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藥不傳之秘在劑量——乾貨多宜收藏(2)

中藥不傳之秘在劑量——乾貨多宜收藏(2)

一、方劑中主藥劑量改變致使功用改變

  《傷寒論》中小承氣湯、厚朴三物湯、厚朴大黃湯都由大黃、厚朴、枳實三味葯組成。小承氣湯中大黃用量倍於厚朴,其功能瀉熱通便、消痞除滿;厚朴三物湯中厚朴倍於大黃,治腹滿痛而大便秘結。厚朴大黃湯,則治支飲胸滿,兼有腑實便秘者。其藥量在三方中各不相同,功效側重點亦不同。《金匱要略》枳術湯方、《內外傷辨》枳術丸,兩方同為枳實、白朮二葯組成,但枳實湯中的枳實用量(70克),倍於白朮(30g),故以消積導滯為主;枳實丸中的白朮用量(60g)倍於枳實(30g),故以健脾和中為主。補陽還五湯中用不同劑量的黃芪治療腦梗塞恢復期對比觀察,黃芪劑量為其餘各藥量總和的5倍以上,用黃芪每劑為120g者治療後的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最明顯,而60g者次之,30g者最不明顯。藥理研究證實,甘草與甘遂配伍應用,用量相等時無相反作用,且能解除甘遂的毒性,若甘草用量大於甘遂時,則有明顯的毒性反應,甘草用量越大毒性也越大。按中藥理論,甘草反甘遂,藥理研究又證實其解毒作用,這進一步又說明藥物在配伍時,劑量的大小、藥物之間的比例關係對療效的影響很大,一旦比例發生改變,則導致藥理作用改變。以上說明,臨證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辨證正確、針對主症重用主葯,組方合理,配伍嚴謹,藥量比例合適,中藥質量貨真道地,調劑和煎制認真,療效方可突出。

二、方劑中主藥劑量變化導致療效下降

  徐靈胎曰:「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葯」。在一些方劑中,方中主藥劑量變化會導致全方療效的降低。如四君子湯能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如加大方中炙甘草比例,這種作用反見削弱,達到或超過全方總量的1/3時,吞噬作用明顯降低。《攝生眾妙方》中主治痰熱咳喘的定喘湯用白果21枚,如將白果減量到1/3或去掉白果,觀察對豚鼠組胺噴霧吸入致痙攣的抑制效果,以用原方白果劑量的作用最強,減量後其作用降低30%左右,不用白果者作用消失。六神丸的抗炎作用以原方效果最好,如有一味藥量改變,可使作用明顯減弱。人蔘白虎湯的降血糖作用,知母與人蔘為1∶5時降血糖作用尚強,如二者比例為5∶9時,降血糖作用幾乎消失。從上述復方配伍看,其機理是複雜的,各成分之間配伍產生協同作用,直接影響臨床療效。全方藥量巧妙的結合產生獨特的療效,恰到好處,缺一不可。

