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夫妻關係一定高於親子關係
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
拾遺
物語
+
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誰更重要?
99%的中國人都搞錯了。
01
留美碩士王猛(化名)的萬字長文,
上周刷爆了網路。
已經12年沒回家過春節的王猛,
這次發萬字長文就一個目的:和父母斷絕一切關係。
北大畢業的高材生王猛,
為何竟如此絕情呢?
王猛在長文里控訴:
「我母親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我的事情。」
其父母是如何包辦的呢?
「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
有次班裡搞文藝演出,
班主任要求大家都穿齊膝短褲,
但母親不由分說地讓我穿長褲。
從小到大我所有衣服都是父母包辦。」
「我所有社交圈子都在生活的大院里,
所有朋友,都是父母認識、了解的。」
在父母「包辦一切」下長大的王猛,
讀中學了,連雞蛋都不會剝。
上大學後,他更是內向孤僻,
老師說:「交流有缺陷,抗挫能力差。」
大學畢業後,他找了個單位,
「但因溝通能力和動手能力很差,
很多事情跟不上,不得不辭職。」
辭職後的王猛選擇了去美國留學,
留學美國的他諮詢心理學老師後,
驀然發現:「我的這些弊病都是父母控制過度造成的。」
所以王猛決定痛下狠心:
「我要擺脫控制,重啟我的生活。」
02
在評述王猛絕交事件之前,
我先講一個心理學實驗。
心理學家找了很多位媽媽,
給了她們每人三個空杯子,
這三個杯子,分別代表自己、丈夫和孩子。
然後心理學家再給她們一杯滿滿的水,
讓她們分在三個杯子里。
實驗結果幾乎驚人一致:
自己和丈夫杯子里的水少得可憐,
而孩子杯子中的水佔了三分之二。
然後心理學家把媽媽換成爸爸,
結果分水的結果依然驚人一致:
把三分之二的水倒給了孩子,
自己和老婆杯中的水少得可憐。
心理學家得出結論:
在中國絕大部分家庭里,
親子關係是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的。
也就是說,
家庭關係的運轉,
是以孩子為中心的。
03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
我們丈夫或妻子的屬性頓時就變弱了,
而爸爸或媽媽的屬性頓時就變強了。
我們的頭像,變成了孩子的照片。
我們的微信名,變成了XX爸XX媽。
我們的周末,變成了孩子的興趣班。
我們的朋友圈,曬的永遠是孩子。
不知不覺,我們就變成了「王猛媽」:
「聽媽媽的話,這個學校讀不得。」
「聽媽媽的話,這個專業未來不好找工作。」
「聽媽媽的話,趕緊考公務員。」
如果孩子膽敢違抗「聖旨」,
我們就會甩出極具殺傷力的三句話:
「我們都是為你好。」
「我們不會害你的。」
「我們做這些都是為了你。」
不行就生氣、發怒、打罵、哭訴。
我們大多數人,就這樣變成了「孩奴」。
04
心理學家搞過一個調查:
你覺得老公(老婆)重要還是孩子重要?
絕大部分回答是這樣的:
「當媽的都會認為孩子最重要,除非不是親媽。」
「老婆可以換,孩子不能換。」
「肯定是孩子重要,那是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啊,老公不好我可以選擇離婚。」
也就是說,大部分中國家庭,
都覺得孩子比老公(老婆)重要。
於是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研究。
通過分析大量家庭發現:
「在一個家庭里,
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
親子關係是配角的,
這樣的家庭會穩如磐石。
而如果親子關係是家庭核心,
而夫妻關係是配角的,
這樣的家庭就會麻煩不斷。」
也就是說——
好的婚姻,夫妻關係一定高於親子關係。
壞的婚姻,則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
05
也就是說,
一個健康的家庭,
應該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
而親子關係應該擺在次要位置。
如果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
就
極易引發三大問題。
第一大問題:嚴重影響夫妻關係。
斌斌在「知乎」上留言訴苦:
本人80後,結婚7年,孩子4歲。
剛結婚那年,我們性生活很和諧,
每個月可以做個七八次。
但第三年,她生了孩子後,
所有心思就用到了孩子身上,
我們的性生活變成了一月一次。
就這一月一次,她還敷衍我,
有一次,她竟然在做愛時睡著了。
後來,她就和我分了床,
天天跑去跟孩子睡了。
我有時想了,半夜摸過去,
就會被她打回來:「不要影響孩子睡覺。」
我找她溝通,希望她體諒我:
「我上班很累,回家不能沒一點樂趣。」
你猜她怎麼回答?
