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郎靜山,一個有風骨的人物,用相機重塑中國畫的山水意境

郎靜山,一個有風骨的人物,用相機重塑中國畫的山水意境

「拿照相機就是我的生活」「相機比太太還重要」「我做集錦照片,是希望以最寫實、最傳真的攝影工具,融合我國固有畫理,以一種善意的理念、實用的價值,創造出美的作品」——郎靜山

郎靜山是一個有風骨的人物,他對傳統文化精神屬性的認同、延伸和再創造,構成了他作品的一種超然的氣度和個性。在20世紀30年代,郎靜山開創了一條「集錦攝影」的新路,以相機代替畫筆,重塑中國畫的山水意境,將繪畫的高超境界融入攝影藝術之中,並因之馳譽於世界藝壇。

關關雎鳩 1950年 61cmx46.1cm

郎靜山,1892年生於江蘇淮陰,其自十三歲(1904年)起從事攝影,至1995年以104歲嵩壽仙逝,九十餘年從未間斷,參與整個二十世紀中國及世界攝影之發展,歷史地位無出其右;郎靜山是一個有風骨的人物,他對傳統文化精神屬性的認同、延伸和再創造,構成了他作品的一種超然的氣度和個性。在20世紀30年代,郎靜山開創了一條「集錦攝影」的新路,以相機代替畫筆,重塑中國畫的山水意境,將繪畫的高超境界融入攝影藝術之中,並因之馳譽於世界藝壇。郎氏畢生致力推廣攝影,融滙東方精神,發展嶄新技法,創造獨有的攝影語言,不僅參展無數,接受國際獎項、榮譽更多達數十項。

雲深不知處 1963年 36.8cmx30.5cm

少小離家老不回

鄉音未改鬢毛哀

背影相見不知誰

霧中問客何處去

郎靜山1963年作品《雲深不知處》,完全脫離了黑白攝影作品對光影、層次與清晰度的要求。而用張大千的背影對著觀者,並以茫茫大霧圍繞著相中的主角。這可以是夢中的不知狀態,可以是飄渺仙境,可說此人想要看清前路,亦可說此人覺前途迷惘,端看者的心在何種狀況而定。以濃濃大霧襯托單調的人與樹,更是別出心裁。

曉汲清江 1934年 61cmx43.1cm

中國古話論清淡虛靈謂之氣韻。《曉汲清江》即是莊子所言「實景輕則虛景現」的表釋。由原來的風光照我們更可見其創作之用心。1966年的《曉汲清江》,是郎靜山從1934年起經過幾次不同的改變而成的作品。

松蔭高士 1963年 61cmx48.5cm

暗雲春光凝不里

胸懷一片總是強

老樹多姿環如宇

仰看虛空誓滿志

雲峰鳥語 1955年 61cmx49.2cm

晴山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曲徑如通幽暮禽相與還

野郊臨山角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仙山樓閣 1956年 61cmx46.4cm

歸山深淺去

須盡丘壑美

終南陰嶺秀

層層山外山

創作難在構圖,但是氣韻更難。氣韻生動並非層層雲霧與山巒所生。以道家思想而言,氣韻是生命的升華,也就是生命的本質。或者可說是生龍活虎的能量,生命的力量。謝赫六法中所說的「氣韻生動」,指的是活潑的繪畫精神與生氣,這和攝影講究捕捉剎那間的神韻是雷同的。而郎靜山所追求的就是這個。

春樹奇峰 1934年 37cmx26cm

歸山深淺去

丘壑雄壯美

前枝襯遠山

不見桃源路

郎靜山先生自己所滿意的集錦作品《春樹奇峰》,於世界國際沙龍得獎34次。當時並未在底片接合處做出完全的調和,遠山與近景反差較強,但明確地傳達了距離之概念。

無車運斧 1955年 39.6cmx29.8cm

以中國繪畫傳統元素的主題蘭,並著重於光纖的變化,郎靜山對於相同單純的主題喜做不同的練習,融合創作者自己的精神。

從心理學、視覺美術的觀點,往往觀者可以把一幅作品分析得十分透徹。而最難的是能夠參透作者的意念,及了解其中不可言喻的感受。這是創作者背後的東西。郎靜山作品亦不乏此類,由意象暗示觀者的作品。

香生九畹 1930年 40.5cmx29cm

曉風殘月 1945年 30.4cmx25.2cm

1945年《曉風殘月》描繪的是一對戀人,即將離別,彼此的感受如隨風飄逐的柳絲般慌亂。戀人的心,於小舟中搖擺不定。踏實的田地也沒於湖中,不再可靠。渺小的遠山遙不可及,居高臨下的柳枝,與幾個簡單的主體醞釀出感傷的氛圍。這一絲絲、一丁點兒的韻味道盡了離愁。

湖山攬勝 1984年 11cmx40.5cm

郎靜山先生之作品大多可以中國畫理論來詮釋,因為他的作品所表現的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以傳統中國文化思想為創作精神的郎靜山,在他的作品《湖山攬勝》《群峰聳翠》及《百鶴圖》,更以手卷的型式呈現出中國藝術的精華。

《湖山攬勝》是郎靜山晚年的得意之做。這是山水集錦巨構,可說是郎大師將國畫山水的構圖方式,巧妙地運用在集錦作品上。郎靜山先生的作品在於忠實於現實世界的基礎上,將不同的景物按中國傳統繪畫的布局巧妙地組合在同一畫面上,採用散點透視法,遠近呼應、濃淡相見、恰到好處地表達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情趣。這幅美麗的國畫山水景象,就如同郎靜山一生胸襟開朗,寧靜與世無爭,是先生最後的作品及集錦攝影精華的完結篇,甚具歷史與攝影藝術史上雙重意義。

襯花雲彩 1975年 61cmx51.3cm

迎客松 1933年 61cmx45.7cm

祥和月夜 1957年 61cmx45.6cm

湖濱秋色 1939年 37cmx50cm

隱隱小橋隔風姿

石磯西湖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煙江晚泊 1937年 30.5cmx40.5cm

樹影湖光氣爽 1960年 35.5cmx25cm

浙江靈隱寺 1945年 33cmx26cm

農舍幽情 1965年 61cmx48.8cm

皚皚白雪片滿

虛實相生自然

零落闌珊有致

冬枝對應線山

主編:王成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享藝術 的精彩文章:

黃賓虹:歷代名家書法真跡用筆之功力,如挽強弓,如舉九鼎
趙永夫工筆花鳥畫新作賞析

TAG:私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