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讓你的氣質進階,這裡有一門必做的功課

想讓你的氣質進階,這裡有一門必做的功課

(有更多的精彩文章等著你哦)

我最欣賞的女人有好幾種姿態,如果非要羅列她們的共性,首先跳脫出來的就一點:獨。

前一陣,一個妹妹初入職場,在沒有親朋好友的上海灘摸索打拚,時常在晚間微信我,言語間流露出几絲孤獨寂寞冷的感覺。

「每天我都是一個人吃晚飯。下了班總覺無處去,結了婚的同事急忙慌地回家看孩子去了,戀愛中的,更滿面甜蜜地跑下去……我就覺得晚上挺長的呀,打開電腦也不知做了點什麼,就該睡了,明天又是重複的一天。」

我跟她講得最多的,是兩段話。第一段是:好好享受現在的狀態吧,若干年後,當你被家務纏身,日日在孩子與工作間絞盡腦汁謀求平衡,還奢想給自己找點閑暇時光的時候,你會特別特別懷念今天。

而且那個時候的你一定會遺憾,為何當年擁有大把可支配時光的時候,有心勁兒上進,有氛圍讀書,有時間旅行,能交到真心朋友的時候,卻日日耽於自憐自艾,什麼都沒做?

第二段話是:如果你真的覺得寂寞無聊,那至少證明了你安排生活的能力亟待提高。

獨自一人的時候,是錘鍊自己內心、全方位加冕自我最寶貴的機會,你能不能在別人熱鬧的背後划出一片寂靜園地自得其樂?你能不能在情緒失控的時候,無需打爆好友的電話,也能逐漸讓自己平靜下來?你能不能在朋友圈裡滿屏喧嘩、曬吃曬喝的時候,十分有主心骨地做自己的事情?你能不能不藉助酒精、不藉助陪伴,就可以雞血再造?這都是你可以努力的方向啊。

孤獨是躲不掉的生活方式

孤獨和獨立,共享一個「獨」字。

這個字,在我看來,是一劑非常珍貴奢侈的藥劑,同時也可以描述使用這副藥劑之後的絕佳狀態。「獨」,在我這裡約等於「力量」,有了它,我彷彿可以變成自己和周遭的主宰之神。

我以為,「享受孤獨」這項技能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能和生活派來的最強怪獸相抗衡。

為什麼這麼說?記得我攻讀人類學碩士學位的時候,有個老師反覆提過一句話:人類很多痛苦的根源,都是對一段關係寄望過深。

我理解的這段關係,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是人與物之間的關係,也可以是人與自我、與生活、與命運之間的關係。

過於依賴父母子女間的血緣親情,很容易控制欲過強,不分彼此;過於看重兩性之間的戀慕之情,很容易在分寸的把握上失去平衡;過於強調自我與物質之間的支撐關係,很容易跨進「物化一切」的疆域;過於信任自己與生活之間的關係,很容易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丟掉勇氣。

總之,很殘酷的現實是,人在很多時候,就猶如一個懸在半空中走鋼絲的活物,除了意志,沒有支撐、沒有依靠。

事實上,某一段路,可能連鋼絲都沒有。全靠意念懸浮著,哪怕再顫抖、再吶喊、再驚慌失措,也不能停。

因為,父母的庇護再綿延,也終不可能伴你一生;對子女的眷戀再濃稠,他們也終有一日會離你遠去;縱使獲得了神仙羨慕的五十年金婚,也躲不過「與子偕老」之後的永恆分別;一段時期的良師益友,也許曾經念念不忘,卻不一定能陪你再坐一站;所謂財富物質,更無非是當下這一百年的一沓兌換券,過期作廢。

上面提到的還都是想像中的磐石。其他的,如工作、地位、情緒,這些鴻毛般一吹就飛的,更不會始終屬於你。

所以,相聚始終短暫,分別才是長久;「擁有」永遠曇花一現,「失去」才是永恆。

那我們還能依賴什麼呢?我們為什麼還能笑呢?