她說:「孩子重要還是你重要?」
自從有了孩子,
我在她那裡就變成了一個不重要的存在,
生活越過越無趣,我都離婚了。
在中國,離婚率最高的時期,
就是生孩子後的頭三年。
為什麼會這樣?
夫妻因為孩子,而忽略了對方。
06
第二大問題:孩子易成為「媽寶女」「媽寶男」。
去年,2008北京奧運會童星林妙可,
在參加北電、中戲藝考時連續落榜。
林妙可落榜後,老師這麼評價:
「18歲了,怎麼還像一個小孩子。」
「動作神態跟她八九歲時沒什麼差別。」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來看看林妙可有怎樣的一位媽媽。
林媽媽無比自豪地說:
「起碼到現在都是這樣,
妙可手機密碼我有,
她的微信我可以看,
妙可所有事情都是經過我同意的。」
這樣「過於照顧和管控」的結果是,
「妙可上初三時才學會過馬路。」
林妙可藝考為何連續落榜?
可以從她媽媽身上找到答案。
2016年,心理學者武志紅提出了「巨嬰」概念:很多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嬰兒。
「成年巨嬰」主要有兩大特徵:
●共生心理——缺少獨立生活能力,生活極度依賴他人。
●全能自戀——以為自己是宇宙中心,所有需求都應得到滿足。
「巨嬰心理,已成為職場不順的根源!」
「巨嬰,已成為中國家庭幸福的最大殺手。」
而每個巨嬰背後,
往往都有一個全能的爸爸或媽媽。
07
第三大問題:嚴重影響婆媳關係。
武志紅講過他同學的故事。
他同學剛結婚沒到一月,
就開始頭痛不已——老婆和老媽經常吵得不可開交。
為什麼而吵呢?
「吵架的主要動力來自媽媽。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她的心頭肉,
對她而言,我絕對比爸爸重要。
但現在我卻被另一個女人搶走了,
她心裡不是滋味,
所以總是有事沒事就找媳婦的茬。」
在經歷無數次的婆媳大戰後,
他終於弄明白了一個道理:
「家庭關係中的No.1,
應該夫妻關係,而不是親子關係。
如果媽媽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是爸爸,
而不是我,
那她與我的分離就不會那麼難受。
相反,她會替我高興,
因為我找到了最愛的人,
可以擁有自己的家庭了。
這時,她就會祝福我和媳婦,
希望我們從此走上幸福之路。」
08
相反,夫妻關係如果是家庭核心關係,
就會給「孩子的教育」帶來三大好處。
第一大好處:孩子會學到父母各自的優點。
我大學同學柳蘭蘭,
性格和品德都特別好,
全班同學都很喜歡她。
有一次,我問她好性格是怎麼形成的。
她說:受我爸媽影響。
在她家,父母的夫妻關係就是家庭第一關係。
「小時候,我做錯事惹媽媽生氣,
老爸就會罵我:你怎麼可以惹我老婆生氣!
他倆經常背著我出去旅遊,
我在微信群里抱怨他倆不講義氣,
我媽來了一句:我老公帶我出去玩,你誰啊?
