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能準確預測死亡時間,你打算怎樣走完餘生?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
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每個人都在走向死亡。
道理我們都懂,可為什麼從來不敢面對?
其實,死亡本身並不可怕。我們之所以對死亡充滿恐懼,是因為死亡的「未知」,我們不知何時何地,會以怎樣的形式告別這個世界。
而預測病人的死亡時間,對醫生而言,同樣是件很難的事情。因此,死亡一直被稱作人類的終極黑箱。
這個AI有點「嚇人」
斯坦福大學目前推出了一個 AI 演算法,它可以預測病人的死亡時間,其準確率高達90%。
被 AI 告知確切的死亡時間,聽起來並不是一件能讓人開心的事兒,但該研究小組表示,大約80%的美國人希望在家裡度過自己最後的時光,而多達60%的人卻最終病逝於冰冷的醫院。
這個 AI 演算法可以更準確地預測絕症或重病患者何時去世,因此,醫生和病人家屬可以優先考慮他們的願望,讓他們能夠更體面的告別這個世界。
AI打造的「死亡演算法」
斯坦福團隊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基於深度學習技術和醫療大數據。
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計算機科學博士研究生Anand Avati表示:「醫院的臨終關懷小組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怎麼能找到那些會在三到十二個月內死亡的病人?」
這個時間間隔是臨終關懷的最佳的區間。超過12個月的臨終關懷服務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也會造成供應緊張;相反,如果死亡在三個月內就會發生,可能並沒有足夠的準備時間。
Anand Avati
Avati和他的團隊確定了約20萬名患者作為學習樣本,主要數據涵蓋多種疾病,包括癌症、神經系統疾病、心臟病和腎臟衰竭等。接下來,他們利用醫生已經編碼的醫學信息,如病人的診斷說明,在醫院裡度過的天數,所做的各種手術、醫療處方等,形成一個客觀的標準化參數。
這些信息被輸入到深度神經網路中。演算法的任務是調整每條信息的權重和強度,以便生成一個給定患者在3到12個月內死亡的概率分數。這套「死亡演算法」從近16萬名患者身上採集信息進行自我訓練。當它學習了所有數據之後,Avati的團隊對剩下的4萬名患者進行了測試。這一過程演算法的表現很出色,錯誤率很低,演算法認為會在3到12個月內死亡的患者中,90%都得到了應驗。
更深層次的意義
同以往的 AI 應用不同的是,預測死亡的 AI 觸及到了人類的倫理問題。中國的傳統文化里避談生死,而這種文化基因也深深植根於每個人身上。誰都不願意知道自己的「死亡時間」,更別提把它交給「冷冰冰」的 AI 了。
前段時間,電影《尋夢環遊記》向我們展示了一場別樣的死亡告別盛宴。
在這場盛宴中,死亡被分為三種形式:
生命的意義,在於愛,在於人和人之間的聯繫。
這個意義,無論你是健康地活著,還是遭遇疾病痛苦,都是一樣的。
而當死亡真正來臨的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體面的告別。
預測死亡的 AI 看上去讓人不寒而慄,但實際卻是真切的提供了最為可貴的服務——給與了病人最後的時光。提前了解「離開」的時間,可以讓告別的時刻顯得不那麼狼狽。
但關於如何面對死亡,我們真的很需要討論的勇氣。
希望在所有人都高聲歌頌生命可貴的時候,也能給自己多看死亡一眼的機會。
※16個DIY創意讓你冬天溫暖
※西班牙公司Laura Ortín Architecture作品The Beach House入選《中國國際室內設計年鑒》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