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蒼耳子有毒,藥用勿過量;打破炮製嚴,鼻病療效佳——蒼耳子

蒼耳子有毒,藥用勿過量;打破炮製嚴,鼻病療效佳——蒼耳子

蒼耳子為菊科植物蒼耳的帶總苞的成熟果實。「蒼耳子」原名「葈(xǐ)耳子」,形容其葉形如「葈麻」,入藥用其果實,故名。

前人經驗

《神農本草經》:「(葈耳實)味甘溫,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輕身。」

明·蘭茂·《滇南本草》:「蒼耳,氣味甘、苦,性溫。主治上通腦頂,下行足膝。發汗,散風濕,外達皮膚。治頭痛、目暗、齒痛、鼻淵、肢痛、痹痛。瘡科仙草,慎勿輕視。」

清·汪昂·《本草備要》:「善發汗,散風濕,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皮膚。治頭痛,目暗,齒痛,鼻淵,肢攣痹痛,瘰癧瘡疥(采根葉熬,名萬應膏),遍身瘙癢(作浴湯佳)。

功效主治

本品辛、苦,溫,有毒。主要功效有:發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祛風止癢、勝濕止瀉。

發散風寒:本品發汗解表之力甚弱,適於風寒感冒、鼻塞流涕明顯者。

通鼻竅:本品善於通鼻竅,為治鼻淵良藥。

祛風濕:本品可祛風濕、通絡止痛,且善於通督昇陽,適於風濕痹證,項背攣急。

止痛:適於關節疼痛、牙痛。

祛風止癢:適於風疹瘙癢。

勝濕止瀉:本品祛風,風能勝濕,泄瀉自瘥,一味蒼耳即能勝任。

用法:3~10g煎服。

蒼耳草,為蒼耳的莖葉。苦、辛,寒,有小毒。功效與蒼耳子相似,善治癰疽腫毒,可鮮品搗敷,或15~30g煎服。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本品主含揮髮油、脂肪油、酚酸等物質,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鎮痛、降血糖、抗過敏等作用,可用於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副鼻竇炎、皮膚病、關節痛、牙痛等疾病。

臨床中常因長期、過量、反覆使用蒼耳子以及其炮製不當或者未經炮製使用而發生中毒,毒理學研究提示其對多臟器均有損傷,主要對肝臟和腎臟的損害較為嚴重。

參考資料

區永欣,鄧鐵濤,歐明,李經緯,余瀛鰲,蔡景峰.中醫大辭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張廷模.臨床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8.

冉先德.冉氏釋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4.

張婷婷,鄢良春,趙軍寧,成霖.蒼耳子"毒性"及現代毒理學研究進展[J].藥物評價研究,2010,33(5):361-366.

崔秀榮,馬海波,張旗,李取勝,王偉,韓秋俊,雷海民,李強.蒼耳子的化學成分和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2,27(6):614-618.

(音頻:山人;圖片:山人;文字:山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人愚見 的精彩文章:

清利濕毒真君子,隱匿荒野土茯苓——土茯苓

TAG:山人愚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