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不顧叛亂風險,執意分封諸子為王,真的只是為了一己私利?

朱元璋不顧叛亂風險,執意分封諸子為王,真的只是為了一己私利?

自秦朝以來,歷代封建王朝一般都不會像周朝那樣大封諸侯。在很多有識之士看來,分封諸侯雖然好處很多,但是風險也很大。正所謂「皇權之下無父子」,在皇帝位置面前所謂親情不過都是狗屁。而歷史證明也確實如此。西漢時,劉邦大封劉姓諸王,結果釀成了七國之亂;西晉時,晉武帝司馬懿同樣大封諸侯,結果發生了八王之亂。這些叛亂都給國家帶來了極大災難。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卻不吸取前人的教訓,大封自己兒子為諸侯,而且讓他們掌握一定兵權。對於朱元璋的行為,很多人都表示不以為然,認為他不過是個沒見過世面、只知維護自己「家天下」利益的土包子。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諸侯,其實質其實等同於老農民給兒子們分財產,不過希望自己的兒子們威風一點、日子過得好一點。

然而在筆者看來,這些人的觀點正應了這句詩: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朱元璋雖然出身布衣,但他的眼界和氣魄哪是一般人可比?他之所以大封諸侯,其實具有深遠的用意。

明朝諸王大多在邊境和北方

首先,讓我們看上面這張地圖。朱元璋一共封了21個兒子為王,其中有10人聚集於三北邊境,其封地與北元接壤,其中以秦、晉、燕、寧四王最強。而這十個諸侯王,被稱為「塞北十王」。而其他11個兒子,主要被封到了中原和西南地區。而明朝最富裕、最繁華的江浙地區,竟一個諸侯王也沒有。

如果朱元璋真想讓兒子們過上好日子,就應該將他們分封到最富庶的地區。而朱元璋卻偏不,他們的兒子大多被分封到荒涼、苦寒的邊地,以寧王為例,他的封地更是在漠南。要知道在以往,漠南地區都被視為不毛之地。

朱元璋之所以會大封諸王,主要出於兩種原因:

其一,北元勢力尚在,他們隨時都想重新入主中原。洪武五年,也就是1372年,朱元璋派徐達、馮勝和李文忠深入大漠,力圖徹底消滅蒙元殘部。然而結果卻事與願違,明軍遭遇了慘重失敗,徐達率領的中路軍險些全軍覆沒。此戰之後,明軍元氣大傷,所以朱元璋暫時對北元採取防禦政策。

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武將專權,採取守內虛外政策,採取分兵制和調兵制,皇權是有保障了,但是邊境防衛很弱,導致在外戰中屢戰屢敗,遭到契丹、女真、蒙古甚至党項人狂虐。所以在朱元璋看來,要避免宋朝之禍,必須在邊塞留有重兵。然而長期駐守,是選擇交給有能力的將領,還是選擇交給自家人,答案自然是後者更有安全感。況且對於諸侯王們來說,抵禦胡人入侵,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產業,會更加賣力。對於將領們來說,反正自己的防區又不是自家領地,很容易出現玩忽職守的狀況。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朱元璋所封諸侯王的地區,都是被胡人統治超過200年的地區。以遼王、燕王駐守的遼東、幽燕地區為例,此地自安史之亂以來,就不聽中央號令,並逐漸胡化。到了五代時期,這些地方更是被契丹人所攻佔,並一直未被宋朝恢復。明朝攻佔幽燕和遼東之時,這些地方已經被胡人佔據500年。而明朝北方諸王的領地,從金人發動靖康之變、佔據北方開始,也淪陷長達240年,曾先後受到女真和蒙古的統治。而明朝西北諸王的領地,從安史之亂時期開始,就被吐蕃和党項所攻佔,其淪陷期甚至達到驚人的600年。

由此可見,當時整個北方漢人聚居區,已經數百年沒有受到漢人朝廷統治。這些土地的人民不僅對漢人王朝的認同感十分稀薄,而且飽受外敵摧殘,人口銳減、文化凋零,社會早就瓦解了,北方人和南方人早已出現隔閡。如果不出鎮一個藩王,很難實現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若不出鎮藩王,胡人入主中原的悲劇將再一次上演!

我們應該慶幸,在朱元璋這位雄主的帶領下,明朝在北方中國的統治得到鞏固,一系列恢復漢家威儀的政策得到推行。北方中國又恢復了漢家衣冠,分裂數百年的民族重新統一起來,從此再不分離。「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的悲劇,從此不再上演。

之後,塞北諸王之一的燕王朱棣發動叛亂,最終奪取了政權,並取消了朱元璋的分封政策。然而,成為皇帝的朱棣並沒有放鬆對塞外胡人的打擊,他親自將首都遷到了北京,以皇帝之尊抵禦外敵,成就了「天子守國門」的偉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小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亨杜月笙:我一生只負一人 而她卻曾讓他尷尬無比、顏面盡失!
馬夫之子得皇帝寵信 不料馬夫竟把兒子殺死 整個家族輝煌了130年

TAG:小小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