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不知道的香道高手——白居易

你不知道的香道高手——白居易

2017年歲末大作《妖貓傳》再次將眾人的眼光聚集到黃軒。在這部陳凱歌導演心心念念的「盛唐情節」大劇中,他給大家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大詩人白居易。骨子裡的浪漫與偏執,天真純粹又另類的性格,黃軒的表演終於不負陳大導演花費六年時間搭建的實景「唐城」。

盛唐是漢文化的鼎盛時期,文人文化也達到了發展的巔峰階段。陳凱歌在點評這部電影時就說,「我希望《妖貓傳》是一幅具有中國文人畫風的長卷,或疾或徐地展開,讓大家感受到什麼是中國的夢。」

然而,真實的白居易可不僅僅是個詩人,令人驚訝的是,他還是一位香道高手。因為文人和香是分不開的,尤其是白居易這樣的大文人。

讀書以香為友,獨處以香為伴;相聚以香為趣,離別用香饋贈;衣需熏香,被與香暖;公堂之上用香烘托莊嚴,松閣之下以香裝點儒雅;調弦撫琴,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導其韻;幽窗破寂,繡閣組歡,香雲一爐可暢其神而助其興;品茗論道,書畫會友,無香何以為聚?焚香撫琴,熏香品茗,聞香掛畫……確乎是書香難分了。難怪明朝的周嘉胄慨嘆「香之為用大矣!」

晚唐時期江河日下、動亂不止、民不聊生,此時的詩人多以抒發個人的懷舊、憤世嫉俗、甚至頹廢的情感為主。在他們的筆下再也難尋初唐、盛唐時期壯志凌雲、蒸蒸日上的博大情懷了。即便是像白居易這樣,以表現平民生活的「現實主義」詩人,內心也「陽光」不起來了。這在他的《後宮詞》中得以展示,全詩寥寥四句:「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詩人藉助主人翁、講述了一個失寵宮女「夜生活」的故事。在夜來不寐的情形之下,夢想君王臨幸,卻忽聞前殿歌聲,看來君恩已斷,君王來幸無望。但又心有不甘,依舊幻想君王可能來幸,於是斜倚熏籠,坐待至天明,終成泡影。該詩細膩、哀怨地刻划了失寵宮女千迴百轉的心理狀態。特別指出的是,該詩的「詩眼」斜倚熏籠的熏籠,是唐朝的一種多用途香爐。唐朝走到此時,正如那位徹夜失眠、飽受刺激的宮女,以及那個「熏籠」一樣,鉛華褪盡、步入衰敗。此時萌生於商代的中國香道文化也逐步式微。而香道,作為一種精神層面為主的活動,與所處的政治、經濟環境息息相關,緊密結合。

國運盛,香道的香火才旺。

白居易還有一首詩,眾人皆不解其意,但卻很喜歡吟誦。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你不會想到女鬼吧?

其實,老先生說的就是夜半焚香的妙趣。

這裡的花,指的是焚燒的香品中有花香縈繞。

霧,指的是焚香時繚繞的煙霧。

詩中描寫的情景,或許就是常伴古人的帳中香。古人的浪漫情趣可以窺見當時社會的繁榮程度。人們已經追求高品質的生活。

熏香,早已是唐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白居易的《冬日早起閑詠》云:「水塘耀初旭,風竹飄徐霞……晨起對爐香,道經尋兩卷。晚坐拂琴塵,秋思彈一遍。」

這些年十分熱門的降真香,也是白老先生玩剩下的。

有詩為證——

白居易《贈朱道士》中提到:「盡日窗間更無事,唯燒一炷降真香。」

至於降真香有何玄妙之處,關注本公眾號,小編擇日再和諸位分享。

您的睡眠好嗎?和白居易一樣來個浪漫的帳中香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光陰如箭,轉眼之間,白居易已六七個月大
為什麼大家都愛提起「李白杜甫」,卻忘了白居易?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