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為什麼改康熙御題的「依清曠」景觀名為「四知書屋」?

乾隆為什麼改康熙御題的「依清曠」景觀名為「四知書屋」?

避暑山莊肇自康熙以來,擴建、改建以及景名題額的更迭持續不斷。其中,四知書屋就是一例。由康熙帝的「依清曠」而自己命名「四知書屋」,藉由「名」的調整,乾隆帝將自身思想填充其中,擴充了建築內涵與外延的意義。而他由「依清曠」推及「四知」的「寄言出意」式的解釋,事實上也正擴展了前者的意義空間。

四知書屋,落成於康熙年間,本名「依清曠」,青磚灰瓦,單檐硬山,寬不過五楹,是康熙帝引見官吏和讀書習字處。這書房雖其貌不揚,卻位於避暑山莊正宮中軸線的中心部位,「九五至尊」的中心。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弘曆增題「四知書屋」,並在《四知書屋記》中明確指出,乃祖康熙帝原題的「依清曠」「似寄情山水之意,無涉熙政、詰戎之為」,同時又巧妙地寄言出意,在對「依清曠」的創造性解釋中推及「四知」之義:

清曠之名乃寄情于山水之意,然水澄然而清,故明;山廓然而曠,故公。明與公即為熙政詰戎之本,皆由知,幾而推之為四知也。

「四知」出自《周易·繫辭》中「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物之望」。乾隆帝還進一步地詳細闡述了自己題名的用意:

蓋微柔陰也,彰剛陽也。陽動而陰靜,動無不由靜,彰無不由微,剛無不由柔。然而柔能制剛,微能掩彰,靜能制動,此又聖人扶陽抑陰之本義,正心敕政以及用兵者,不可不深知所謂見幾而作,不俟終日者,宜何如其凜凜哉!

這就明確點出了自己對此殿功能的擴展,即懷柔功能的加強。這也是乾隆帝「剛柔相濟」「恩威並施」的統治手段所要達到的境界。以「書屋」命名,給人帶來心理暗示是親和的,即乾隆時期以文制武,以柔克剛這一基本出發點。發生在這座建築中的歷史事件,更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

康熙帝巡幸塞外期間,入覲的少數民族多為蒙古諸部,召見地點多在山莊外的各行宮大營。乾隆朝,到避暑山莊入覲的藩部屬邦人數更多,範圍更廣。據有關資料統計,乾隆年間入覲召見活動大量改在山莊內進行,乾隆帝在澹泊敬誠殿接見重要的王公大臣,少數民族首領和西藏政教領袖之後,通常將後者引入四知書屋,賜坐慰問,或長談,或賜茶。相比之下,澹泊敬誠殿的接見多是禮節性強、隆重而庄肅的典禮場面,體現的是皇權的至高無上,被接見人頂禮膜拜之餘難免無所適從。而在四知書屋的氛圍之中,賓主間的交流更加自然融洽,更能體現出乾隆帝懷柔遠人的誠心,進而達到「使之畏威懷德、弭首貼伏而不敢生心」,「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與「四知」之名正可相互印證。

參考資料《中國傳統解釋學與避暑山莊園林藝術創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最長壽皇帝乾隆,長壽秘訣跟甄嬛有關?內附御膳菜單
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至此尋生父,御筆親賜「天下第一祖庭」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