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乾時期真是盛世?當時的民生如何?應該如何評價這個時代

康乾時期真是盛世?當時的民生如何?應該如何評價這個時代

史海鉤沉:子虛烏有的康乾盛世

可以這麼說,清朝是中國歷史的一大倒退。在歷經蒙元的野蠻統治近百年後,明朝好不容易趕走了異族侵略者,迎來了民族的復興。在明朝中後期,思想大家層出不窮,文化燦爛無比。拿思想界來說,有王守仁、王艮、李贄、顧炎武、王夫之、唐甄、黃宗羲、方以智等思想大家,文化界則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等,而明末清初的《聊齋志異》、《長生殿》、《桃花扇》以及《紅樓夢》等不朽名著,都是明代中後期思想文化的產物。

而在經濟領域, 明朝中後期,原產美洲的玉米、紅薯傳入中國,提高了糧食產量,使許多原本用以種植糧食作物的耕地改種桑樹、棉花等經濟作物。在浙江湖州,每畝桑田出售桑葉可獲利5兩白銀,比種植水稻要高出一到兩倍。當地部分養蠶人自己不種桑樹,依靠購買桑葉養蠶。嘉定縣因種植棉花,「不產米,仰食四方」。當時商業很發達,商人擁有雄厚的資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鏹(白銀)有至百萬者」,而資本二三十萬兩白銀的,只能算是中等規模的商人。

嘉靖、萬曆年間,民間海外貿易興起,中國海商的足跡幾乎遍布東南亞各國。他們用瓷器、絲織品換取南洋的香料、藥材和珠寶。歐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來後,則用白銀換取中國的生絲和瓷器。隆慶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開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設督餉館,私人海上貿易取得某種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貿易中,中國始終處於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銀來支付貿易逆差。海外白銀的流入,增加了國內白銀的總量,擴大了白銀的流通範圍。貨幣開始以白銀為主。

正因為明朝有這樣的思想文化和經濟方面的成就,在《天工開物》的序言中有這樣一段:

幸生聖明極盛之世,滇南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商〕衡游薊北,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若為士而生東晉之初、南宋之季,其視燕、秦、晉、豫方物,已成夷產,從互市而得裘帽,何肅慎之失也。且夫王孫帝子,生長深宮,御廚玉粒正香,而欲觀耒耜;尚宮錦衣方剪,而想像機絲。當斯時也,披圖一觀,如獲重寶矣!

康乾時期真是盛世?當時的民生如何?應該如何評價這個時代

《天工開物》,明代科技的集大成之作,可惜被清廷焚毀,後從日本傳回

由此可見,當時的中華文明是十分成熟的,各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不管從哪一方面,都並不比當時的西方相去多少,可以說是各有千秋。然而,清廷的入關打斷了中華文明的正常進程,使得文明轉型時期的中華文明重回專制牢籠,重歸那暗無天日的專制時代。

且不說清廷統治者為了一己之私,是怎樣大殺天下讀書人,滅絕文化、禁錮思想,科技停滯不前,明白無誤是一個衰世。就拿這民生來說,清廷也是遠遠不及明朝中後期。

雖然許多睜眼說瞎話的學者以及許多不明真相的網友吹噓所謂的「康乾盛世」,將其說成中國古代的最後一個黃金時代。其實,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民間早就有「康熙康熙,吃糠拉稀」的說法,而在乾隆時期,也有英國使者馬戛爾尼揭露了清廷紙老虎的真相。

我們且來看看康熙時期的一些大饑荒:

