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7年國外航天運輸系統發展綜述

2017年國外航天運輸系統發展綜述

2017年,航天運輸系統的研發和技術進步達到新高潮,政府主導的重型火箭仍在持續推進,各國積極推進新一代大中型火箭的研製並重視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新興公司的多個小型運載火箭取得重要進展,垂直起降重複使用火箭實現應用,新技術在行業中得到推廣應用。

1 重型火箭研製進度滯後,凸顯技術難度之高及經費需求規模之大

2017年12月底,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新版國家航天政策指令,確定重返月球戰略,進一步明確了深空探索的戰略。但是,「航天發射系統」(SLS)重型火箭的進度卻並不樂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17年底宣布SLS首飛時間至少要推遲至2019年12月。具體原因包括:芯級氫箱和氧箱的焊接強度不足,臨時更換焊接方案導致進度推遲;首飛箭芯級錯過預定交付日期;儘管每年平均撥付預算接近19億美元,但隨著項目開展仍出現經費緊張的情況。不過,SLS的研製活動仍取得進展,包括完成芯級結構試驗樣機主要部件製造,完成首飛箭芯級主要結構的製造,對RS-25發動機進行了8次試車,完成部分發射設施升級改進等。但從SLS首飛計劃的推遲

可以看到,重型火箭的研製難度之高和經費需求規模之大。另外,同樣出於降低研製難度和縮減經費需求的目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降低了2016年提出的「星際運輸系統」(ITS)重型火箭的規模,將其直徑從12m降至9m,高度從122m降至106m,發動機數量也從51台降至37台,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從300t降低至150t。

SpaceX公司「星際運輸系統」

重型火箭的規模降低

俄羅斯則更是受制於經濟實力,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撐全面開展重型火箭研製。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RSC Energia)為得到政府支持,提出以聯盟-5(Soyuz-5)中型火箭為基礎的漸進式研製途徑,降低經費需求,但後續發展仍存在較高不確定性。上述方案以聯盟-5火箭一子級作為芯級,捆綁5枚「聯盟」一子級作為助推器,根據二三四子級的不同分為2種構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分別為108t和88t。為實現中型火箭向重型火箭的過渡,俄羅斯計劃研製一型捆綁2枚聯盟-5一子級的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50t。

2 新一代大中型火箭取得重要進展,降低成本瞄準商業發射

「 火神」 (Vulcan) 、「 新格倫」 (New Glenn)、聯盟-5、阿里安-6(Ariane-6)、H-3等新一代大中型運載火箭,作為未來航天發射的主力火箭,在2017年都取得重要進展。由於商業發射需求增長,政府逐漸從投資分包研製轉向採購發射服務,新型火箭都以商業發射作為重要目標,通過優化工業流程、引入新技術、充分繼承等降低發射價格,提高競爭力。

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LA)選擇L3公司為其「火神」火箭提供電氣系統,「火神」火箭的兩型備選發動機—AR-1液氧/煤油發動機和BE-4液氧/甲烷發動機分別開展預燃器和發動機試車。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啟用位於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新格倫」火箭製造廠房,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第36號發射台進行適應性改進和升級,並將火箭整流罩直徑從5.4m調整至7m。軌道-ATK公司公布其「下一代運載器」(Next Generation Launch System)的設計方案:包括500和500XL兩個系列,都為三級構型,一、二級為固體級,三子級為低溫氫氧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為5.25~8.5t。三家公司都提出,新型火箭既要面向政府發射需求,也要參與未來的商業發射競爭。

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提出聯盟-5的新方案,在2017年底通過初步設計評審,該方案一子級採用RD-171MV發動機、二子級採用RD-0124發動機、三子級採用Block DM系列上面級,全部都基於已有的型號和基礎,既能夠快速投入使用,又能夠大幅降低成本。俄羅斯表示現在已經具備聯盟-5製造能力,並在改建發射設施,2022年首飛。而其發射價格能夠降低至5500萬美元,希望能夠提高在商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歐洲的阿里安-6在2017年完成2次重要評審,驗證了火箭的技術特徵以及項目流程,已開始進行首飛火箭的製造。歐洲希望通過採用面向製造的設計方法、優化產業結構等方式,使阿里安-6火箭的發射價格降至現役阿里安-5火箭的50%~60%,單位載荷的發射價格甚至低於SpaceX公司的獵鷹-9(Falcon-9)火箭。

