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人熙:我的從醫之路永遠不會停下來

周人熙:我的從醫之路永遠不會停下來

第二屆「廣譽遠·尋訪山西好中醫」

尋訪你身邊的好中醫

三晉大地,人傑地靈,

中醫藥文化濃郁,

歷史悠久,名醫輩出。

長期以來,

一大批德藝雙馨的名醫大家

嘔心瀝血、濟世救人、傳承授業,成就突出。

但同時,

公眾對於中醫文化仍然一知半解,

許多好中醫更是偏於一隅不被大眾所知。

為此,

2017年6月,

由山西省衛計委指導、山西日報報業集團主辦、

山西晚報社承辦、山西省醫師協會協辦、

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獨家冠名的

第二屆「尋訪山西好中醫」活動正式啟動!

山西晚報推出「廣譽遠·尋訪山西好中醫」專欄,

通過尋訪、見證、宣傳山西好中醫,

讓更多人了解我們身邊的好中醫,

他們有大醫院裡一號難求的專家醫師,

也有大隱隱於市的口碑好中醫!

同時,

我們也希望通過口碑評選,

讓「山西好中醫」更好地服務患者。

周人熙

五期:閆

名醫簡介:

周人熙:男,1958年11月生,山西省大同市人,本科學歷,主任醫師;大同市首批名中醫之一。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民間特色傳統診療技術研究分會常委、山西省中醫藥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大同市中醫藥學會理事、大同市資深專家學者協會會員。

從醫幾十年來,周人熙憑藉著自己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成為大同市中醫院的業務骨幹,他擅長心腦血管病的診療和活血化瘀方葯的運用,對失眠、眩暈、中風病的治療,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此外他對中醫急症、婦科雜病等疾病的診療亦有心得。在大同,他被譽為「疑難雜病專家」。

在採訪周仁熙時已是下班時間,他的手機還是不停地響起,都是他的病人諮詢他各種問題。他有些抱歉,說醫生的工作就是這樣,一整天都停不下來。

作為「大同市首批名老中醫」的周仁熙,今年60歲,還有一年他就要退休了,但他說:「我的從醫之路永遠不會停下來。」

插隊歸來

踏入中醫大門

「我是插隊回來以後,才正式走上了中醫之路的。」周人熙說。因「文革」的衝擊,1976年,高考還未恢復,周人熙高中畢業後,在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浪潮中,他到了農村插隊。這段插隊的經歷,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養成了他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作風,為他日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1978年,為響應國家「搶救中醫」的號召,高考前,山西省衛生廳在各地組織一次中醫學托班的招生考試。聽到這個消息的周人熙興奮不已,骨子裡求學的勁頭瞬間爆發了出來,憑藉紮實的功底,他順利通過了考試。要知道這樣專業的招考,其難度遠遠超過了高考,而周人熙就是其中之一。隨後周人熙進入大同市中醫研究所學習,開始了自己的中醫之路。

經過艱苦的插隊生活,重新回到知識懷抱的周人熙就像一顆乾涸已久的種子遇到了甘霖般破土而出,奮力汲取著雨露和陽光。「學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中醫,我真的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周人熙說。在學校,他刻苦學習認真鑽研,對中醫有了初步的認識。畢業後,周人熙被分配進大同市中醫院。在前輩們的悉心教導下,臨床實踐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臨床

始終不忘初心

「一個人的精力太有限了,可是作為一個醫生,最難的是拒絕病人。」周人熙說。從醫近四十年來,周人熙接觸的病人不計其數。但是他始終不忘初心,不管是什麼樣的情況,他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周人熙在急診干過十來年,經常是手機一天24小時不關機,無論什麼時候病人有問題,都能找到他。記得有一次,凌晨三四點鐘,病人打電話給他,說吃了葯,渾身發熱發汗,心裡發慌。特別著急,已經來到醫院了。周人熙接到電話後,根據病人的描述,知道其實並沒有什麼事情,而是吃了葯之後的正常反應,為了讓病人放心,他還是立刻起床,趕到了醫院。

山西晚報「尋訪山西好中醫」尋訪團團記者採訪周人熙

看完病人,他心想著不好打車再回去了,就一直等到天亮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也正是他的這種對病人無微不至的態度,他的病人越來越多,在周仁熙的病人中,經常都是一大家子人過來找他。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周人熙成了大同人民信任的好中醫。

如今,周人熙是還是每天在中醫院兢兢業業地工作,他說,只要自己還在工作崗位上,就要兢兢業業、認真工作,站好最後一班崗。

勤鑽研

傳道授業無保留

為了讓自己的醫術能更進一步,進入大同市中醫院工作後,周人熙仍不忘學習鑽研,涉獵名著古籍、醫案方書,先後求學于山西職工醫學院、山西中醫學院,再經山大一院、全國血栓病診療中心等地的進修學習,學術逐漸精進。

由於工作業績突出,崇尚醫德,周仁人熙逐漸成為大同市中醫院的業務骨幹,後擔任老年病會診中心主任、院長助理等職務。他歷年均被評為「優秀工作者」「業務標兵」,被市衛生局評為「首批大同市名中醫」「醫德醫風先進個人」,多次被市人事局評為「優秀工作人員」。同時在臨床實踐的同時,他還承擔了科研項目「痛經寧治療原發性痛經研究與應用」的研究,並獲得「大同市科技進步一等獎(02007)」。十餘篇論文先後發表於《中國中醫急症》、《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中國民間療法》、《山西中醫》、《山西中醫學報》等。

提到中醫傳承,周人熙說:「我絕對是中醫經驗傳承的受益者。一個人臨床琢磨幾十年才總結出的經驗、規律,一句話就告訴別人,有些人捨不得,但是中醫要發展,傳承是關鍵,就不能捨不得。」周人熙現在除了每天的門診外,其餘時間他都忙著手把手地帶徒弟,「醫道深遠,我將更加努力,為大同人民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

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婷

編輯:張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晚報 的精彩文章:

這是山西人寫給我們民族的一段歷史!電影《大寒》,那些創傷,不忍直視

TAG:山西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