晚上一家子看電視,
我跟我爸說:我想吃蘋果。
他板著臉說:自己的事自己做。
一會兒,我媽說:我想吃蘋果。
我爸立馬屁顛屁顛洗蘋果去了……」
在這樣一種家庭關係下成長的柳蘭蘭,
就經常思考兩個問題:
「為什麼老媽這麼喜歡老爸?」
「為什麼老爸這麼喜歡老媽?」
於是,她就細心觀察,
以老爸老媽為榜樣,學習其各自優點,
「我的性格和品性就是這麼形成的。」
09
第二大好處:孩子會擁有強大的愛的能力。
1962年,錢鍾書和楊絳,
帶著女兒錢瑗去飯店吃飯。
吃飯的時候,楊絳赫然發現:
女兒一直在觀察其他飯桌吃客的言談舉止。
楊絳覺得奇怪:「你老盯著別人幹嘛?」
錢瑗說:「你看,那家孩子的父母在吵架。
你看,那家孩子的父母在拌嘴。
我一直覺得父母恩愛的小孩很幸運,
因為她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
從而擁有了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
然後就知道怎麼往正確的方向跑。
所以我特別感激爸爸媽媽,
因為您們相親相愛、琴瑟和鳴,
所以我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孩子。」
在父母恩愛中長大的錢瑗,
便學會了怎麼去愛一個人一個家庭。
她雖然一生很是坎坷,
但在兩段婚姻中卻都是夫妻恩愛。
特別是她與第二任丈夫楊偉成組建新家庭時,
楊偉成的兩個孩子都正值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本來最是叛逆,
但錢瑗卻用自己的愛「征服」了他們。
錢瑗去世後,繼女繼子還撰文懷念她:
「和母親錢瑗一起生活的20多年,
是我們一生最幸福快樂的日子。」
心理學家諾費奧做過一個調查:
結果發現弱夫妻關係強親子關係的家庭,
其子女婚姻失敗率是強夫妻關係弱親子關係家庭的三倍,
其子女出現心理問題是強夫妻關係弱親子關係家庭的五倍。
「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孩子最開始接觸和了解愛情與婚姻的入口。」諾費奧說。
在父母恩愛家庭里長大的孩子,
往往會堅定不移地相信愛情。
就算單身,也不會喪失對愛情的期待。
就算分手,也不會失去再愛的能力。
10
第三大好處:孩子會擁有強大的獨立能力。
去年,眾媒體採訪高考狀元時,
發現了兩個很有趣的現象。
第一個現象:本以為高考狀元的父母都是「孩奴」,採訪後才發現都不是。
記者問:「你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他們都回答:「好像也沒怎麼教育啊。」
第二個現象:「孩奴式父母」的孩子,不但成績很難躋身頂級,而且性格也不太陽光。
記者問「孩奴式父母」同樣的問題時,
他們又是搖頭又是擺手,
不但自己的苦水一大堆,
對孩子的不滿也是一大堆。
他們始終不明白一件事情:
「我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就教不出優秀孩子呢?」
是啊,為什麼呢?
我想起了東晉時代的謝安。
東晉的達官貴人都無比羨慕謝安:
「謝安家的子女兒孫們,
個個風流倜儻、才華橫溢,
就像芝蘭玉樹生長於階庭中一樣。」
有一次,一個朋友實在忍不住了,
便問謝安:「也沒見你教導子女啊,他們一個個怎麼就成了芝蘭玉樹?」
謝安說了一句經典的話:
「最好的家庭教育,
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
努力過好我們自己的生活。」
11
所以,一個家庭要想幸福美滿,
必須得做好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要儘早學會和孩子分離。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
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
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
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
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第二件事:要懂得夫妻關係一定高於親子關係。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
「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
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
所以,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就是父母一定要活得精彩。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歡迎轉發個人朋友圈。
微信公號轉載須經授權,
並不得用於微信外平台。
法律顧問 | 重慶沁山律師事務所
※我縱然油膩了軀體,但從不曾油膩歲月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折騰自己
TAG: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