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大連戴口罩的人少了!環境督查壓實的環保成果感受中……

在大連戴口罩的人少了!環境督查壓實的環保成果感受中……

2月6日,全市各主要媒體均刊登了中央環保督察群眾信訪舉報案件專項督查情況,31個未達到銷號標準案件、131個檔案存在問題案件以及責任區縣名單被公開。作為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去年4月25日至5月25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遼寧並下沉我市督察,交辦我市351685個群眾信訪舉報案件。

截至去年12月15日,1625個案件完成整改。從12月14日至22日,本著讓中央放心、對群眾負責的態度,大連市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8個督查組,分頭到各區市縣(先導區)對已完成整改的信訪案件進行「回頭看」, 現場共核查621個信訪案件。核查發現,其中95%整改到位,達到銷號標準,5%達不到銷號標準。此次公開的就是這些案件。

成立8個督查組,對全市已完成整改的中央環保督察群眾信訪舉報案件開展了專項督查。主動自查自糾,這一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回頭看」值得點贊,督查中發現的結案信訪案件達不到銷號標準等問題也為相關單位及部門敲響了警鐘。

今年冬天,「藍天多了」「口罩都沒用上」……這樣的話語很多市民聽到過,環境變得越來越好是市民的切身感受。去年10月,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記者會上,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傑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在思想認識、治理力度、制度出台、監管尺度、改善速度五個方面達到「前所未有」程度。

「前所未有」的改善效果,來自於各級政府部門的真抓實幹。各級黨委、政府以釘釘子的精神,動真碰硬,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攻堅克難,以督察整改為契機,全面理清轄區環境問題,截至去年12月15日,我市群眾信訪舉報案件已完成整改1625個。整改完成率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彰顯了全市上下整治環境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幹勁和決心,各級黨委政府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的民生情懷。

「前所未有」的改善效果,也來自於全體市民的積極共建。責任市民針對身邊的每一項環境問題,積極向政府部門舉報,跟蹤每一起案件的整改效果。在中央環保督察組下沉大連督察期間,大連對全部1685個信訪案件在媒體公開,發動全體市民共同監督。由於每天公開的大表列項繁瑣、字型大小小、信息密,一次在上接下轉過程中,兩個案件被遺漏,見報當天就有市民打電話到市環保局詢問原因。在去年大連環保公開活動中,市民報名極其踴躍,令主辦單位應接不暇。海波水澄澈,長空落日圓創建美好環境,每一個市民都是監督者、建設者,正是因為有了全體市民的積极參与,才迎來了「美麗山水城市」好顏容。

當然,對此次中央環保督察群眾信訪舉報案件專項督查情況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按照《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群眾信訪舉報案件銷號工作的通知》(遼環督改辦〔2018〕2號)要求,根據「整改一件,銷號一件」的銷號制度標準,抽查中發現部分已完成整改的信訪舉報案件仍達不到銷號標準。已完成整改,卻仍存在治理工程未完工、後續整治措施未跟進、治理措施治標不治本等問題,說明部分單位、部門整改工作不紮實、不到位,未將整改工作落到實處、抓出實效,仍需進一步擠壓水分,坐實整改。

以人民利益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環境信訪是百姓關心的事,涉及公共利益、事關民生福祉。整改效果如何、案件能否銷號,百姓最有發言權。此次公開問題清單,就是要督促各個責任主體繼續腳踏實地紮實整改,唯有如此,才能讓整改經得起人民的檢驗,耐得住歷史的推敲。

撰稿:記者 吳耀輝

圖效:阿本 圖片源自網路

編輯&設計:郭超

校對:吳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商報 的精彩文章:

一個票房毒藥,一個過氣明星成就了《前任3》十億票房?

TAG:新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