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上天的獵鷹是全球最強火箭?比它強的可以從半世紀前數起……

今天上天的獵鷹是全球最強火箭?比它強的可以從半世紀前數起……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報道,被譽為世界最強大現役運載火箭的重型獵鷹火箭,當地時間周二(6日)15點45分(北京時間7日4點45分)左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成功。

重型獵鷹火箭發射。 圖據東方IC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約300萬人收看了SpaceX的現場直播。包括美國《商業內幕》雜誌在內的不少媒體稱,「獵鷹重型」運載火箭,是SpaceX公司迄今為止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運載發射系統。

但是有媒體並不同意這樣的觀點,CNN就報道稱,SpaceX公司宣稱「獵鷹重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火箭,實際上這一榮譽應該屬於比它更大更強的「土星五號(Saturn V )」。

「土星五號」屬於美國宇航局(NASA),它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多次成功將載人的「阿波羅」號宇宙飛船送上月球軌道,發射成功率為100%。新聞網站new atlas在獵鷹重型還未發射前就以「獵鷹重型」vs「土星五號」為題,將二者做了對比。並且稱,要說強大,土星五號可以說是獵鷹重型的「祖父」。

發射成功率100%的「土星五號」

CNN報道稱,即使在「獵鷹重型」成功發射之後,「土星五號」仍然是有史以來最高和最強大的火箭,也是唯一能幫助人類飛越地球軌道的火箭。美國宇航局(NASA)曾使用「土星五號」成功將阿波羅11號、12號、14號、15號、16號和17號宇宙飛船和上面的宇航員送上月球。

「土星五號」也成功將阿波羅13號宇宙飛船送上了月球,但是因為阿波羅13號宇宙飛船出現技術問題,導致飛船上的宇航員沒能成功登陸月球。「土星5號」的最後一次發射是在1973年5月14日,這次發射將美國的第一個空間站「天空實驗室」送入了近地軌道。

據報道,20世紀60年代初期,前蘇聯在太空競賽領先於其對手美國。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潑尼克一號,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為了在太空領域領先前蘇聯,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總統宣布美國會在1970年之前將宇航員送上月球。

「土星5號」火箭於1962年開始研製,1967年11月9日首次飛行,計劃發射19次,後來取消2次,實際發射了17次,成功率達到100%。

多項數據上「土星五號」更勝一籌

報道稱,「獵鷹重型」這次成功將一輛櫻桃紅的特斯拉送上了太空,該火箭能夠將63噸重的物體送入近地軌道,相當於四輛校車。但「土星五號」可以發送118噸重的物體,相當於10輛公共汽車。「獵鷹重型」的高度是229.6英尺(約70米),而「土星五號」的高度為363英尺(約111米)。根據CNN列出的「獵鷹重型」和「土星五號」的參數可以看出,「土星五號」在多項數據確實更勝一籌。

獵鷹重型

狀態: 首次試飛於2018年2月6日

高度: 229.6 英尺(約70米)

起飛推力: 500萬磅(約2267.96噸)

載荷能力:14.066萬磅(約63.8噸)

計劃運載物體:特斯拉汽車1輛, 衛星, 貨物, 宇航員, 旅客

土星五號

狀態:1973年退役

高度: 363 英尺(約111 米)

起飛推力: 760萬磅(約3400噸)

載荷能力: 26萬磅 (約118噸)

運載物體: 阿波羅飛船及宇航員、天空計劃太空實驗室

新聞網站new atlas報道稱,「獵鷹重型」和「土星五號」二者最明顯的區別是獵鷹重型是一種通用火箭,旨在為各種各樣的客戶提供一些列的服務,能有效減少「人類探索火星的成本」。

以現今的美元計算,「獵鷹重型」的發射成本最高估值為9000萬美元,「土星五號」的發射成本高達11.6億美元;土星五號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火箭,它誕生於特殊時期,任務只是把阿波羅載人飛船送上月球。它是由美國國家撥款,波音公司、北美航空公司、道格拉斯公司和一部分承包商共同建造,而獵鷹重型完全由私人公司spaceX獨立建制,沒有獲得來自政府的任何支持。

報道稱,如果將獵鷹重型和土星五號相比,土星五號依然是史上最強大的火箭,這個阿波羅的發射裝置有很多出色的方面。

而VICE NEWS則稱,即使「獵鷹重型」不像「土星五號」那樣強大或巨大,但它仍然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重複使用的,而土星五號只能是一次性使用。

其他可以和「獵鷹重型」比肩的運載火箭

根據CNN報道,還有一些火箭的計劃,可能有一天也能與「獵鷹重型」比肩。比如NASA正在建造的「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還有亞馬遜CEO傑夫?索貝斯太空創業公司研製的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新格倫(New Glenn)」等。

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

NASA正在建設的太空發射系統,是一枚旨在將人類送入太空及火星的運載火箭。

狀態: 發射時間將在2019年年底以後

高度: 322 – 365英尺(約98.1 - 111.3米)

起飛推力: 高達1190萬磅(約5000噸)

載荷能力: 15萬- 29萬磅(約70噸 – 130噸)

計劃運載物體: 貨物、宇航員

新格倫(New Glenn)

由亞馬遜CEO傑夫?索貝斯創立的太空創業公司「藍色起源」研製的小型、可重複利用運載火箭,可讓遊客付費前往太空旅行。該公司還在研製一種更大型的運載火箭,可以將人和重物送往地球軌道。

狀態: 首次試發射將在2020年以後

高度: 326 英尺(約99.4 米)

起飛推力:390萬磅(約1800噸)

載荷能力: 1萬磅(約4.5噸)

計劃運載物體:衛星, 人類

德爾塔IV重型(Delta IV Heavy)

SpaceX的競爭者聯合同盟發射公司,研發出一款叫做德爾塔IV重型火箭。該火箭2014年進行了首次測試,比「獵鷹重型」更高,但SpaceX卻承諾要擔負更重載荷。德爾塔IV重型不經常飛,但它卻是美國軍方運送大型國家級衛星到軌道 上的首選火箭。

狀態:現役

高度:235英尺(約71.6米)

起飛推力:210萬磅(約1000噸)

載荷能力:62.5萬磅(約28噸)

運載物體:衛星

END

紅星新聞記者丨蔣伊晉 綜合編譯報道

(除署名外圖片來源CN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黑貓不受英國人待見 現在又多了一條奇葩理由
宜家91歲創始人去世:一個節儉到吝嗇的商業巨鱷,甚至捨不得花22歐元理髮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