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非一蹴而就之事

書法,非一蹴而就之事

蘇軾詩一首 黃俊儉

筆者生於七朝古都的河南開封,開封深厚的文化底蘊,學習書法的濃厚氛圍給了筆者學習書法的強大動力。雖自幼即開始學習書法,但是工作之後與書法接觸更多了,筆者對書法有了新的認識,新的理解,才開始真正進入書法的堂奧。通過幾十年來對書法的學習,筆者對書法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和感悟。

學習書法首先應選一本自己喜歡的帖。人生不同的階段,可能對書法的認識完全不一樣,審美、眼界也不相同。至於選什麼樣的帖,並沒有嚴格限制,只要是傳統經典,自己喜歡就行。但是,切忌拿時人的書法來學,因為今人的書法還沒有得到時間的檢驗,初學者不可學。啟功說:「作書勿學時人,尤勿看所學之人執筆揮灑。蓋心既好之,眼復觀之,於是自己一生,只能作此一名家之拾遺者。 」啟功在談到此問題時還說:「名家之書,皆古人妙處與自家病處相結合之產物耳。 」

上學之時多習楷書,工作之後,筆者開始將重心由楷書轉到行草書的學習上。自己性格雖屬於內向、平和類型,但是在字體風格上筆者反倒喜歡風格比較強烈的書家的作品。例如,晚明的書家黃道周、王鐸、張瑞圖的作品,並在他們的作品上花了不少功夫。許多人認為,風格強烈的書家不可學。此觀點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對於初學者,如果基礎還沒有打牢固,一上手就學風格比較強烈的書家,易被其個性左右,容易造成自己的書法風格過早地固化,並不利於自己對於書法的學習和良好習慣的養成。當有了較為紮實的基本功後,再選擇風格比較強烈的書法來學也不遲。

要將臨帖作為日課,康有為說:「學書不得古人形質,無自得性情也。 」臨帖時,要在一個帖上穩定之後,再換其它的帖來臨。初學書法之人,最容易經常換帖,今天看到這個帖好,明天又見到另一本帖好。片面求多,容易造成學而不思,臨帖不深入,流於程式化,並容易板結為習氣,最終的結果是事倍功半。那麼,臨到什麼程度才算吃透了所臨的帖呢?就是得其筆法,得其神韻。通俗地講,就是自己創作的作品無論是氣息,還是點畫、章法等具有所臨之帖的影子。臨帖時臨的越像越好,如果能夠背臨則更佳。

創作是檢驗學習書法成效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由臨轉創,是每位學習書法之人都要經歷的,往往也是最難的。怎樣將臨帖的效果成功轉化到自己的書法創作上,是我們面臨的難題。剛開始時,可以採取集字的辦法。例如,要用顏真卿《多寶塔碑》風格寫一首詩,就可以將詩中的字,在《多寶塔碑》中找出相應的字。 《多寶塔碑》中沒有的字,可以從《顏禮碑》等顏真卿的其他碑帖中找,再逐步開始自由創作,這樣循序漸進地由臨轉創,就不再成為一個難以越過的鴻溝。

平時要注意多讀帖,讀帖的目的是找出帖中諸如結字的特點、點畫的特點等規律性的東西。只有找出此帖的特點,臨帖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許多書家往往忽視讀帖這一學習書法的重要環節,認為臨帖的過程就是讀帖的過程,不必專門花時間讀帖。一開始,筆者也是持這種觀點,認為只有量變才能質變,於是拚命臨帖。後來,筆者發現自己進步緩慢,跟自己的努力不成正比,有一個階段甚至往「俗」上發展。腹中有書,才能手下有筆。書讀多了,宜發後天之靈。例如,筆者臨寫張瑞圖草書時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張瑞圖的草書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風格,其特點是在行筆過程中,強調直入平出的側鋒和銳利的折筆,於「二王」之外獨闢蹊徑。筆者剛開始學習時,認為張瑞圖書法的特點很好把握,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後,感覺要寫像並不容易,弄不好往往會把筆畫寫得又硬又直,並且尖筆過多,不知藏鋒。其實,張瑞圖草書的筆畫在方折中寓圓轉,筆畫飽滿而不失瘦勁。經過認真的揣摩之後,筆者在書寫時改正了之前的毛病,逐漸向張瑞圖書法的風格靠攏。

再者,學習書法,要以楷書為基本功。因為楷書中的用筆、結體,蘊涵著非常豐富的筆法知識,如果缺乏必要的楷書基礎,寫出來的行草書往往會點畫不結實,結體也很難到位。蘇東坡曰:「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不能莊語而輒放言,無足取也。 」楷書的基礎不紮實,行草書很難達到一定的高度。學習楷書最好從唐人入手,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 ,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 ,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 ,顏真卿的《多寶塔碑》 ,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等,都是歷來學習書法的範本。現在,有一種聲音認為書法已經基本脫離實用性,所以學習書法不必從楷書開始。我認為這種觀點害人害己,我們學習書法的目的是什麼?我想,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想把自己的字寫好,那麼,想寫好字,就要掌握漢字的點畫和結體,從楷書入手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學好書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學書者,從對書法的淺層次的表象認識到能夠深刻體會碑帖的內涵,需要時間的累積,需要文化的浸潤,需要對書法藝術耐心的追尋,而這種追尋,與一個人的思想、才華和知識素養密切相關。藝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家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水墨現場」在津開展
畫出如此精美圖案的藝術家,竟然是色盲

TAG:中國美術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