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BCO 170D拆裝流程及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
概述:本文以拆裝里輪故障胎為例,以圖文的形式,並用事故案例為佐證,詳細解剖每個環節,是準確高效安全保質的更換輪胎的教程。由於WABCO 170D是中煤平朔八十年代初從美國豪爾派克公司引進的154公噸(170美噸)大型運輸卡車,當時共引進了107台。因其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加之國產化率高維修成本低等特點故使用至今。但因其噸位小目前已不能滿足採礦業的發展需要,現在被更大噸位的運輸卡車所替代。後續投入使用的EULID 190、WABCO 630E、685E、730D其輪輞與輪轂連接方式一樣,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
第一部分 輪胎拆卸
第一步:
1.首先確認卡車車廂內是否有貨。
2.確認故障胎胎位和故障原因。
(小常識:國際上通用的胎位編號方法規則為由前向後,從左往右。依次順序為,左前為1號胎,右前為2號胎,左後外為3號胎,左後內為4號胎,右後內為5號胎,右後外為6號胎)
危險源的辨識:
1.如果車內有貨,此時支車車的自重加上貨物的重量或將超過千斤頂最大的承載值將損壞千斤頂。
2.工作前首先確認故障輪胎胎位及原因,防止誤拆。除非輪胎徹底沒氣外,司機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知道輪胎有故障,很難準確說明具體是哪個輪胎出了什麼故障。
控制:確認空車並準確認定出故障車胎位及原因,可保護千斤頂不受損害,避免錯誤作業,同時事先判定出輪胎故障原因,可以針對性的提前採取預防措施,防止危害的發生。比如說,輪胎是高氣壓,就必須停放在遠離人群聚集的地方並停放到胎溫與環境溫度一致後方可進行更換作業。如果是局磨胎、剝離胎、輪輞組件損害的輪胎就必須事先放氣。如果是氣門芯或是氣管頭的問題就不用支千斤頂了,就地就可解決。
事故案例:山西某露天礦曾發生一起未遂人身傷害事故,事故原因是故障胎長時間在低氣壓狀態下使用,胎溫過高,在準備處理故障胎時沒有採取正確的方法(用手背測試胎體溫度),導致爆胎,幸運的是輪胎工反應迅速躲避及時,沒有造成人體傷害。
第二步:
確認故障輪胎原因後,將故障車駛入車間或有地千斤的車位。
危險源的辨識:注意車間大門開啟高度,停車位是否有車輛或無關人員,地面是否牢固。
控制:
1.指揮人員一定要站在駕駛員一側,視野開闊,用駕駛員看得懂的手勢指揮。
2.駕駛員一定要有卡車駕駛證。
事故案例:
1.山西某露天礦曾發生多起撞壞大門的事故。
2.山西某露天礦,故障車駛入車間的過程中,地面指揮人員站位不正確,導致導致車輛輪胎碾壓鐵墩發生爆胎,致使一名路過的機修工被氣浪擊倒,險些造成人身傷害事故。
第三步:
故障車停到指定位置後,必須熄火打開停車制動,放置專用打掩器。
危險源的辨識:打掩器一定要堅固結實不能過小同時要正確擺放。工作結束前不得提前撤除,防止溜車。
控制:打掩器一定要緊貼輪胎放置在一個車輪的前後位置,不得一前一後分別放置在兩個車輪。
第四步:
使用千斤頂將車輛支起。
危險源的辨識:如果使用埋入式地千斤頂,起升到要求高度後,一定要插上防自卸安全銷。如果使用風動或電動千斤頂,達到高度後,一定要放置合適的安全支墩。
控制:
1、安全銷一定要全部插上,安全支墩一定要專車專用堅固結實,不可用其它物體代替,防止飛濺傷人。
2、地面鬆軟一定要事先在千斤頂下方放置大於或等於10毫米厚的鋼板,防止地面下陷造成千斤頂損害或是人員傷害。
事故案例:山西某露天礦曾經發生過一起事故,原因是沒有使用合適的安全支墩而用輪輞代替,由於輪輞高度不足,風動千斤頂沒有完全放下來,千斤頂上部放置了多塊小鐵板,在更換輪胎時由於晃動致使千斤頂上部的鐵板射出將一外籍員工打傷。
第五步:
用機械手夾住輪胎,拆下電動輪防塵罩,鬆開氣管綁繩,用風動扳手開始拆卸作業。
