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節臨近 饃店8人每天蒸8000個花花饃仍供不應求

春節臨近 饃店8人每天蒸8000個花花饃仍供不應求

2018年2月7日,陝西西安長安區鳴犢街道,吊鐘溝村的王根才正在忙著把蒸好的花花饃搬下來,旁邊他臨時雇的工人正在涼饃。平時都是王根才和愛人倆人蒸饃,從臘月的十五六開始,他的花饃作坊就要開始僱人來幫忙蒸饃了,因為他家的花花饃聲名遠揚,過年前附近的村民都會來買些花花饃過年時吃,而且還有很多外地的人專門驅車趕到他家買饃。

臨近春節,王根才雇了6名工人來幫忙蒸饃,每天要蒸8000左右的饃,仍然供不應求。因為吊鐘溝村花花饃以少陵塬和八里塬優質小麥麵粉為原料,輔以少陵塬的礦物質水,以傳統方法蒸制。饃形多為花草鳥蟲,色味俱佳,美觀好看,暢銷西安、長安和藍田一帶,至今仍為該村一特色產業。

大家圍在一起製作花花饃。吊鐘溝村初建於宋初,初名雞鵝寨(飢餓寨)幾經輾轉遷徙,遂定居於「丫」字型的溝道之中,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間,在村口修建斗姆宮,宮前掛有大鐘一個,後定名為吊鐘溝村。鳴犢地區地下水豐富,泉水眾多,但是吊鐘溝內的古泉水以水質純凈,口味甘甜而聞名四方。獨特的水質和優質的麥面為人們蒸饃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

明代末年,吊鐘溝村的人們開始了製作以食用為主的高坐蒸饃,以白面換黑面的賣饃營生,足跡踏遍西安周圍鄉村集鎮,以入口麥香,口感綿甜的贏得了眾人的讚譽。經過數代人的努力,製作方法的不斷的改進,清代中期吊鐘溝的蒸饃已達到經盛時期,那時節,村中幾乎家家蒸饃賣饃,丫字形溝內一年四季飲煙不斷,隨著人們在外眼界的開闊,逐漸增添了以四時八節,婚喪嫁娶為主的節禮花饃,逐漸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鳴犢花饃。

據傳,當年慈禧太后西狩西安,地方官員以吊鐘溝花饃進呈,慈禧品嘗之後,大加讚賞,使其正式進入了官宴酒席之中。從此後吊鐘溝的花饃名揚四方,得到了許多人的青睞。

王根才家的花花饃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人專門要禮品包裝,這樣給人送禮時倍有面兒。

當天,有人一次就訂購了70盒花花饃。

熱騰騰地花花饃夾上粉蒸肉那味道才叫美。

除了供食用的普通饃和花花饃外,這些祭祀、供奉用的花花饃也十分精美和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月照相館 的精彩文章:

長安大鍋臊子面 要吃好吃香靠搶!
每月免費至少為40位老人上門理髮 這長安小伙堅持了10年

TAG:六月照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