多少哲學家殊途同歸地表述過,人,生來就是受苦的,生活很苦。幸福、快樂、享受,都是短暫的。正是因為苦痛不少,我們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偶爾的甜美。

不僅如此,當一個人一旦想要依賴於什麼的時候,就更容易感到孤獨和失望。

既然孤獨常駐於生活,依賴又極容易更傷,唯一的辦法,可能就是讓自己真的適應孤獨,hold住孤獨。

有次被人問到一個好玩的問題,「淡定」的反義詞是什麼?我想了想,我的答案是「大驚小怪」。後來又被問,「孤獨」的反義詞是什麼?我心裡蹦出的第一個詞竟然是「軟弱」。

在我心裡,「孤獨」竟然已經隱隱約約地、邏輯不順地與「堅強」畫上了等號。

你們現在看到的這篇文章,是我2014年光棍節這天寫的,當天我還發了條微博說:真的要祝單身的朋友們節日快樂。不是調侃,而是真心覺得人在單身的時候,在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時候,可以為自己謀求很多,可以享受孤獨帶來的時間、寧靜與思考,還可以利用這個特殊的階段,去積攢你一生都夠用的勇氣。多幸福的事。

這麼說,完全出自於我的切身體會。

每每回想自己這些年走過的路,覺得改變最大、成熟最快的,就是獨自生活、打拚的那一段。

一個曾經連獨自睡覺都不敢的慫妹,被家人稱作「人來瘋」的小屁孩,沒有熱鬧和喧嘩就情緒低落的多愁善感文藝女,後來鍛煉到可以獨自去旅行,自己租房住,和好幾任房東鬥智斗勇,在陌生的城市拓展自己的朋友圈,不斷地換工作、考學,沒有背景,卻可以讓背影更挺拔……

我對自己在香港求學的日子記憶始終深刻,因為有一段時間真的是挺孤獨的。那時候的我是一個不願隨便敞開心扉的人,可能也因此而未能遇到可以相知相伴的朋友。

當時我租住在香港的居民區老樓里,每天獨自下樓買菜買飯,有時傍晚就坐在一家小館裡,自己點一份吃的,看著小電視里播放的香港本地新聞,耳朵里灌滿旁邊桌嘰里呱啦的粵語。

那時候對附近每個小店都如數家珍了,卻始終覺得非常低落,覺得組成自己生活的每一部分都那麼遙遠,總是無法親近的感覺。

直到後來有一天,我發覺自己開始習慣了獨自吃飯、獨自逛街、獨自去上課的狀態,反倒好像還挺享受起來:我發覺自己吃飯可以思考很多問題,可以觀察身邊形形色色的人;自己逛街可以非常高效有重點地買東西,也可以隨意地走走停停;自己去參加一些活動,好像更容易被別人注意到,過來友好地搭訕……

更有意思的是,我還陷入了「變著花樣讓自己高興起來」的遊戲中,既然受夠了每天鬱鬱寡歡,自然就被逼著學會了哄自己高興的手段,比如一遍遍地做心理建設,比如主動去結交朋友,比如善於發現有趣的點尋開心……

我甚至是從那個時候起,培養了每天寫博客的習慣;還會在下課之後,雷打不動地跑去健身房跑步一小時;為了儘快融入語言環境,早晨一睜眼就打開香港電台把自己吵醒;坐地鐵的時候練英文聽力以對付那些全英文的人類學晦澀理論。

幾年以後,當我跟朋友聊起那一段,她們賤賤地問我,如果當時因為孤獨而日日去蘭桂坊買醉,或者輕易就答應了一個男生的表白從而整日膩在一起,豈不是能排解很多孤獨,從而不辜負維多利亞港「幻彩涌香江」的燦爛?

