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紅顏怎麼就禍水了?

紅顏怎麼就禍水了?

(一)

唐朝有兩個人特別忙,一個是杜甫,一個是楊貴妃。

杜甫讓中小學生給生生玩壞了,楊貴妃則是忙於出沒在各類詩詞歌賦、野史小說里。

唐朝以降,李白、杜牧、李商隱、白居易、劉禹錫、真山民、唐寅、洪昇等,都有作品來蹭楊貴妃這個熱點,篇篇都很火爆。

而在民間流傳的香艷故事,更是不勝枚舉,比如楊貴妃和安祿山的姦情。

元曲《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寫道,安祿山受愛於唐明皇,入宮後卻與楊貴妃有染。楊國忠發覺後,稟奏唐皇,安祿山被貶戍邊,任漁陽節度使。安祿山對楊貴妃日思夜想,實在按捺不住,遂「統精兵直指潼關,料唐家無計遮攔,單要搶貴妃一個,非專為錦繡江山」。

安史之亂居然源自一場情變。

《玉妃媚史》更是做了一些偷情細節的描述,「安祿山與貴妃鬼混了一年有餘,甚至將貴妃胸乳抓傷。貴妃未免暗泣,因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個訶子來,籠罩胸前。」

連一臉嚴肅的《資治通鑒》,也在卷216唐紀32中寫了這段八卦:「…以貴妃三日洗祿兒對…,賜貴妃洗兒金銀錢…,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

楊貴妃這個名字被如此肆無忌憚地消費,經久不衰,能夠迎合曆代群眾的口味,大抵有兩個原因。

第一,自她後,盛唐從此轉衰,不論是鞭策她、憑弔她、還是給她潑髒水,道義上總是正確的。你楊貴妃那麼荒淫,壞了江山,難道就不許我後人來編排兩句么?

第二,楊貴妃的生活方式很奢靡,吃點荔枝要八百里生鮮快遞,住的是十里飄香的大唐芙蓉宮,洗澡則用一個老大的華清池,甚至還有桃色緋聞。看客們既恨得牙痒痒,也眼饞的很。

如果一段故事包含這三個原素:激烈的衝突矛盾、香艷的細節和簡單粗暴的價值取向,那麼一定會在人群中廣受歡迎。

紅顏禍水,這四個字便滿足以上的條件。

禍水多半意味著亡國、敗家等刺激的事情,紅顏指向香艷,而對於紅顏導致禍水的指責,更是高屋建瓴,無比正確。

可以一邊用心咂摸,一邊用力批判。

楊貴妃、陳圓圓、蘇妲己、趙飛燕等人的故事,流傳廣度深度可比薛濤、李冶、魚玄機、劉采春這些才女們強太多了。

市井廊間,大肆傳唱,甚至以訛傳訛。至於真相到底如何,並不重要。

人民群眾消費的便是「紅顏禍水」這四個字,夠獵奇、夠刺激,就行了。

對於千百年的看客而言,莫不如此。

(二)

往更深處走一步,則能發掘出中國男人猥瑣的推諉。

追溯幾千年的封建帝制時期,女性的權利多依附於男權之上,女性的價值不可避免地體現於男性的掌控中。

縱觀中國其時的女性價值,多展現在她們的容顏,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

這種美麗所產生的誘惑,投射到男性的社會行為中,放大了褒姒、西施、貂蟬、甄宓、楊貴妃、陳圓圓等一眾女性對於歷史的影響。

同時,由於男性掌握了完全的輿論渠道,紅顏時常被生生解讀為洪水猛獸。

為博佳人一笑,幽王烽火戲諸侯,致使犬戎攻陷了鎬京,西周變東周;迷戀西施,夫差丟了吳國;為了貂蟬,董卓呂布父子反目;借著甄宓的絕世風采,崔琰可以使離間計,使得曹家兄弟不和;楊貴妃的出現,盛唐不復;因為陳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致使滿人入關。

人們喜歡編篡這類故事,並一直流傳下去,主要是因為男性的意願在引導著社會的演進。

紅顏是男人慾望的源頭之一,當某些事件產生敗局時,男性需要找一個不傷顏面的理由,紅顏便成為了背鍋者。而女性的聲音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每每當歷史進程中,不管是國家層面,還是個人層面,發生任何不利於男人的結果時,紅顏就成為了男性最好的借口。

韋小寶說的好:

不對,不對!『紅顏禍水』這句話,我倒也曾聽說書先生說過,什麼妲己,什麼楊貴妃,說這些美女害了國家。其實呢,天下倘若沒這些糟男人、糟皇帝,美女再美,也害不了國家。大家說平西王為了陳圓圓,這才投降清朝,依我瞧哪,要是吳三桂當真忠於明朝,便有十八個陳圓圓,他奶奶的吳三桂也不會投降大清啊!

這番話讓丈母娘陳圓圓大為感動,引為知音。

(三)紅顏變成禍水,原因出在哪?

既在江湖,更在廟堂。

人民群眾也是凡人,有著七情六慾,念著聲色犬馬,打心底里喜歡看這些奢靡墮落的故事。一邊看一邊艷羨,但決計是不能讓人看出內心的真實,所以打著批判的旗幟,自是最好的。

我這麼用心地看,就是要從靈魂里批判這些壞女人!

從鼻子噴出冷笑,跺著腳說這些禍害人的妖精啊,脖子卻伸得老長,口水不覺流了下來。

如果話題延伸到廟堂里的政治走向,紅顏禍水便更是荒謬至極。

那些在君王身邊巧笑嫣然的盛世紅顏,壓根兒就沒有能力來決定自己的命運,更別提影響天下興衰的走向。

她們無非是些替罪的羔羊,帝王弄丟了江山,亡了國的後世文人卻用文字去找那些女人們問罪,生生地造出了亡國之罪不在朝堂而在宮闈的說法。

我家君王,本來是好好的,大有作為,都是你們這些天殺的女子禍害的!

將成就歸因於君王的文治武功,將過錯歸咎於女人的紅顏禍水,有意思么!?

所以,魯迅說: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旦己亡殷,西施亡吳,楊貴妃亂唐那些古老的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裡,女性是絕不會有這麼大的力量,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由男的負。但向來男性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很多時候,紅顏就跟臨時工一樣,扮演著背鍋俠的角色。

(四)

有一些古人,前赴後繼地發出了些聲音,只是太微弱了,被灰塵壓蓋了。

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舉火戲諸侯。

只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

--- 唐. 胡曾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 唐. 羅隱

不信曲江信祿山,漁陽旗鼓動秦關,

禍端本是君王啟,千古何須怨玉環?

--- 唐. 張九齡

誰言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

--- 清. 吳偉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貴妃 的精彩文章:

影視作品裡的五大版本楊貴妃,您最喜歡哪位女明星的飾演?
華清池:一去紅塵人已換,滿園腰似楚宮娘!

TAG:楊貴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