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媒體評沉迷網遊:要學會與之相處,進化個體自控力

媒體評沉迷網遊:要學會與之相處,進化個體自控力

今天(2月6日)有媒體報道了浙江一家長因兒子曾沉迷網遊致高考失利,而發文直指網遊商引發的討論。相信這個討論中的許多不為人道的傷痛、苦楚、辛酸乃至絕望等等言論,都會引發眾多為人父母者的共鳴。

據報道,上述這位家長曾經有10年時間都被一種痛楚和不安糾纏:兒子沉迷於網路遊戲不能自拔,以致荒廢學業,高考失利,後經10年努力,兒子才從網遊中脫身。因為有這種切膚之痛,最近在看到一篇網遊少年持刀搶劫的新聞時,這位家長忍不住寫了一篇引發了討論的文章。據說,昨天遊戲商已經主動聯繫上了這位家長,就網遊的問題聽取他的意見。

聽取公眾的相關意見,這當然是一個其產品引發社會反應的公司的應有態度,也是公司治理中的公共關係的重要一環。不過,就此斷定遊戲商會轉過頭去,告訴自家的遊戲開發工程師從此只開發不使人著迷的遊戲,甚或開發讓人只玩一次便此生不想再玩的遊戲,這,可能么?

退而言之,即使遊戲商真想如此而為,讓公司里那些開發遊戲的碼農們卸載其個個懷揣的就是要讓人慾罷不能的職業雄心,那麼,可以想像的後果就是這些工程師定會出走,聚在另一面或更多面旗幟之下,弄出不止一款不僅讓人著迷依舊甚或更著迷,同時還兼能把遊戲商拍在沙灘上的遊戲。不是么?你讓騎手馭匹瘸馬去比賽,你讓拳手戴上手銬去搏擊,哪個還跟你玩喲。

這樣講,絕非是說遊戲商在為那些沉迷於遊戲的家長解憂方面無事可做。但是,從遊戲商開發出在X86電腦以及手持設備上就可把玩的遊戲後,就產生了沉迷遊戲的問題。20多年過去,遊戲玩家的隊伍越來越壯大,遊戲的設計越來越讓人著迷,由此沉迷遊戲的人也相對越來越多,其間也有家長抱怨以至聲討、也有組織介入乃至處分,但這都沒能阻止電子遊戲越來越普及、其設計越來越讓人著迷的進程。這個事實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不論你喜歡也好,憤恨也罷,電子遊戲已經、並且將不會消失,而且會永遠成為人類生存環境的一部分。對於人類而言,要做的不是幻想如何滅絕之,如何弱化其讓人著迷的程度,而是學會如何與之相處,如何進化人類個體的自控力。

這也就是說,從有遊戲始,為人父母者的新功課,就是不僅要自己學會如何與遊戲相處,還要教會孩子如何與遊戲相處。當然,這一點也尤其難。難就難在教會孩子如何與遊戲相處,其實不單單是示範和教育孩子如何與遊戲相處,而是示範和教育孩子如何去區分、估量和判斷身邊的所有誘惑的價值,並在順應滿足和抵抗自製之間達成平衡。

正因如此,那些在以往討論中所謂「刀不殺人,人殺人」的道理,其實也正如對待同一個課本或同一本書,有人讀之如飲甘飴、手不釋卷,有人覺得乏味無比、難以卒讀,其所不同者,全不在於讀物如何。問題在於,如果到了此時,還將原因歸結為此一課本如何和此一本書怎樣,那麼,這無異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此中分野,難說不是從識字始甚至更早。

從以往有關對遊戲的討論中可以看到,許多未成年玩家在電子遊戲面前暴露出的種種表現,其實只是其人格的一個側面,集中展現和濃縮的恰是其成長過程中的缺欠和不足。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對自身周遭環境把控能力以及自制力等方面人格和性格缺欠,即使不在沉迷於遊戲與「正事」衝突的過程中顯露出來,也必定會在其他方面暴露甚至爆發出來。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時代因你精彩!金企鵝之夜想對內容創作者說什麼?
台灣花蓮發生6.5級地震,最新消息匯總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