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小公司的票房成績,讓好萊塢「六大」都羨慕
西方營銷理論中,有所謂niche(縫隙市場)的概念。本意指牆壁上挖出來的細長神龕,引申至經濟領域,指的是自由市場中被大企業忽視或不屑的某些細分市場。倘若能利用好「縫隙」,對於小企業來說,不啻為一片金礦。
在如今的好萊塢,迪士尼、福斯、環球、華納、派拉蒙、索尼等大公司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動輒上億美元投資的大製作上。而對那些手中並不掌握漫畫英雄題材和翻拍片、系列電影大IP的小公司來說,如何找到適合自身的縫隙市場,便是其能否安身立命的關鍵所在。尤其是通過最近這兩三年的摸索,有幾家眼光獨到的小公司已脫穎而出,成為電影市場上不容小覷的生力軍。
《敵對分子》劇照
比如眼下在北美熱映的西部片《敵對分子》(Hostiles)背後的發行商娛樂工作室(Entertainment Studios)電影公司就是其中之一。這家私人公司原本只做電視節目,但從去年起開始涉足電影領域,專攻《鯊海》(47 Meters Down)和《敵對分子》這種小製作的類型電影。他們所看中的,正是好萊塢大公司剩下的一些「麵包屑」(那些預估票房在4000萬美元至6000萬美元之間的電影),只要定位準確,照樣也能活得有滋有味。
《忌日快樂》劇照
相比尚處於起步階段的「娛樂工作室」,正在國內熱映的恐怖片《忌日快樂》(Happy Death Day)的製作方布樂姆之家電影公司(Blumhouse Productions)更是這種縫隙市場經營理念的成功表率。已涉足電影行業整整十八個年頭的布樂姆之家靠著低成本恐怖驚悚片打下一片天,更是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迎來大爆發。在一年之中,他們竟有《分裂》(Split)和《逃出絕命鎮》(Get Out)兩部影片的全球票房超過2億美元,再對比兩者900萬美元和45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絕對算得上當今電影界以小搏大的成功典範,如此豐厚的投資回報率,也足以讓財大氣粗的好萊塢幾大電影公司也艷羨不已。即便是話題性不及這兩部的《忌日快樂》,也已在全球拿下1.1億美元。
傑森·布樂姆
布樂姆之家成立於2000年,老闆傑森·布樂姆(Jason Blum)當時正好三十歲。在創業之前,出生於洛杉磯一個猶太人知識分子家庭的他,一度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風頭十足的米拉麥克斯工作過。可以說,正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如今醜聞纏身的哈維·韋恩斯坦,教會了傑森·布樂姆如何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經營好一家電影公司。就連布樂姆自己都承認,時至今日他常會在面對抉擇的時候自問一句:如果換作哈維,他會怎麼決定?
經歷了在米拉麥克斯「師父領進門」的過程之後,畢業於美國「小常春藤」名校瓦瑟學院的傑森·布樂姆毅然辭職,開始單打獨鬥的冒險之旅。然而,成為獨立製片人之初,布樂姆並未獲得成功。他形容那三四年是他事業的最低潮期——雖然一年也能參與制作一兩部電影,但在與其他電影公司合作的過程中,全無影響力可言。於是,布樂姆決定也要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
「布樂姆之家」誕生於2000年,但真正參與制作電影,一直要等到2006年。講述兩名癌症患者戀愛故事的《格里芬與菲尼克斯》(Griffin and Phoenix)其實拍得頗為感人,但由於種種原因,根本就沒能進入院線,而是直接賣給了電視台。好在,轉機很快便出現了。
《靈動:鬼影實錄》劇照
2007年10月14日,製作成本僅15000美元的恐怖片《靈動:鬼影實錄》(Paranormal Activity)在洛杉磯一個恐怖電影節上做了展映,反響極佳。在場的一位CAA經紀人事務所代表深受觸動,說服公司與該片導演奧倫·佩利(Oren Peli)簽下了代理合約。之後的日子裡,CAA的經紀人廣撒漁網,製作了大量《靈動:鬼影實錄》的DVD拷貝,寄給美國各地的電影公司,希望能被伯樂相中。傑森·布樂姆也收到了一份,一下子就看出其中蘊藏的巨大潛力。