康熙元年,吳川大飢。

二年,合肥飢。

三年春,揭陽飢。秋,交河、寧晉飢。四年春,曹州、兗州、東昌大飢。夏,惠來飢。秋,懷遠飢。冬,烏城飢。

六年,應山飢。

七年,無極大飢。十年夏,海鹽大飢。

秋,臨安、東陽大飢。

十一年,永康、峽江、大冶飢。秋,遂安、湯溪大飢。

十二年,樂亭大飢。十三年春,興寧、鎮平、京山大飢。

十四年,東光飢。

十五年春,大冶飢。夏,連平飢。

十六年春,嘉應州大飢。夏,鄖縣、鄖陽、鄖西大飢。

十七年秋,曲江飢。十八年春,真定府屬飢。夏,興寧、長樂、嘉應州、平遠飢。

秋,無為、合肥、廬江、巢縣、博興、樂安、臨朐、高苑、昌樂、壽光大飢。冬,滿城飢。

十九年春,江夏大飢。

夏,大同、天鎮飢。冬,萬泉、遵化州、滄州飢。

二十年夏,儋州、永嘉飢。

二十一年春,桐鄉飢。冬,信宜、真定、保安州飢。

二十二年春,宜興飢。秋,單縣飢。

二十三年春,濟寧州、剡州、費縣飢。秋,巴縣、江安、羅田飢。

二十四年春,沛縣飢。二十五年秋,恭城大飢。冬,□城大飢。

二十六年,博興大飢。二十七年秋,蔚州飢。

二十八年春,高邑、文登飢。夏,潛江大飢。秋,龍門飢。

二十九年夏,黃岡、黃安、羅田、蘄州、黃梅、廣濟飢。秋,襄垣、長子、平順飢。

三十年春,昌邑飢。秋,順天府、保安州、真定飢。

三十一年春,洪洞、臨汾、襄陵飢。夏,富平、盩厔、涇陽飢。秋,陝西飢。

三十二年夏,慶陽飢。秋,湖州飢。

三十三年,沙河飢。

三十四年,畢節飢。

三十五年夏,長寧、新安、□城飢。秋,大埔飢。

三十六年夏,廣寧、連平、龍川、海陽、揭陽、澄海、嘉應州大飢。秋,慶元、龍南、潛江、酉陽、江陵、遠安、荊州、鄖西、江陵、監利飢。

三十七年春,平定、樂平大飢,人相食。夏,濟南、寧陽、莒州、沂水大飢。

三十八年春,陵川飢。夏,婺源、費縣飢。秋,金華飢。

三十九年秋,西安、江山、常山飢。

四十年,靖遠飢。

四十一年春,吳川大飢。夏,沂州、剡城、費縣大飢。冬,慶雲飢。

四十二年夏,永年、東明飢。 秋,沛縣、亳州、東阿、曲阜、蒲縣、滕縣大飢。冬,汶上、沂州、莒州、兗州、東昌、鄆城大飢,人相食。

四十三年春,泰安大飢,人相食,死者枕藉;肥城、東平大飢,人相食;武定、濱州、商河、陽信、利津、沾化飢;兗州、登州大飢,民死大半,至食屋草;昌邑、即墨、掖縣、高密、膠州大飢,人相食。

四十四年,鳳陽府屬飢。

四十五年春,漢川、鍾祥、荊門、江陵、監利、京山、潛江、沔陽、鄖縣、鄖西飢。

四十六年秋,東流、宿州飢。四十七年,平鄉、沙河、鉅鹿飢。四十八年春,無為、宿州飢。夏,沂城、剡城、邢台、平鄉飢。秋,武進、清河飢。

四十九年,阜陽飢。

五十年,通州飢。

五十一年,古浪飢。

五十二年春,蒼梧飢,死者以千計。夏,長寧、連平、合浦、信宜、崖州、柳城飢。

五十三年春,陽江飢。冬,漢陽、漢川、孝感飢。五十四年夏,臨榆飢;遵化州大飢,人食樹皮。五十五年春,順天、樂亭飢。

五十六年春,天台飢。

五十七年,廣濟飢。

五十八年春,日照飢。夏,靜寧、環縣飢。

五十九年春,臨潼、三原飢。夏,蒲縣飢。

六十年春,平樂、富川飢。夏,邢台飢。秋,咸陽大飢。冬,兗州府屬飢。

六十一年夏,井陘、曲陽、平鄉、邢台飢。夏,蒙陰、沂水飢。

秋,嘉興、金華飢。 冬,懷集飢。

以上資料出自《清史稿·災異志》

從康熙元年就「飢」一直「飢」到康熙最後一年冬,可謂有始有終。其中「人相食」就四次,而且中國傳統的糧倉,魚米之鄉廬州,湖州,嘉興也居然「飢」上了。如此「剩世」「剩君」居然還被某些人捧上了天,真不知羞恥二字為何物。

康乾時期真是盛世?當時的民生如何?應該如何評價這個時代

康熙南巡圖,雖然有人竭力裝點「盛世」,但歷史記載不會騙人

而在乾隆時期,又經過了近一百年的所謂「高速發展」,當時的中國又是怎樣一副狀況呢?

英國特使馬戛尼在乾隆後期的出使日記中指出:

自從北方被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的百年里,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許滌新、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第四章第一節所引)

在馬戛爾尼眼中的乾隆盛世很不堪,英使馬戛尼當時就敏銳地察覺到了清朝的衰落,把滿清政權看作「一艘破爛不堪的巨大船艦」,預言它將「不再有紀律和安全」。他形容滿清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中國人」退化到了「半野蠻人」時代(見《英使馬戛爾尼的中國行記》)。

康乾時期真是盛世?當時的民生如何?應該如何評價這個時代

馬戛爾尼訪華,揭露了清廷紙老虎的真實形象

而「乾隆時期」工商業遠遜前朝、落後西方。

我國宋明時期工商業早已非常發達。經過蒙古元朝的大破壞而逐步復甦,明代工商業進一步發展:明朝鐵產量為北宋的兩倍半,棉布取代麻布成為紡織品的主流產品。無論是鐵、造船、建築,還是絲綢、棉布、瓷器等,在世界都遙遙領先,工業產量佔全世界的一半(一說2/3)以上,比農業產量在全世界的比重還要高。而乾隆時雖然人口數倍於明朝,但是鐵和布這兩項指標性的工業品總產量卻始終未能恢復到明代的水平。到乾隆末期,中國工業產量還僅為世界的十分之一左右,不及二百年前的明代。無論是在繁榮的質上還是量上,所謂「乾隆時期」都遠遜明代。

我們再從民間的商業活動來看,清朝時期的商業規模也是遠不及明朝的。

松江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松江成為明朝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地,「蘇松財賦半天下」,蘇州、松江兩府的田賦位居全國榜首,上繳中央的錢糧總額超過了浙江全省。當時松江的面積是蘇州的十分之三,而賦稅額卻是蘇州的一半,因此,在明代,松江的賦稅額為全國最高。然而松江的棉紡織業到清代開始退步,葉夢珠在《閱世編》中說:明朝「標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萬計,多或數十萬計,少亦以萬計」,而到了清朝,「標客鉅賈罕至,近來多者所挾不過萬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

康乾時期真是盛世?當時的民生如何?應該如何評價這個時代

所謂康乾盛世,不過是皇帝的新裝

由此可知,所謂的「康乾盛世」根本就是子虛烏有,不過是明末大動蕩、因為戰爭而導致的人口和生產大滅絕之後的恢復性生產而已,根本不是什麼真正的「盛世」。盛世的標準是民生的幸福、工商業的繁榮、思想和文化領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過從哪一方面,「康乾盛世」都不達標,它不是盛世,而是「衰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怎樣整頓學風和民風:不過是對思想和文化的專制,鞏固統治
朱元璋為何禁止開礦,因為礦產越豐富,百姓就越是貧困

TAG:慧讀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