獎的有「山西第一廉吏」之稱的孫銜。到了近代,尤以抗戰時期為典型,整個龍門孫氏沒有出現一個漢奸,還誕生了孫曉梅等十多名載入史冊的革命烈士。

這讓龍門孫氏至今引以為傲。

四箴家訓下的家庭教育

四箴家訓是龍門孫氏恪守傳統的集中概括,具體到單個家庭,以四箴家訓為核心,拓展出各種細緻規則,今年69歲的孫文喜隨口就能說出多個例子,其中不少他至今仍在堅持。如正月初一早上,必須由男主人做早飯,第一碗必須端至父親床前,第二碗送給操持一年的妻子;再比如,家中長輩不落座、不下筷,晚輩萬不能落座、吃飯,等等。通過這些日常生活中的規則,強調長幼有序,尊老愛幼。

孫文喜是孫權59世孫,土生土長的龍門人。他的家就在古鎮最中心硯池的旁邊,成年後還娶了同是孫權後裔的妻子孫文娟,按輩分,妻子還高他一輩。「當然是幾代以外的親戚了,不能算近親

結婚。」

高中畢業後,孫文喜務過農,當過代課老師、鄉幹部,最後從農業部門退休。退休也不閑著,長期從事龍門古鎮文化的挖掘研究工作,「龍門還有很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挖掘傳承」。

孫文喜說,那些雖然是封建時代遺留下來的規矩、形式,但他覺得,「這些規矩對人格塑造、自我約束等仍有積極的一面,因此在新時代它們還是有存在的價值」。他說,家庭教育講究的是「言傳身教」,「我的孩子會從我身上看到、學到我是如何孝順長輩、如何做人,因此要教育孩子,必須得自身正」。

在處世上,孫文喜恪守祖訓,認為勤儉才能持家,讀書方能明理、成才。在家門口的門楣上,他把「勤修恆業」刻在了上面,這既是他對自己和家人的要求,也是在向他的先人致敬。在他家百米外的「耕讀堂」最中央懸掛著「耕讀興家」的匾額,堂內陳列著各種農具,還寫著「天下第一件事還是讀書」。

孫文喜說,讀書讀得再高,官做得再大,「你也不能忘了農業、家族的根」。

孫文喜和孫文娟夫婦育有3女1男,除大女兒孫珺經商外,其他三子均是人民教師,即便是在孩子讀書最關鍵的階段,孫文喜仍要求在農忙時節,孩子必須下田。「讀書和種地不矛盾,感覺到了種地的辛苦才知道讀書的寶貴,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如此家庭教育下,孫文喜的4個孩子都事業穩定、家庭和睦,「而且非常孝順」。孫文娟笑著說:「女兒就是我的小姐妹,什麼話都說。」每到周末,除非實在走不開,幾個孩子一定要回趟龍門,看看父母,一起吃頓飯。

而在龍門1700多戶孫氏家庭中,孫文喜一家只是其中普通的一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九君子會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男生嫌女生出門慢!女生說出原因男人們都沉默了……

TAG:三九君子會訂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