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真假、品質保障全靠商家人品 食品海外代購風險有點大
隨著公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好奇心驅使,以進口食品為代表的海外代購商品日益受追捧。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面上打著進口食品旗號的食品數量遠遠超過從正規渠道進入國內市場的食品,這些食品在分包、運輸、投遞過程中會遭遇二次污染,例如由於物流運輸過程長、環節多,有些食品還需要特定的溫度、濕度條件,若選擇的快遞和物流不專業,極易發生變質。同時也存在不法商家利用偽劣產品冒充進口食品的現象。
海外代購進口食品的背後究竟存在怎樣的產業鏈?跨境電商、海淘及代購等非貨物貿易渠道進口的食品監管現狀如何?
海外代購維權困難
近日,眼下備受追捧、甚是火爆的海外代購食品引發了不少消費者的質疑。市民王女士約半個月前,在朋友的推薦下結識了一名做海外代購的微信好友,她找對方代購的兩種商品——義大利的肉醬和巧克力,在通過微信付款的13天後,以郵寄的方式到達了她的手中。而在食用了這款肉醬當天,王女士先是感覺腹中不適,隨之而來的便是小腹的劇痛和腹瀉。
「出現這一情況後,我特地通過微信聯繫了對方(代購人員),對方卻堅決表示自己代購的商品都是從國外正規渠道來的,絕對沒有任何質量問題。」根據王女士的說法,除了這份肉醬,當天中午自己只食用過如饅頭這類主食,要說不是肉醬存在質量問題,顯然讓人難以信服。
在提及當事人食用肉醬後出現的腹瀉等問題,對方仍堅持說「代購的商品沒有問題」。而問及對方是否可以提供所代購商品的檢驗合格證等相關證明時,對方則表示,個人海外代購併沒有所說的這類手續。「這類代購怎麼可能退貨?把商品再退回到國外去也不現實。」追問商品的售後問題時,上述代購人員給出了這樣的答覆。「諮詢了好幾個地方,卻沒人能管得著對方,想上門討個說法,竟連對方具體在哪都不知道。」王女士無奈地說。
「感覺味道不對勁,很可能買到了變質商品。」最近,有同樣遭遇的市民李先生在一家跨境電商平台購買了澳大利亞進口的某款脫脂奶粉,打開後發現奶粉味道有些問題。「沖泡時杯底的奶粉很久化不開,又黏又稠,有點像膠水。」李先生說,他硬著頭皮嘗了一口,幾乎沒有牛奶味,就像是沖開了一包麵粉。
「肯定是奶粉質量有問題。」李先生給該跨境電商平台的客服人員打電話要求退貨,對方卻一口咬定:「我們的奶粉都是海外直采,質量經過層層把關、權威檢測,100%是原裝正品。再說,你買的奶粉已經拆了包裝,影響二次銷售,不能退換貨。」李先生只能在網上給該品牌奶粉差評,並留言提示其他人慎重選擇。
質量全憑商家口頭承諾
海外代購進口食品的背後究竟存在怎樣的產業鏈?跨境電商、海淘及代購等非貨物渠道進口的食品,其監管現狀如何?
