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過病的孩子為什麼變得難伺候?
生過病的孩子為什麼變得難伺候
今年的天氣非常反常,很多的孩子因此感冒發燒,特別是嬰幼兒發病令父母非常著急擔心,回憶大兒子一歲以後通常晚上的發燒,咳嗽,生更半夜要去醫院排隊挂號,看病,化驗,拿葯,整個流程下來,一晚上時間過去了,那時不斷要面臨孩子的身體病情發展,還要照顧因病帶來的煩躁,哭鬧,怕上醫院,怕打針,等一系列情緒,可謂是身心疲憊不堪。再也沒有剛做媽媽時的幸福滋味。
說起孩子生病,對於做父母來說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加上因病產生的種種問題,著實令很多像雪姐一樣沒有經驗的父母六神無主,不知所措,雪姐曾無數次的想:我能替孩子生病就好了。是不是也有很多父母跟我想法一樣啊。哎,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雪姐在後來總結到:孩子很小的時候,生理和心理發育都不成熟,免疫力也低弱,他們在身體容易生病的同時產生了很多情緒,就是這些疾病對他們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哭鬧,難伺候,記得我小侄女幾個月時一次發燒,我哥出差在外,孩子哭,我嫂子也跟著哭成一團,束手無策,那時我很不理解。孩子在生過病以後變得膽小,好哭,估計跟她們對疾病的恐懼,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恐懼,還有的是與媽媽分開產生的焦慮情緒,等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孩子哭鬧。
分析下去過醫院的孩子變得膽小了,孩子一生病,第一想到的肯定是送去醫院,檢查,治療,面對陌生的面孔,服藥的苦味,異味,也是令他們害怕和難以接受的。雪姐深有體會,二娃在11個多月的時候一次流鼻涕偶有咳嗽沒有及時吃藥(孩子不願意吃苦的葯),後來咳嗽嚴重,醫生建議輸液,由於我的疏忽沒有提前跟孩子溝通要打針,突然來了結果白衣護士,把孩子按倒床上剔頭髮扎針,當時孩子嚇得哇哇大哭,那眼神分明在說:媽媽救我,媽媽救我,可我還得和護士一起把孩子按倒,,雖然反覆跟孩子說生病了需要打針,可他哭的根本聽不進去,我明顯感受到孩子深深的恐懼,說心裡話,哭的我心立馬碎了一地,二娃從小都非常好帶,跟我互動很好,性格敦厚,這一折騰我能感受到他對媽媽的是些許失望。事實上這種受驚感,不肯定感,不安全感,危機感等等情緒未來都會引起孩子的逃避和退縮。所以孩子小的時候一定好好照顧---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媽媽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不焦慮,不上火,孩子才會不受牽連。
與父母分離孩子很容易焦慮: 有個醫生朋友描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孩子:小女孩20個月的時候因病住院,因為遠,父母不能常來看她,,開始總是哭鬧,要「媽媽」,並從床上爬起來,以後幾天她突然變得安靜和退縮,她肯定感到了絕望,偶爾的哭聲顯得很無力,睡不好,食慾減退,難以安慰,似乎很痛苦,時間長了,她變得更"正常"了.後來他父母帶玩具來看她,她很喜歡禮物,卻對父母並不在意,她的內心已經冷漠,再後來聽說脾氣很壞,難相處還磨人。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孩子生病,本來是一件正常的事情,雪姐還是建議需要去醫院的時候一定跟孩子提前溝通好。讓他有心理準備。
※看了這些,照顧好寶貝,准爸媽們再也不會手忙腳亂了
※會愛自己嗎?不會怎麼愛孩子呢
TAG:雪姐聊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