「我看上了這片子,想盡辦法要把它推銷出去,但沒人感興趣,都覺得那片子就是個笑話。」布樂姆回憶說,「但我了解電影發行公司那些人,只要能讓他們看看現場觀眾看到這電影時的反應,絕對都會買下發行權的。所以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麼才能說服那些人去電影院里看一下。當時我就是個無名小輩,人微言輕。好不容易,我跟夢工廠達成了意向:他們願意翻拍這部電影。其實我根本就沒打算翻拍它,這只是當時的權宜之計。我和他們簽了合同:翻拍權可以給你們,但有一個條件,你們安排一場《靈動:鬼影實錄》的點映,而且你們都要到現場來看一下。我告訴導演奧倫·佩利,別擔心,我沒打算要翻拍這電影,只不過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決策者見識到觀眾的反應。」
布樂姆暗度陳倉的妙計成功了。觀眾的反應讓夢工廠的人意識到,這樣的電影根本就無須重拍,直接拿來發行便能成功。2009年,夢工廠的母公司派拉蒙以35萬美元購入《靈動:鬼影實錄》,將它推向全球銀幕。最終,影片拿下近2億美元的票房。作為製片方之一的「布樂姆之家」也就此撈到了第一桶金。
由此開始,低成本恐怖片便成了「布樂姆之家」全力爭取的一個縫隙市場。成本150萬美元的《潛伏》(Insidious)、300萬美元的《險惡》(Sinister)、300萬美元的《人類清除計劃》(The Purge)、500萬美元的《鬼遮眼》(Occulus)、500萬美元的《死亡占卜》(Ouija)、100萬美元的《解除好友》(Unfriended)、500萬美元的《探訪驚魂》(The Visit)和正在中國上映的成本480萬美元的《忌日快樂》,無一例外地全都拿下了數十倍於其成本的優異票房。
和那些把超級英雄電影打造成系列的大公司一樣,一旦一部低成本恐怖片取得成功,「布樂姆之家」往往會乘勝追擊,於是一部部續集作品紛至沓來,《靈動:鬼影實錄》、《潛伏》、《人類清除計劃》和《死亡占卜》都各成系列,爭取將其IP價值利用到最大化。
當然,拍電影就像賭博,不可能永遠只贏不輸。同樣是恐怖片,同樣由「布樂姆之家」負責發行,《賽倫的領主》(The Lords of Salem)等作品的票房就沒能超過200萬美元。但好在,失敗之作的成本同樣低廉。布樂姆曾解釋過,他們發行的那些影片,「成本定在300萬美元到500萬美元之間,那是經過精確計算的,並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決定了的數字。因為對我們來說,一部電影如果沒辦法做大規模發行的話,最終我們能夠收回來的數目,差不多就是這些。換句話說,最差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勉強打平,即使虧也只是虧一點點,不會傷筋動骨,工資都發不出來。所以說,這個成本是反向思維操作的結果,把最糟糕的情況先考慮進去。」
無疑,控制成本才是類似「布樂姆之家」這樣的小型電影公司能長久生存的王道。這不僅體現在參與制作的影片的成本,也包括公司的規模——時至今日,整個「布樂姆之家」只有四五十人。
然而,更重要的還是他們的製作方式,布樂姆在決定投不投一部電影時,往往非常謹慎。一般來說,不看到最終成片之前,從不事先計劃參與其中。只有等電影殺青,後期完成之後,他才會帶著公司高層共同審閱作品,以確定下一步方案:是一步到位找家大發行公司,將影片推向整個北美甚至海外市場;還是僅在全美幾十至幾百家影院做小規模點映,以觀後效;又或是乾脆不在院線發行,直接把版權賣給網路點播平台、電視台或是DVD公司。
《潛伏4:鎖命亡靈》劇照
2018年,「布樂姆之家」也將有多部電影陸續開畫,已於一月上映的《潛伏4:鎖命亡靈》(Insidious: The Last Key)目前已拿下1.45億美元全球票房,而其成本不過1000萬美元(製作續集的成本往往會比開創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更高一些)。三月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逃出絕命鎮》將作為九強之一競逐奧斯卡最佳影片桂冠,這是繼2014年的《爆裂鼓手》後,傑森·布樂姆再次獲此提名。不管能不能如願問鼎,對於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好萊塢小電影公司來說,無疑都是一針鼓舞人心的強心劑。
※張翼:我是如何在一年內讀完218本歷史專著的
※美軍在境內舉行多場大規模演練,媒體稱是在準備應對朝鮮生戰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