在跨境電商平台仔細搜尋不難發現,海外代購進口食品幾乎已經成為了一項產業。東南亞的榴槤糖果、芒果乾,澳洲的乳製品、糧谷,歐洲的糕點、巧克力……琳琅滿目的進口食品似乎近在咫尺。
記者就一款進口巧克力向幾名標註著海外代購信息的微信個體商家進行詢價,不同商家給出的報價可謂五花八門。同樣是48粒600克裝的某款商品,微信個體商家的報價在65元到100元之間,而在瀏覽了幾家大的電商平台後發現,同款巧克力的售價則在125元到130元之間。
調查中發現,凡上述微信個體商家代購銷售的進口食品,幾乎均無任何與檢驗檢疫有關的標識,對商品真假、品質的保證,全憑對方的口頭承諾。
據從事傳統貨物貿易進口生意的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打著進口食品旗號的食品數量遠遠超過從正規渠道進入國內市場的食品,許多消費者其實並不清楚。食品分包、運輸、投遞過程中會遭遇二次污染,例如由於物流運輸過程長、環節多,有些食品還需要特定的溫度、濕度條件,若選擇的快遞和物流不專業,極易發生變質。「通常情況下,經過監管部門許可的進口食品,質量是安全的,但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海淘和代購的興起,進口渠道越來越多元化,相對於傳統的貨物貿易進口,通過快遞等渠道進口的食品越來越多,大部分遊離於監管之外。」
低劣進口食品緣何泛濫
眼下,進口食品之所以受到許多消費者的推崇,主要是因為公眾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和好奇心驅使。然而目前,絕大多數消費者購買進口食品的渠道均為國外代購或是電商平台,而電商平台又絕大多數是跨境電商,由於在渠道管控層面遠不及正規進口食品那般嚴格,不法商家藉機將雜牌、偽劣,甚至是臨近保質期的食品通過上述平台進行銷售。
據了解,為掌握進口食品來源和流向,確保進口食品可追溯性,加強食品進口記錄和銷售記錄的監督管理,早在2012年10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就發布施行了《進口食品進出口商備案管理規定》及《食品進口記錄和銷售記錄管理規定》的公告,公告規定,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向中國出口的食品存在疫情或者質量安全問題的,將被納入信譽記錄管理,並加強其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對於其他違規行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政策管控之下,低劣進口食品為何依然會在網上泛濫?
「海外進口食品線上亂象有一個因素常常被忽略,那就是國內對海淘單品小件寄買方式的監管問題,由於監管的方式方法滯後於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導致一些低劣的進口食品得以遊離於監管之外。」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產業經濟學副教授左月華表示,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勢頭迅猛,公眾購買進口食品也變得越來越方便,不出國門便能買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也正是由於發展速度與行業監管不同步,才使一些不法商家有機可乘。
左月華表示,從現行的法律規定看,公眾購買進口食品應通過貨物貿易途徑,因為該途徑購買的商品均是通過國家有關部門檢驗檢疫的。
購買時要詳看相關證明
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上有一些小作坊、小工廠假冒進口食品的商標,模仿進口食品的口味,大肆生產餅乾、巧克力等食品,一些代理商購買後「自行組裝」,這也是有些網路渠道銷售的進口食品價格低的原因。在一些購物網站,單獨售賣費列羅巧克力的包裝和標籤,最便宜的標籤100個才賣1元。由於生產、包裝、經銷分散在不同的地域,很多交易都通過網路進行,隱蔽性很強。這些粗製濫造的假冒商品藏身於一些電商平台,不僅干擾正常進口,還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那麼,如何避免買到假進口食品,業內人士提醒:「別貪便宜,別信『特價』『促銷』等噱頭。」比如,在費列羅官方旗艦店,最實惠的婚慶裝96粒6盒,一共576粒需1508元,每粒約合2.6元。而網上350元一箱共450粒的費列羅,每粒約合0.8元,絕不可能是真的進口貨。
「最好還是通過貨物貿易途徑購買進口食品,例如大型超市,因為它們都是通過國家有關部門檢驗檢疫的,相對更靠譜。」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在電商平台上購買進口食品,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大平台,如果發現店鋪中的食品無中文標籤和檢驗合格證,要拒絕購買。通過海淘、代購等網路途徑購買進口食品一定要謹慎,一些非正規的海淘和代購商家出售的進口食品,價格雖然便宜,但是往往沒有檢驗檢疫證明,安全風險比較大。
「不管是通過哪種途徑購買,一定要選擇有正規代理商且包裝上貼有中文標籤的品牌。消費者可以通過檢查進口食品包裝來鑒別質量好壞。」業內人士表示,一般正規的電商網站都會有該批次進口食品的檢驗檢疫證明和海關的報關單。在購買前一定要看清楚中文標籤的內容,包括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下單時可以向銷售商家索取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書。證書相當於進口食品的身份證,證書內容包括品名、品牌、包裝、產地、規格、生產日期、檢驗日期以及對產品質量和中文標籤的檢驗結果等內容。
詳見今日中國食品報第3版
監製:劉艷芳 編輯:孟 傑
版式:耿科研 審校:周冬梅
TAG:中國食品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