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處焦慮時代,智慧生活到哪裡去找尋?

身處焦慮時代,智慧生活到哪裡去找尋?

身處焦慮時代,似乎智慧離我們越來越遠。

吃快餐,還是吃正餐?這是個問題。要技巧,還是要智慧?這也是個問題。

當下,似乎所謂的「速食文化」盛行,而且大有泛濫之虞,其核心是:怎一個「快」字了得!

放眼望去,人們步履匆匆,汽車穿梭往來,彷彿慢一點兒就會耽誤了會見外賓。

舉步之間,到處是中式洋式快餐館,彷彿覺得連吃飯都是累贅。

駐足時刻,滿眼是攢動著的手機屏幕,彷彿連睡覺都是在浪費時間。

至於快餐劇,快餐雜誌、快餐報紙、快餐學習班、快餐工作坊,更是充斥滿大街。

新聞也是急匆匆地滾動著,似乎只有「標題黨」才是人們在意的,疲憊的軀殼需要新異的刺激,不厭其煩地追逐著奇聞軼事、風流艷史……

所有這些,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它們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非「快」不足以證明自身的存在,非「速」不足以彰顯自己的身份。

於是,各行各業各式各樣的速成班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而且像割韭菜一般,快速地冒出來一茬,又迅速地被割下去一茬,然後又會突然冒出新的一茬,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顧名思義,所謂「快餐」,或者「速成」,就是只求速度不求內涵的一種現象,比如想看名著卻選擇了精編版,想學東西卻只報了速成班等等。

由此,多了些投機的成色,少了些專註的氣色,把一切看成為技巧,以便可以應付當下快節奏而又茫然的生活。

其實,速成並不輕鬆,技巧很快過時,於是繼續投入新的速成,繼續學習新的技巧,周而復始,難以沉澱,總是飄著,豈不累乎?

於是,我想換一種活法,去嘗試一種所謂的「慢生活」,無意中卻發現了一片新天地,這就是「智慧」,其中不僅有技巧,更有長久的價值。

古往今來,凡是大才之人,哪個不是大智慧?

有鑒於此,一時心血來潮,就想傳輸一種全新的心態和狀態,這就是生活真正需要的是智慧而不僅是技巧。

技巧可以速成,而智慧只能慢生。技巧解決活著的問題,而智慧解決生活的問題。技巧是短暫而可變的,而智慧則是恆久而穩定的。

關於技巧。

隨著社會的變遷、信息的傳播、工具的改進、觀念的變化、生活的需要、慾望的膨脹、行為的傳染等等,新想法、新發現、新技巧、新用途,似乎不斷湧現,層出不窮,有的時候甚至於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比如曾幾何時,在食品中超標準添加蘇丹紅、三聚氰胺,以期增加人們的購買慾。

又比如,讓一個咬著一根筷子露出七顆半牙齒進行機械訓練的人,試圖散發出真誠的笑容。

再比如,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技巧速成班,誘惑著巴望一夜成名的人們等等。

人們覺得技巧可以速成,於當下的現實生活有用、實用、管用,立竿見影。

於是,學技巧,就像魚訊到來之際,管它是大魚小魚烏龜王八什麼的,人們趨之若鶩,一撥又一撥,你追我趕的,生怕自己掉了隊、吃了虧似的。

關於智慧。

千百年來,似乎讓人有種錯覺,覺得總是那麼幾個老套兒,沒有什麼新奇的東西。況且智慧於眾多世俗之人來說,似乎不能解決當下的柴米油鹽茶和身心疾病與天災人禍等等的實際困擾。

因此,許多時候,讓人覺得智慧說起來動聽,看起來遙遠,做起來費勁,難以解決現實問題,容易引起審美疲勞。

久而久之,就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置諸腦後了。即便有善者,也大多淪為口頭智慧甚至於空洞說教了。

殊不知,生而為人,技巧須學,智慧亦不例外。而且,學技巧易,學智慧亦不難。說到底,只是想與不想、學與不學、做與不做而已。

退一步,就如某位哲人所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先去嘗嘗梨子」。

如果某些人說:「這有什麼好的?一點兒都不實惠兒!我壓根兒就不想去嘗嘗什麼梨子的滋味兒」,那就只好讓人無語了。

不過,也許在某些人的心底里,其實是很想嘗嘗這多汁的梨子的滋味的,他可能只不過是沒有「花時間」「用心思」去嘗試罷了。

至於為什麼不去嘗試、矯情嘗試、反對嘗試呢?

我想,作為當事人,這個或許是知道的,至少是有所覺察的。假如一個人對此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覺察,還要討厭的話,恐怕就會有些問題了。

於是,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一位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兼作家曾經說過的一句鞭辟入裡的話:「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其實,毋庸置疑,人們大都明白,生活需要智慧,智慧來自於生活。

而且,人們也普遍喜歡閑來無事時去討論或者爭論所謂的技巧或者智慧,甚至各執己見寸步不讓,不惜爭得面紅耳赤,以至於反目成仇。

本來,爭論雙方都沒有什麼對錯是非之分,往往只是因為閱歷不同、感知覺不同、經驗不同造成的差異而已。

有句俗話說得好,「有老婆的不知道光棍兒的苦,光棍兒哪裡知道有老婆的難。」

假如爭論雙方都能前後左右看一看,或者設法增加一點「整合」能力,或者暫且忍一忍等多生活幾年以後再說,再不就是既然爭論無益不如主動閉嘴——

若能做到四者選其一,大約就是進入到智慧的領域了。

所謂智慧,其實很簡單,既不高深,也不複雜,它就蘊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我倒覺得,管它是技巧還是智慧,長久還是短暫,有用還是無用,既然活著,何須有那麼多關於技巧高下的爭論、人生意義的追問、生活智慧的詰問?只要努力活著就好。

因為,任何生活的經歷都是生命的構成,沒有多餘的,也沒有不恰當的,猶如行雲流水一般,就在無常與有常、無意與有意、無用與有用之間。

人活著,最忌鼠目寸光、空談理想、眼高手低、與人攀比。生命是屬於自己的,生活也不是別人的。

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智慧正是人在生命歷程中集結的全部體驗,體驗過就活過,體驗多就意味著活得值。

許多科學實驗提供了幾乎相同的研究結果報告:當生命結束的時候,人不曾後悔做過什麼,卻會後悔自己有什麼該做的還沒有做,以至於兩手空空,坐吃等死。

雨果說:精神像乳汁一樣可以養育人,智慧便是一隻乳房。

過「慢生活」,成為智者,使焦慮變為平和,使技巧成為智慧,做好這件事,乃人生當務之急,更是終生之計。

人生苦短,何不嘗試改變?「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舒言然然 的精彩文章:

TAG:舒言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