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帕米爾高原談笑風生的玄奘

帕米爾高原談笑風生的玄奘

原標題:帕米爾高原談笑風生的玄奘



作者 | 周淮安


攝影 | 周淮安


聯繫微信號:youhistory1

01


唐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帕米爾高原夕陽西下,綿延起伏的雪山灑滿金色的餘暉。暮色中,一支奇異的隊伍行進在荒涼的塔什庫爾干河谷中。


打頭是一隻猴子,行者打扮,手裡拿著一根金色鐵棍不時東張西望。一個英俊儒雅的僧人騎著白馬,旁邊一個肥頭大耳的豬頭手拿釘耙晃晃悠悠,後面跟著一個面目醜陋的頭陀,挑著擔子氣喘吁吁——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喘是正常的。


前方,一座古城如雄鷹般高踞在河岸台地之上,俯瞰著河谷,氣勢恢宏,無比險要。


「師傅,朅盤陁國到了!」猴子向僧人報告。


此時,背景音樂與歌聲響起:「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啦啦啦啦……」


是的,你沒有猜錯,這隻可能是《西遊記》里的場景——我借用來開頭而已。


真實的歷史,畫風完全不一樣。


在18年縱橫數萬公里的傳奇旅程中,玄奘一人身兼了數個角色:信仰堅定的求法者,體格強健的「鋼鐵俠」,出生入死的探險家,記錄精準的地理家,震驚友邦的留學生,談笑風生的活動家,見微知著的觀察家,學貫中西的翻譯家……


日本曾經感嘆,唯有中華才能產生玄奘這等不世出的人物。

出走半生,歸來已是中年。公元643年,被全印度各方公認為佛教大師的玄奘滿載著經書,踏上回國之路。


在隨商隊經過達摩悉鐵帝國(今阿富汗古瓦罕國)後,他沿噴赤河進入上游的大帕米爾地區,翻越白雪皚皚的薩雷闊勒嶺南端的山口入境,沿塔什庫爾干河一路向北,抵達朅盤陁國都城石頭城(今新疆塔什庫爾干縣)。



02


展現在玄奘眼前的是一個規模宏大的雪域高原古國,「國大都城基大石嶺,背徒多河,周二十餘里。」


在《大唐西域記》中,他以一貫寫實的風格描述了朅盤陁的社會風貌與人文地理,雪山環抱,居民性格剽悍勇猛,但敬崇佛法,都城有十餘所寺廟。


有意思的是,作為來自東土大唐的白凈帥哥,他覺得當地居民「容貌丑弊」。從常理講,塔吉克族的先民屬歐羅巴人種,高鼻深目,輪廓分明,很難和「丑」聯繫在一起。今天走在塔什庫爾干縣街頭,也隨處可見如同白人的塔吉克族美女帥哥。


此前,玄奘路過另外幾個國家也覺得「人丑」。估計要麼是玄奘太自戀,要麼是他從中原漢地的審美觀出發,總覺得異域風格的帥哥美女不好看,還有可能就是大唐「大國」心態使然。


除對人相貌的評價不夠準確外,1300多年後,今天帕米高原石頭城的自然地理與當年玄奘所述仍十分接近。


塔什庫爾干河向北蜿蜒而去,在雪峰連綿的昆崙山與薩雷闊勒嶺之間切出一個平緩的狹長河谷。

石頭城遺址就聳立在左岸海拔3000多米的高地上,居高臨下地控制著河谷交通要道——這是古絲綢之路南線重要的路口,向東、向北可走出帕米爾高原,進入南疆塔里木盆地,向西翻越雪山可通往中亞、南亞,中國古代往來印度的商旅、僧人多途徑此道。


目前的石頭城主要是唐代到清代的遺存,規模明顯比當年玄奘所見小得多。外城周長約3.6公里,已經崩塌成一堆亂石,內城保存較好,高大的夯土城牆及寺廟等建築殘留還能想見當年的雄偉。


登上古城,俯瞰塔什庫爾干河沖積河谷,東西雪山拱衛,南北一馬平川,金草灘水草豐美,70多公里外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清晰可見。



03


在朅盤陁國期間,信仰小乘佛教的國王對玄奘禮遇有加。


這並不奇怪。與《西遊記》中人人想吃唐僧肉不同,真實歷史中,玄奘一路上都得到絕大多數國王鼎力支持,甚至互相稱兄道弟。


難道像唐伯虎一樣「英俊又有才華」就這麼受歡迎?難道懂幾國外語就可以跟任何人談笑風生?


