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高宗口中的「大唐奇才」,六歲被贊為「神童」,未成年就當官

唐高宗口中的「大唐奇才」,六歲被贊為「神童」,未成年就當官

好久沒寫文章了,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反思過去一年的創作。最近也收到一些粉絲的私信,問我為什麼不寫寫王勃和《滕王閣序》。我們覺得這個建議很好,於是今天我們準備跟大家聊聊「大唐奇才」——王勃。


少年成名

王勃(約公元650年—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幼年時就非常聰慧,六歲時便能作詩,且詩文構思巧妙。九歲時,王勃讀顏師古注的《漢書》後,撰寫了《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著作錯誤之處,表現了王勃早年就博學多才。十歲時,王勃便飽覽六經。十二歲至十四歲時,王勃跟隨曹元在長安學醫,先後學習了《周易》、《黃帝內經》等。

龍朔三年(公元663年) 王勃回到家鄉,寫《上絳州上官司馬書》等文章,尋找機會,積極入仕。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王勃通過李常伯上《宸游東嶽頌》一篇,接著應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成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後,才思泉涌,筆端生花,撰《乾元殿頌》,文章綺麗,驚動聖聽。唐高宗見此頌詞,歌功頌德,詞美義壯,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為,驚嘆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為之大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並推為首位。


仕途坎坷

那時候,已經有了名氣的王勃由於才高而被猜忌。一般來說,有才的人大都高傲,一副目中無人的款式。有才又脾氣好、不高傲的確實很少(最怕就是那種無才又脾氣不好的人),何況王勃又是那樣的才高八斗,還鋒芒畢露不會韜光養晦,肯定有不服的人在打他的小報告,想置其於死地而後快的那種。

他第一次被人整就因為鬥雞問題。那時候,他在沛王李賢(廢太子)手下做刀筆吏,當時「溫飽思淫慾」的諸王十分好鬥雞,做「御用文人」很無聊的王勃也只能寫「歌德式」文章湊熱鬧了,於是很認真地玩出了一篇聲情並茂的《檄英王雞》,這不是吃飽撐著嗎?當時嫉妒他的人順便參了他一本,「娘娘腔皇帝」高宗立馬抓住王勃的小辮子,認為他這是別有用心在煽動諸王鬧矛盾,順便「優化組合」讓傲氣逼人的王勃從沛王府下崗,失業之後的王勃,於是和同樣年少輕狂的楊炯去四川參加九寨溝黃金周旅遊,沒有再做奉命文章,從此文思如涌也,倒也有點樂此不疲,興幸因禍得福了。

第二次被人整也直接導致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的出籠。

王勃第二次被整,據說也是被嫉妒他的同僚設計的。這小子可能是太恃才傲物,把周圍的人都比下去了,於是又玩了他一次,往死里整的那種。

那年大概可能是公元672年吧,離他鞠躬盡瘁還有4年的時候。這事發生得有點莫名其妙、不清不楚,所以有的歷史書也有推斷是千古奇冤的。因為以王勃那麼聰明的人,既然做了窩藏共犯,說明他和此人的關係很鐵,以不惜自污的辦法來保護他,應該說決心是很大的,為什麼又會突然能痛下殺手呢?何況他又是沒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又如何能幹凈利落地宰了一個孔武有力的官奴?這確實是一個謎,所以新舊《唐書》也眾口一詞地指責這是一個陰謀,是那些嫉妒他的同事設計陷害他的,他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他唯一的錯就是他爹媽生他太才高八鬥了,自己可能又不太謙虛,喜歡搶白別人而遭妒恨吧。

王勃因殺死官奴曹達,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疇,王福疇從雍州司功參軍被貶為交趾縣令,遠謫到南荒之外。這件事對王勃的打擊,遠遠超過對自己的懲罰。王勃出獄後在家裡停留了一年多,這時朝廷宣布恢復他的舊職,他已視宦海為畏途,沒有接受。他在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從洛陽出發沿運河南下,於八月中旬到達淮陰,又從淮陰到楚州,離開楚州,繼續沿運河南下,入長江後折向西行,到了江寧。


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大約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王勃已至交趾王福疇處,見到了他生活窘困的父親。不久後,王勃便踏上歸途。當時正值夏季,南海風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驚悸而死。

上元三年(676年)冬,長安城裡都傳頌著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一天,唐高宗也讀到這篇序文,見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不禁拍案,驚道:「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又讀下雲,見一首四韻八句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唐高宗一掃成見,連聲嘆道:「好詩,好詩!作了一篇長文字,還有如此好詩作出來,豈非強弩之末尚能穿七紮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當年朕因鬥雞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錯也。」於是高宗問道:「現下,王勃在何處?朕要召他入朝!」太監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長嘆,自言自語:「可惜,可惜,可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滕王閣話古今 的精彩文章:

TAG:滕王閣話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