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毛嶺峰副教授在《Nature》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南林新聞中心訊】我國地大物博,是全球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我國被子植物是如何進化與分布的?它們經歷了怎樣的曼妙演化過程?近日,國內外科學家的聯合研究給出了答案。2月1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Nature》在線發表了論文《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angiosperm flora of China》,系統揭示了我國被子植物進化的時空特徵。我校生物與環境學院副教授毛嶺峰博士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南京林業大學為共同第一作者單位,實現了我校在《Nature》上發文零的突破,也是《Nature》首次發表我國系統發育生態學領域的學術論文,在國內外生態學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被子植物屬平均分化時間的空間格局(第一列到第三列分別表示所有屬、木本屬和草本屬):a-c:屬的平均分化時間;d-f:網格中的最年輕25%屬的平均分化時間;g-i:網格中最老25%屬的平均分化時間。j-l:零模型檢驗年輕的(藍色)和古老的(紅色)分化中心。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南京林業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標本館等為主要完成單位,橫跨植物系統學、生物地理學、生態學等多學科領域,通過海量數據分析處理,首次系統揭示了約92%的中國被子植物屬進化時空分布特徵。研究發現,在空間上,中國東部地區被子植物屬的分化時間古老,系統發育多樣性高,西部地區相對較為年輕,系統發育多樣性相對較低。東部地區的草本植物進化歷史分布表現出「博物館」效應,也就是說,東部的草本植物歷史相對悠久。而對於東部的木本植物而言,則有物種保存的「博物館」和物種分化的「搖籃」雙重效應,意思是說,東部的木本植物既歷史相對長久,也更容易產生新的物種。在時間上,該論文揭示,中國現存被子植物區系相對年輕,約66%的被子植物屬是在中新世(2300萬年)以後出現的。
該研究不僅具有重大的學術意義,還有重要的社會價值。文章通過種和屬水平進化信息的空間分布特徵,並結合現有自然保護區的分布情況,提出自然保護區建立的依據不僅需要考慮物種多樣性層面,更需要考慮系統發育多樣性的背景和空間分布特徵,以期在設立自然保護區時能夠最大限度保護物種的進化歷史信息,如早期孑遺成分的保護。
該研究得到了江蘇高校優勢學科生物學、江蘇南方現代林業協同創新中心的大力支持。「這篇論文的發表,為系統進化領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同行在網上如是評價。該論文的發表,體現了我校近年來人才隊伍建設成就,也是我校科研實力的有力彰顯,將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挺進百強添上濃重一筆。
毛嶺峰博士,現為生物與環境學院生態科學系副教授,是我校從加拿大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其博士畢業於中科院植物所,先後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與系統發育生態學。目前已經在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19篇,其中第一或通訊作者9篇。
文章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5485
※水杉劇社話劇亮相江蘇大劇院舞台
※寒假好書推薦之遇見、選擇篇
TAG:南京林業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