危險源的辨識:沒有機械手夾持輪胎,嚴禁拆卸輪胎固定螺母或壓塊。防止因輪輞損壞輪胎彈出傷人,特別是低氣壓故障輪胎。因為WABCO170D採用2+1的單層固定方式,即利用外輪輪輞頂部錐面將里輪和外輪一起靠螺母加壓塊進行固定,優點拆裝方便,節約材料。缺點裡輪輪輞如果發生斷裂,因為受外輪螺母壓塊限制,不會一下將胎內氣壓釋放,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容易發生重大事故。
控制:
1、不管是機修原因還是輪胎故障原因,必須先將里輪氣壓放至10~20psi,外輪如果有剝離、局磨、輪輞組件有損傷的也一定要放氣至10~20psi,(10~20psi是一個安全氣壓值,如果氣壓全部放盡,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機械手老化,夾緊力減弱,雨後輪胎濕滑,在加上該車結構特點,發生移位的幾率很大,三個因素疊加機械手難以保證夾住輪胎不滑,很難將里輪取下。)作業區域內只許一人操作。
2、拆卸下的螺母壓塊輕拿輕放,不可亂扔,一定要放置在一起,為可能出現的危機留出逃生通道。壓塊可用勾撬棍取出,如果實在不行可用頂絲配合。撬棍加延長管長度有1.5M以上,即使有壓塊彈出,人員有距離做保障可迅速避讓,實際工作中罕有壓塊彈出現象。
事故案例:山西某露天礦,發生過一起一死一傷的重大人身傷害事故,事故的起因就是,在沒有機械手夾持輪胎的情況下且輪胎氣壓沒有提前釋放,二人同時作業拆卸下全部螺母並撬取壓塊才導致的。
第六步:
作業人員及鐵凳全部撤離,指揮機械手取下外輪。
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確認人員全部撤離,固定氣管的卡子或綁繩已解開。
第七步:
用弔帶或機械手直接將隔圈取下。
危險源的辨識:如果機械手臂最小閉合尺寸小與隔圈直徑,可以用機械手直接取下隔圈。如果機械手臂最小閉合尺寸大於隔圈直徑可以藉助弔帶、鐵鏈進行拆卸。採用弔帶、鐵鏈拆取,應選擇粗細合適的。防止弔帶或鐵鏈崩斷,隔圈掉落傷人。排石桿是鐵鏈式的可以將其撩起放置在裡面輪胎的胎面上,如果排石桿是板式的(進口原裝)就需要借用排石桿支撐架將排石桿支起。
控制:
1、掛裝弔帶或鐵鏈時一定要協調好人機配合,防止夾手。機械手夾緊力要得當,防止將隔圈夾變形。
2、使用排石桿支撐架時一定要用人力將其慢慢支起千萬不可借用機械手臂將其挑起,這樣做的壞處是一來容易使排石桿變形,二是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傷人。
事故案例:山西某露天礦曾經發生過在使用機械手臂挑起排石桿的過程中,將作業人員小腿砸傷的人身傷害事故。
第八步:
用機械手將里輪取下。
危險源的辨識:如果輪胎有輕微移位(竄位)的現象,可上下拉拽輪胎,嚴重移位的可放下千斤頂(胎內有少量氣壓),讓輪胎著地受力,也可在輪胎下面放置枕木,用機械手夾住輪胎上部拉拽。
控制:
1、不可以在沒有拆卸隔圈的情況下直接拉取裡面輪胎。
2、不得在千斤頂受力的情況下用力拉拽輪胎。防止千斤頂損壞。如果使用了排石器支撐架,拉拽過程中,人員一定要遠離作業區,防止排石桿或支撐架掉落傷人。
事故案例:山西某露天礦,由於里輪移位,一工人在查看時隔圈突然彈出,將其腳部砸斷(正好讓過防砸鞋前部鋼頭)。對事故分析後得知,一是機械手沒有夾持輪胎,二是沒有按規定先取下隔圈。
第九步:
認真檢查螺桿、螺母的螺紋情況,電動輪輪轂與輪輞連接的錐面。
危險源的辨識:
1、檢查電動輪輪轂與輪輞連接的錐面有無油污泥土等雜物,如果有因移位產生的鐵屑(凸起物俗稱疙瘩)一定要用角磨機處理,不可直接用大鎚砸平。
2、檢查隔圈有無開裂變形,隔圈兩端有無鐵屑泥土等雜物。如果是經常移位還需測量隔圈的寬度。檢查清理壓塊,測量壓塊錐面厚度。
控制:檢查確認排石桿支撐牢固。使用角磨機時一定要戴好防護眼鏡,檢查輪轂錐面、螺桿螺紋時不可用手直接檢查,防止劃傷手指。應使用鋼絲刷或鐵鏟等工具。隔圈寬度尺寸不足,壓塊錐面厚度不夠,螺桿螺紋損壞,每個接觸面清理不幹凈都會導致輪胎移位。
事故案例:山西某露天礦,工人在作檢查時,排石桿突然掉落,將一工人砸暈。
待續~
工具配置:
攝影 陳學勇
※別翻了,你們的十八歲都在這裡
※要創意也要味道,沒想到傳統中式面點還能這麼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