三、劑量大小不同直接影響療效

  中藥分量問題為歷代醫家所重視。對於一些急症、重證、疑難證,在辨證正確的情況下投以重劑,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男性患者,闌尾術後半年,覺腹部脹痛,變換體位或可緩解,得矢氣而後快。曾服用多種理氣活血通便藥物。五靈脂亦用過,但其量最多不過9g,效果不佳,病情逐漸加重。經X線透視診為腸粘連、不全梗阻。據其有手術史、痛有定處、舌質紫暗、脈弦緊有力,辨證為氣滯血瘀,腑氣不通。施方重用五靈脂60g,白芍30g,黃芩10g,甘草10g,水煎服。1劑痛減輕,3劑後癥狀基本消失,時或隱隱作痛。遂連服上方15劑後用原方改為散劑,每服10g,每日3次,連用半年,未見複發。另一女患者,患痙攣性斜頸3年,曾在某醫院2次手術,術後半年,癥狀複發加重,服用歸芍六君子湯每劑加蟬蛻30g,1月後癥狀消失,隨訪1年終止發作。又一13歲男患者,患風濕性舞蹈病半年,在黃芪桂枝五物湯中加蟬蛻20g,治療2月後,癥狀控制。近年來,在治療血管神經性頭痛時,在辨證用藥的基礎上,又加用川芎50~70g,不但效果很好,且未出現不良反應。據藥理研究,川芎不但有中樞鎮靜作用,而且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小量能興奮心臟,大量則使心臟抑制。劉日才用大劑量紅孩兒(200~500g)治療出血證,每日1劑,分4次服用,經治65例全部有效。據藥理研究,紅孩兒具有止血、抗菌作用,能提高纖維蛋白原含量,修復傷口。濃煎至膏狀,止血效果最佳。傅文錄用川芎嗪針治療腦血栓病人,開始用常規靜脈滴注每次4~5支(80~100mg)效果不好,後來又增加至20支(200~400mg),病人肢體功能恢復正常。又治療10餘例,也多有良效。周虎臨床應用川烏30~60g治療陰寒內盛的胃脘痛,寒邪偏盛的痹證(坐骨神經痛)觀察320例效果較好,連續大劑量應用60天,未發生一例中毒。說明川烏劑量在30~60g之間是安全的。劉尚延常用細辛5~15g配入復方中對許多牙痛患者應用觀察,均無不良反應而療效更佳。劉逢臣對多種疼痛、咳逆上氣之證在相應的配伍中大劑量應用細辛(10~15g)收到滿意效果。細辛的用量與劑型、用法有密切關係。據文獻介紹,細辛入湯劑的用量即使是散劑的4倍、12倍,也不致引起不良反應。湯劑中細辛用至15g,只要煎煮20分鐘,其毒性也不會超過散劑的3g。大量的臨床和實驗資料證明,大劑量用藥能明顯提高療效,這與大劑量用藥能增加藥物的有效濃度和作用強度、改變藥物的補瀉功能和影響作用方向有關。

四、季節不同方中劑量不變會影響療效

  《內經》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是四時正常氣候變化的規律,人體的生理病理亦在隨四時的氣候交替而變化。中醫把人體的生理、病理與自然氣候結合起來研究疾病的轉歸及預後,又作為臨床藥物處方的依據。中醫對同一陽證或陰證,在不同季節適當地應用不同性能、分量的藥物,尤其是復方中藥物劑量也應隨季節不同而增減。如《千金翼方》中的三黃丸,主治男子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婦人帶下、手足寒熱。此方應四季氣候不同而用量各異。春三月::黃芩120g,黃連120g,大黃90g;夏三月:黃芩180g,黃連210g,大黃30g;秋三月:黃芩180g,黃連90g,大黃60g;冬三月:黃芩90g,黃連60g,大黃150g,為小蜜丸,服1月病癒。《徐大椿醫書全集》載四時加減柴胡湯,由柴胡、白朮各60g,大腹檳榔4枚並皮用,陳皮37.5g,生薑37.5g,桔梗52.5g;冬三月柴胡稍多,春三月減白朮、增枳實;夏三月又增甘草,仍用枳實、白朮;秋三月同冬三月,惟陳皮稍多,水煎,分溫三服,半小時進一服。用治五臟寒熱。上述三黃丸和四時加減柴胡湯藥量隨時應變,取其突出療效。

五、劑量大小不同可導致作用相反

  同一味藥用於同一病理狀態的病人,隨著藥量的增減會出現不同的藥效反應。黃連、龍膽草用1~2g能健胃,增進食慾,3~6g可燥濕瀉火解毒,大量則會刺激胃壁引起噁心、嘔吐;防己小量能使尿量增加,而大量則作用相反;紅花少用能活血,多用則破血。艾葉3~5g可開胃,8g左右溫經止血、止痛,大量則引起胃腸道炎症。蒼耳子少量則輕而上至顛頂,重用則通下走足膝。白朮中劑量健脾止瀉,大劑量則可通瀉。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曾對五苓散的利尿作用進行研究,按仲景方劑量則利尿效果最佳;若各葯等量,利尿效果則明顯減弱;若顛倒藥量,則利尿作用更差。因此,臨證遣葯組方,用藥定其適量,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給藥劑量不同,其效果也不相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冬季常發流感如何防治
長在鄉下的一味中藥,讓你遠離心腦血管病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