其實原因很簡單,當時的西域諸國都篤信佛教,處在佛教空前繁榮時期,高昌、龜茲、于闐等舉國崇佛甚至達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國王經常俯下身子當「人梯」,讓高僧踩著自己的背登上講壇。設想一下,如果玄奘西行晚出發五百年,估計不用白骨精、蜘蛛精動手,早被當成「異教徒」燉來吃了。


因此,玄奘在石頭城的待遇很正常,何況他當時已經是名震古印度的大師,佛教界的NO.1,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這好比一個愛好文學的縣城,某一天「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忽然來訪,大家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興奮不興奮?

據《大唐西域記》記載,國王與玄奘相談甚歡,還主動談起建國傳說:很久以前,朅盤陁國還是無人荒川。古代波斯國王迎娶中國公主的隊伍路經此地,遇到戰亂,交通中斷,使團便將公主安置在懸崖峭壁之上,下面警衛晝夜巡守。


三個月後,戰亂平息,準備繼續啟程,卻發現公主懷孕了。護送的使臣惶恐不安,卻查不出誰幹的。一個聰明的侍女站出來解圍說,是神不是人,每天中午都有一個偉岸男子從太陽中騎馬而來私會公主。


事已至此,回去肯定是死罪。大家乾脆擁立公主,就地築城建國。後公主誕下一男孩,長大後英明神武,文治武功,周邊紛紛臣服,其子孫延續至今。因其祖先母親為漢人,父親是日天之種,故自稱「漢日天種」。


從玄奘記錄的傳說看,位於現在石頭城南邊80多公里的「公主堡」很可能是朅盤陁國最早的都城。這個地處中國、阿富汗、塔吉克交界區的古堡,構築於河谷陡峭絕壁上,扼守交通要道。公主堡的河對岸是一座古城,叫作「烏加克布依」。這也與玄奘的記載相似:公主居住在山上,護衛居住在山下。


04


在塔縣期間,我圍著石頭城周邊各個方位走了好幾圈,又登上遺址開放區域,從日落到黃昏,景色如千年前壯麗。


一天傍晚時分,正沿著遺址保護區周邊拍照,看見兩個小夥子從鐵絲網內悄然攀爬而出。為了逃票,這倆哥們兒也是夠拼的,這是我腦海中第一反應。


「我們是考古隊的,你們不能學我從這裡鑽進去啊!」其中一個小夥子的話讓我瞠目結舌。


接下來的話讓人啼笑皆非:「你們不要亂拍遺址啊,我們在搞考古發掘,你們都拍了,我們報告就沒東西可寫了。」


可以確定的是,這兩小夥子不是盜墓的,都掛著工作牌,且遺址保護區內都有監控頭。

遊客在遺址外圍拍照片竟然會讓考古隊沒法交作業?我的確被震驚了,難道現在中國考古低到了攝影師的水平,隨便拍張照片就是考古大發現?


不知道這兩位青年知不知道,一百多年前,追隨玄奘的足跡,斯坦因已經挖過這個地方了,並留有報告和測繪圖。


這些年我走訪很多遺址,總會碰到一些奇葩的年輕文物工作者,這類年輕人給我的印象都出奇一致:裝腔作勢的自大之下掩飾不住的自卑,唯有將所謂的「專業」身份視為一種權力。


幾年前在抗戰滇緬戰場某遺址,帶路的文管所小夥子以同樣的奇葩論調,不讓拍日軍主地堡入口:「萬一拍到什麼重要的東西,就被你們搶了成果了,我們還發什麼?」


其實,整個遺址我早拍過無數遍了,地堡入口也是遊客參觀線路上的點之一,從未有禁止拍照的標示或要求。


與這些年輕的「專業人士」相比,「業餘」記錄歷史地理的玄奘,比他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悅 的精彩文章:

喀什和「西域之王」班超

TAG:蓮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