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林語堂《寫作的藝術》有感:寫作是生活的最高體現
這是張帥VIP的第0079篇推送
今日讀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感覺比老舍的《四十自述》要寫的好。老舍大部分篇幅都在寫自己20歲前的那些事兒,而林語堂則把自己這半生的感悟用散文的手法寫了出來,娓娓道來,給人頗為親切之感。
林語堂肯定算得上是大家了,雖然我沒有讀過他什麼書(貌似《浮生六記》都沒讀完,又或者讀過,但是忘記了)。不過今天讀它的散文集,有些段落也讀不進去,無他不喜歡又或者不感興趣。但是性格使然,還是耐著性子讀下去。最後如牛嚼牡丹,有些篇章匆匆掀過;而唯獨對於其《寫作的藝術》一篇反覆誦讀,甚至還做了不少勾選重點,最後甚至讀文生情,遂有此文。
如論真正文學之出處:於寫景寫情寫事,取其自己見到之景,自己心頭之情,自己領會之事。此自己見到之景,自己心頭之情,自己領會之事,信筆直書,便是文學,舍此皆非文學。
又如「學者」與「思想家」之區別:思想家必須殫精竭慮,直接取材於人生,而以文字為表現其思想之工具而已。「學者」作文時善抄書,抄的越多越是學者。思想家只抄自家肚裡文章,越是偉大的思想家,越靠自己肚裡的東西。
昨日完成的一篇《2018年,我終於不再焦慮了》,幾個好友讀後告訴我說:「看你的文章就好像你坐在對面給講了半個小時」。聽完心內竊喜之!因為數年來,對於自己的寫作思路幾經更迭,時而學人雕琢字句,時而變換文體,最終還是喜歡這種如「面對面」懇談式的寫作方式。
張帥寫文從不喜歡那些所謂「技法」。微信公眾號經常出現所謂的爆款網文,然後很多網文的作者就因此開始開宗立派授課,但是真正又有幾人從其課程中獲得寫出10w+的秘訣。真正寫出10w+的新作者,即使不學,只要堅持也會寫出爆款文,只是時間早晚罷了。所以個人討厭寫作「技巧」尤甚。
世間無所謂筆法。吾心目中認為有價值之一切中國優秀作家,皆排斥筆法之說。筆法之於文學,猶如教條之於教會,瑣碎人之瑣碎事也。文章之技巧與作家之產生無關,表演之技巧與偉大演員之產生亦無關。他且不知世間有個性,為藝術上文學上一切成功之基礎。
我手寫我心,所以也早早以後的寫作路數(如果尚能稱得上是寫作)。自從告訴自己不要再去為了迎合而寫,內心便開始一片清明。每次寫完又或者時隔數日後,再讀自己之文章,總是對自己文筆之流暢和情緒之飽滿甚為自豪。過了在意別人批評之階段,反而更追求文章是否完整表達自己之思維境況。對別人不痛不癢之批評,則完全不必在意。不過,人是要知不足,才能不斷進步,這個道理自然還是懂的。
文章之好壞乃以有無魔力及味道為標準。此魔力之產生並無一定規則,魔力生自文章中,如煙發自煙斗,或白雲起于山巔,不知將何所之。最佳之筆調為「行雲流水」之筆調,如蘇東坡之散文。
其實現在看來,對待寫作的態度,完全和我的人生路徑一致。吾從上學之日便開始奔波之路,小學二年級轉學至父親任教之小學,考中學又回到原來的小學。中考考至縣重點一中,大學又輾轉千里,雖未出省然離家甚遠。大學還因為補招,晚到學校,比別人少上了幾個月的課,宿舍分到了幾個班的學生組成的混合宿舍。再後來,這個宿舍多次被拆分組合,並無幾人結下多少深厚之友誼,更遑論宿舍年齡排名的情誼。讀過大學之人,自然懂我想表達的東西。
畢業後,和同學聯繫寥寥無幾。又因為行業原因,短短几年走遍了全國各大省市。好處自然是行了萬里路,長了賃多見識,缺點則是因為在不同的城市兜兜轉轉,故並無多少可以推杯把盞傾心懇談之朋友。
經歷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性格,更會改變一個人之性格。吾之經歷,也自然養成了自己骨子裡恬淡無所謂的心態。因為看到過太多的分離,反而就把分離看成了一種常態。經過數年的磨礪,心智更加的成熟,看事物的態度則更加的淡然。現實中能讓吾動容之事情越來越少,但是卻又可能因為書中一段文字,又或者電影中一句台詞而淚濕眼眶。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或許這是另一種解讀吧。
世有大飯店,備人酒宴,亦有小酒樓,供人隨意小酌。吾輩只望有三五友人小酌,不願赴貴人盛宴,以其小拘牽故也。然吾輩或在小酒樓上大啖大嚼,言笑自若,傾杯倒懷之樂,他人皆不識也。
有言:寂寞是一群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這個世界太熱鬧了,熱鬧到只要你願意,可以每周都流連於不同酒席之間。而吾卻一直在有意無意的避開人多之所,雖然有時會覺得一些小遺憾,但是和內心那種因為避開了一些虛偽的客套場面後的慶幸相比,確是著實的開心。
現在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努力工作,潛心鑽研營銷,讀書。到了晚上,如無特殊情況,必定要回家陪女兒晚飯,然後安心的做著最普通不過的事情,和愛人聊聊天、看看書、寫寫字,心無掛礙的酣然睡去。
從沒有想到,有一天會在行文與人生之間得到如此神奇的體悟。真正之文學不外是一種對宇宙及人生之驚奇感覺。每日於工作、生活、書中去尋得一些驚奇,時而是一種大驚喜,時而又可以是一種大悲慟。
然則,這一切都掩蓋在了平和恬淡的人生況味中。
長按加關注
TAG:張建造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