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該如何存在,武志紅談讀書史
從小學到考上大學,我一直都勉強算是學霸。
小學一年級第一次考試,我語文和數學都考了95分,總成績也恰好是全班第五名。後來,我的成績也一直保持在前五名,有一次跌到第14名,但下一次就成了第一名了。
初中和高中則成績起起伏伏,但關鍵的升學考試,都是最好的成績。
這是我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一條明線。
但重要的,是一條關於讀課外書的暗線。
小學時,我家裡就很多書了。
首先是哥哥的課本。他大我八歲,我一年級時,他上高中,他的課本,都是我的讀物。他上高中,他的課本,都是我的讀物。他還買了兩本小說,一本《讀岳全傳》,一套《悲慘世界》。因為買後者,被媽媽打過,當時家裡實在窮得可怕。
還有姐姐,她大我四歲,不斷往家裡弄雜誌,都是什麼《女子世界》《青年一代》之類的,都是不入流的雜誌,但我都如饑似渴地讀了。
應該說,家裡所有有字的東西,上小學時我都讀過了。小學時讀書的這條暗線,留下的影響是,到了初中,有一天我發現,怎麼他們讀書都這麼慢。後來明白,不是他們慢,是我讀書太快了。
初中可支配的錢很少,但也像哥哥一樣買了些完全與學習無關的小說。不過,按興趣讀書這條暗線最大的證明是,我特別喜歡歷史、地理、生物這些課,它們被稱為小三門,中考時不計入錄取分。我知道,但就是喜歡小三門,因熱愛和投入,我在小三門上的成績一直都是極好的。結果有一天,班主任找我談話,他說,武志紅你有毛病啊,小三門中考不算入錄取分,你學那麼好乾嘛。我一聽是啊,班主任說的真對!我怎麼這麼傻呢!
可一回去,我還是繼續投入地學小三門,實在是喜歡。最後中考時,加上小三門的分數,我應該是全縣第一名,去掉它們,估計就跌到十幾名甚至二十多名了,但還好,夠我考上重點中學了。回頭看,真要感謝這條暗線,它讓我一直沒有陷到應試教育的陷阱中,而一直對學習有飽滿熱情。並且,我後來的思考和工作中,這小三門的貢獻,要遠勝過那些主科。
後來上了大學之後,我什麼書都讀,小說名著、哲學、歷史,買了很多商務印書館的書,也瘋狂讀過金庸古龍,最瘋狂的時候,一天讀八本武俠。所以特別理解很多大學生說,大學最好的一部分,是讀了金庸和古龍。他們的小說至少科觸動人的感覺,至少是在探究人生與人性,而我們教育的主線,差不多完全失去了這個功能。
我超羨慕一些學者,在大學前就把該讀的書讀了,大學後,都可以成熟地選擇讀書並形成自己的東西,而我們進入大學後,讀書剛開始。例如美國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他從小就被印第安人的各種傳說吸引,於是讀遍周圍幾個圖書館的相關書籍,到了才14歲時,他已經是印第安文化的頂級專家,他的神話學思維就此形成雛形。進入大學才開始按照自己意願讀書,這是多大的浪費?但還好,它畢竟開始了。在我看來,好書的真正價值,不是正確有趣,不是知識豐富,而是,它能幫助你明白,人該如何存在。
這絕不是一個純哲學問題,就是活生生的人生。你弄不明白這個問題時,必然活在各種痛苦中,痛苦的價值,是逼你去思考這個問題。大學前,一切很簡單,學習好一切都好。所以可以很簡單地沉浸在學習中。進入大學後,人生全面地展開,那時,關於如何成為一個人的所有問題,都會呈現在你面前。
這時,如果還是繼續沉浸在狹窄的學習中,沒去拓展你的人生,伸展你的活力,那就太悲哀了。結果是,這份苦悶繼續,直到戀愛,直到婚姻,直到生兒育女,直到死亡。。。
回顧學習生涯時,我覺得最慶幸的是沒被應試教育的這條主線所控制,我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學習,並且那些節外生枝的東西,更有價值。當然,比起沒讀到好書來,還有一件事更遺憾,那就是活得不精彩。如果人生能重來,那我會好好玩體育、音樂與美術等等,更要偷偷早戀,讓自己的生命一直有玫瑰般的色彩相伴。
成為一個人,成為一個活力四溢的人,要遠勝過考試,勝過讀書。當然,讀好書,具有非凡的意義,因你身邊大多數人都沒成熟自我,卻自戀得不行,以為自己可指導你該如何活著。所以你要到別處尋找指引。所幸,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人找到了自己,他們寫了很多書,讀這些好書,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人,不應該只是一個工具。人,首先應該是他自己。願我們都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 END ?
圖片授權基於:VRF協議
CCO協議
責任編輯|申澤鵬
感謝閱讀|一起成長
TAG:木心申澤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