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普貼: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

科普貼: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

說起輻射,大夥第一個能聯想到什麼?

是不是他們?

如今,各種影視還有不科學的宣傳、誤解導致了「輻射」完全被妖魔化了。

這些都言過其實了。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自然界的一切物體都會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被稱為輻射。

所以嘍,你看,其實你我都是輻射源。是不是聽上去不可思議?

這時候可能會有熱心的群眾說了,那是因為人不是機器,功率不夠,看看我家微波爐、電磁爐不是都能用來加熱嗎?

這裡就要說一下輻射的分類了。一般來講輻射可分為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是一種可以把物質電離的輻射,電離輻射對生物是危險的。

非電離輻射的能量較電離輻射弱,顧名思義非電離輻射不會使物質電離。

那麼上面所說的電離又是什麼呢?

電離是指的物質的原子由中性不帶電轉變成帶電的離子,而產生這種效應的原因是由於電荷被電離輻射從電子殼層中擊出,使原子帶電。通俗點講就是物質像是被樂高一樣拆了。

以上綜合一下,簡單點說就是電離輻射才是危險的、非電離輻射在可控範圍內是安全的。

那什麼樣的電磁波可以使物質電離呢?

波的頻率越高,輻射所攜帶的輻射能越大,越容易產生電離現象。

頻率超過1.9E15赫茲,也就是波長小於150納米的電磁波,可以使物質電離,高頻的一部分紫外線、X射線以及伽瑪射線等小波長電磁波都屬於電離輻射。

波長大於150納米的電磁波一般認為不會引起電離現象。也就是上圖從紫外線起往左邊的幾類電磁波均不會引起物質電離。

所以嘍,一般來講,只要不靠近有特殊標示的輻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的輻射量基本不會引起分子生物學上變異。大家安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輻射 的精彩文章:

狂賣10W+《輻射4》VR成為Steam上最暢銷VR遊戲
電離輻射可誘發癌症 手機放枕邊安全嗎?

TAG:輻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