我斬釘截鐵地表示,自己這關首先就過不了,因為那樣我損失掉的全是生存技能,比如迅速適應新環境,掌控情緒,扔掉恐懼,還有身處孤獨中,卻感受不到寂寞的超能力。而在這些能力的鍛煉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憑一己之力,把生活塞得滿滿當當,充實而愉快。

她們可不知道,現在的我這麼「盲目自信」,這麼「大無畏」,這麼「女戰士」,有多少都拜那時候鍛煉的堅強神經和好習慣所賜。

況且,當年我獨自喝著咖啡,坐在星火燈火傻傻分不清楚的維多利亞港邊,吹著颼颼的小風,展望未來的內心之爽,日後拿什麼我也不換。

別對自己太好了

我特別喜歡一句話,你最怕什麼,就給自己來點什麼。

如果你特別特別怕辣,但有一次你吃了這世上最辣的辣椒,相信你以後再也不怎麼怕辣了。

有個英國女人萬分地恐懼蜘蛛,聽到spider這個發音都會肝膽俱顫,於是一家電視台抓來一隻毛茸茸的大灰蛛,放在她面前的瓶子里,每天強迫她盯著看。剛開始她怕得淚流滿面,後來每天都看,幾十日過後,這個女人竟然伸手去摸蜘蛛了。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天你膽敢挑戰了自己最軟的軟肋,你就會變得無比強大,無所畏懼。

比如你覺得自己就是永遠無法跟異性提分手,覺得自己不夠果決不夠勇敢,那你就真正揮淚斬情絲一回,甭管是哭鬧還是上吊,都把自己悶在屋裡,一旦分手成功了,你就再也不怕任何渣男會永久霸佔你了。

孤獨也是一樣。想讓氣質進階,這是必做的功課。

強迫自己欣欣然與自己相處,找樂子,玩花樣,給自己弄本書來看,放段音樂來聽,鬱悶的時候就是不準別人來參與調解,堅持自愈。

受不了獨自吃飯,就規定每周必須自己去吃一頓,還要點上幾個好菜,發個微博;覺得自己逛街無法想像,就收拾得漂漂亮亮,打個車把自己扔在大街上,讓自己走一天。

甚至,放假的時候,給自己訂張機票,出去旅行一次,找那些安全舒適的酒店和路線,背上相機,回來寫篇攻略。

記得《拆掉思維里的牆》那本書里,寫過一種讓自己變得更自信獨立的方法,就是「小範圍地冒險,遠離那些太容易獲得的安全感」。

這點我不能更贊同了,只有適當地讓自己處在不熟悉、不舒服、不習慣的環境中,人的潛力和學習能力才會被激發出來,更重要的是,只有這樣你才會反覆告知自己,你必須學會一個人活著,因為你一生中有很多時刻只能一個人面對。

在我這個北漂小女孩成為人婦之後,面對還算比較暖的暖男先生的日日呵護和陪伴,我依然保持著常常做心理建設的習慣,要求自己保持清醒,保持獨立。

我每年一定會安排和好友一起出行的機會;在工作上保持自己的驕傲和奮進;獨自外出下館子的習慣我也還保留著,即使他明明可以陪我;自己逛街的樂趣也絕不能丟掉。

另外,個人的愛好和樂趣可以分享,但絕不能失去;獨立思考的時間一定要有;心情鬱悶了自己散散心,爭取少給對方身上倒垃圾;在他忙碌的時候,我也決不允許自己無聊。

總之,當你抱著享受孤獨的狀態生活的時候,你覺得自己從來就沒什麼可怕的。熱鬧和陪伴,所謂的尊重和關心,可以有,也可以沒有。不會為紛擾而煩心,更不會為冷清而自怨自艾。

自己的世界裡,尚有太多事情值得專註,哪有時間精力為不值得的人與事分心?

GIF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老師談婚姻 的精彩文章:

10歲當保姆15歲成名模,60歲被離婚、蹲監獄,70歲的她卻成美國第二女富豪
說「成功的男人,要睡很多的女人」這句話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TAG:黃老師談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