阿里安-6火箭概念圖

日本新一代大型火箭H-3主要在動力系統方面取得多項進展:完成LE-9主發動機和LE-5B-3上面級發動機裝配並開展試車,進行LE-9發動機渦輪泵試驗,對固體助推器SRB-3的全尺寸殼體進行強度試驗等。日本在H-3火箭的研製中強調降低成本,具體措施包括簡化設計、減少零部件數量、採用新工藝、繼承現有技術等,將H-3火箭的成本降至現役H-2A火箭的50%,即4430萬美元。同時,還要縮短H-3火箭發射周期,實現30天內發射2次,每年可執行10次發射任務,從而能夠爭取更多商業發射。

3 小型火箭受益於成熟技術和低門檻,多個新研型號取得階段成果

由於小型火箭規模小,技術和經費門檻相對較低,再加上行業人才和技術的積累,多個型號發展迅速,並在新技術應用方面大膽創新。

維珍-軌道公司(Virgin Oribit)為空射發射器-1(Launche r One)開展發動機試車、火箭加註和裝配試驗,完成波音747載機改裝並開展飛行驗證,預計2018年開始進行商業發射;向量空間系統公司(Vector Space System)完成21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開始新工廠建設,並進行了2次向量-R(Vector-R)火箭的低空飛行試驗,預計2018年夏天進行首飛;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獲得7500萬美元融資擴展產能,完成「電子」(Electron)火箭首飛;日本SS-520火箭在2017年初首飛,但因箭上線路故障導致發射失敗;西班牙零至無窮公司(Z2I)的氣球星小型火箭完成高空氣球發射試驗。發射器-1、向量-R和「電子」三型火箭在2017年共簽訂5份發射合同,總計15次發射任務,在火箭研製取得突破的同時,也得到了市場認可。

「電子」火箭首飛

此外,上述在研小型火箭在電動泵替換渦輪泵、複合材料替代金屬材料、飛機空射、氣球高空發射、3D列印等方面進行創新和嘗試,拓展了新技術在航天運輸系統中的應用。

4 垂直起降復用火箭走嚮應用,帶翼復用方案由軍方主導開展

SpaceX公司在2017年實現獵鷹-9火箭一子級復用,標誌著垂直起降復用技術從驗證階段走嚮應用,雖然還未公布復用火箭的成本能否有大幅度降低,但部分客戶主動提出願意採用復用火箭,說明復用火箭在價格上可能存在一定優勢。該公司全年18次發射,5次任務使用復用火箭,佔比接近1/3。另外,全年共有14次發射任務後進行一子級回收,並全部取得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其回收技術的穩定性。

商業火箭復用計劃取得進步的同時,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試驗性太空飛機-1(XS-1)帶翼水平返回重複使用飛行器也轉入新的研製階段。DARPA選擇波音公司(Boeing)的「鬼怪快車」(Phantom Express)設計方案,由波音公司作為該項目第二三階段的主承包商,並為其提供1.46億美元的研製經費。「鬼怪快車」採用太空梭主發動機,基於得到驗證的成熟技術,保證項目順利開展。第二階段要在2019年前完成技術驗證飛行器的設計、製造和地面試驗。第三階段從2020年開始進行飛行試驗,最終要以馬赫數Ma 為10的最高速度實現10天內飛行10次的目標,同時還要將400~1360kg的載荷送入軌道。XS-1之所以持續受到軍方重視,主要是因為其快速響應能力,而且該飛行器還可以作為高超聲速飛行試驗的平台。

「鬼怪快車」方案

5 太空旅遊方案拓展到月球空間,亞軌道太空旅遊飛行器即將投入商業運營

6 新技術應用,逐漸改變火箭研發製造

7 啟示

(略,更多內容詳見全文PDF)

來源:《國際太空》2018年第2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太空網 的精彩文章:

快到碗里來!商務部投促局邀你去唐山市古冶區考察啦
「張衡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我國地震監測能力UP UP!

TAG:中國太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