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看曹雪芹和風箏的不解之緣

看曹雪芹和風箏的不解之緣

「階下兒童仰面對,清明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怒別離。」這是《紅樓夢》里以風箏為謎底的一則謎語。讀者在讚歎曹雪芹的謎語構思精巧的同時,多半不會想到,曹雪芹還是一位真正的「風箏大師」,他和風箏的淵源在歷史上屢有記載。

曹雪芹(約1715—約1763)「素性放達,曾身雜優伶而被鑰空房」。他的愛好研究廣泛: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 除了《紅樓夢》,另一部珍貴著作卻少有人知,那就是佚著《廢藝齋集稿》。其中,第二冊題為《南鷂北鳶考工志》,講述的是我國南北方風箏的製作工藝。書中對各種風箏的扎制、彩繪均附圖說明,各種技巧方法,更是被他編成朗朗上口,易記且優美的詩段,實在是賞心悅目。

宋惠民油畫《曹雪芹》(資料圖)

那麼,這位詩文俱佳的風流才子怎麼會想到寫這樣一部工藝專著呢?

曹雪芹在《南鷂北鳶考工志》的自序中是這樣寫的,他的老朋友於景廉,當兵傷足,無以為生。年關已至,家中三天未見吃食,兒女啼哭。他來曹雪芹處借貸時無意間提及,京城的公子哥們買只風箏的錢,就夠他一家老小好幾個月的生計了。曹雪芹一向精於此道,就扎了幾個給於景廉,叫他拿去賣賣看。除夕那天,於景廉牽著驢,滿載時蔬酒肉前來道謝。原來風箏高價售空。曹雪芹由此想到,如果將扎風箏的手藝傳授給鰥寡孤獨、老弱病殘,讓他們皆可自食其力,豈不更好?於是,曹雪芹著成《廢藝齋集稿》八卷,記錄了身有殘疾者用以謀生的各種手藝。

曹雪芹不但製作風箏的技藝高超,而且放風箏也是行家裡手。他的好朋友敦敏在一次風箏盛會之後寫了一篇《瓶湖懋齋記盛》,其中的小序寫道:「觀其御風施放之奇,心手相應,變化萬千;風鳶聽命乎百仞之上,遊絲揮運於方寸之間;壁上觀者,心為物役,乍驚乍喜,純然童子之心,忘情憂樂,不復知老之將至矣。」這精彩絕倫的技藝不禁讓人心馳神往。當時執掌皇家畫苑的名士董邦觀看曹雪芹放風箏後,極為稱讚,當場為《南鷂北鳶考工志》寫序。

《紅樓夢》插圖(資料圖)

曹雪芹的專著《南鷂北鳶考工志》原稿早已不知所蹤。1943年,國立藝專的學生孔祥澤機緣巧合偶然看到了曹雪芹的遺著《廢藝齋集稿》,並對第二章《南鷂北鳶考工志》最感興趣,抄錄部分手稿,並邊扎邊學,經30餘年的潛心鑽研,扎制出各種技藝高超的風箏。因為欽慕曹雪芹為殘疾人謀求生計的善心,他把自己的風箏命名為「曹氏風箏」。

時至今日,「曹氏風箏」已傳至三代,講究「扎、糊、繪、放」四藝,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包括削竹、綁紮、塗膠、蒙面、染色等多種工序。其要點在於保證骨架的左右對稱,這樣風箏才不會在天上翻筋斗;圖案色彩對比要強烈,這樣放飛起來才能栩栩如生、賞心悅目。現在,「曹氏風箏」製作技藝已入選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也已成為北方的主要風箏流派之一,在國內外都享有較高聲譽。

孔氏三代製作曹氏風箏,孔氏第二代傳人孔令民在教兒子孔炳彰給風箏上色。(百度百科)

2007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孔家成立了「曹氏風箏工作坊」,吸收當地的村民,尤其是殘疾人來當學徒工,傳授「曹氏風箏」的製作技術,為其提供自食其力的技能。這與曹雪芹當初著作《南鷂北鳶考工志》時的初衷「有廢疾而無告者,謀其有以自養之道」相當契合,曹雪芹若地下有知,也當含笑九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CG次元飯 的精彩文章:

《死神》真人版電影露琪亞定妝照公開 網友直呼沒眼看!
最「無恥」的漫畫家富堅義博公開道歉 沒想到還是隱藏的偶像宅

TAG:ACG次元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