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成建/散文二則

趙成建/散文二則

獵人與狐狸

一冬無雪。快過年的時候,人們才好不容易盼來一場大雪。白白的積雪覆蓋了山巒,覆蓋了河流,覆蓋了原野。整個大地像蓋了厚厚的一層棉被。人們喜之不禁。李山林更是欣喜若狂。他高興的又與眾人有所不同。人們高興的是瑞雪兆豐年,盼來年有個好年景。而李山林高興的是他又能出去打獵,又可大顯身手了。

李山林是村裡打獵的能手。冬閑時,網鷹,打野雞,掏獾,炸狐狸,樣樣他都精通。他用木棍和繩子做成網,網裡拴一隻雞,等鷹撲下來抓雞時,網便自動收縮,鷹被生擒。李山林逮住鷹後,不分晝夜地「熬鷹」,「熬熟」之後,架在胳膊上,上山逮野雞。

雪過天晴是李山林打野雞的最佳機會。厚厚的積雪蓋住了所有的食物,唯有村子附近向陽的山坡上,剛剛化開的一小片一小片的草地,才是野雞覓食的好去處。這時,李山林就端著自製的火槍,迅速跑到山坡上打野雞。只見他從一塊大石頭後躲到另一塊大石頭後,從一塊地塄跟溜到另一塊地塄跟,一會兒貓著腰,一會兒爬在地上,逐漸接近目標,等距離野雞隻有幾十米遠時,他就瞄準射擊。他的槍法很好,有時一槍能打兩三隻。當然也有落空的時候。有時也朝天開槍打野雞,但命中率太低。

掏獾也是李山林的拿手好戲。獾冬天不出洞,李山林預先跟蹤好它的洞穴,利用獾冬眠時機將獾掏出來。除了賣毛皮外,他還把獾肉煉成油,誰家有人燒傷、凍傷之類的疾病,就找他討要。

炸狐狸,更是李山林的一絕。李山林用炸藥製成小小的炸彈,外面包裹一團肉,放在狐狸的洞口或經常出沒處,只要狐狸一咬,就會炸死它。這樣既不會損壞皮毛,又能置狐狸於死地,真是個好辦法。但也有狡猾的狐狸,只把外面的肉吃掉而留下炸彈的,有時還會將炸彈轉移藏起來,牛羊踏上去就被炸傷,這是常有的事。

冬天,走進李山林的院里,就像走進動物標本室。你會看到吊在屋檐下的狐狸、獾、野兔等等,就像活著一樣。因為這些動物的皮都是囫圇扒下來的,裡面裝滿谷糠,活靈活現的。李山林每年靠打獵也能收入一大筆錢。

再說李山林外出打狐狸。在那冰天雪地里,他發現前面有一串較大的清晰蹄印,心裡就暗暗高興,根據經驗,他判斷出這是一隻大狐狸。他加快腳步,順著蹄印追了過去。在一處陡峭的山崖下,李山林終於追上了那隻狐狸,那一身火燒似的毛皮,在雪地的映襯下,顯得十分耀眼。狐狸看到李山林,彷彿並不害怕,掉過頭不緊不慢地走著。狐狸在前面走,李山林在後面跟著。李山林追得緊,狐狸就跑得快,李山林走得慢,狐狸也跑得慢,狐狸好像猜透了李山林的心思。狐狸不進窩,只和李山林在雪地里轉圈子。有時越過險要的懸崖峭壁,有時下到深不可測的溝壑,有時穿過茂密的樹林,有時又走到光禿禿的山坡,有時李山林停下來休息,狐狸也蹲下來休息,並面朝著他做鬼臉。就像專門和他捉迷藏一樣。連跑慣山路的李山林也吃不住這樣折騰,累得精疲力竭,氣喘吁吁。這時李山林大怒,心想:以前把炸彈藏了起來的肯定也是這隻狡猾的老狐狸,今天非幹掉它不可。他也不顧開槍會打壞毛皮了。李山林把槍從肩上摘下來,端起就向狐狸瞄準。這時,狐狸像人一樣舉起兩隻前爪,好像是在做投降的姿勢,又將兩隻前爪合併在胸前,彷彿是在作揖求饒。李山林越看越火,心想:「你就是求我,我也決不饒你。」李山林如果此時放下槍,也許什麼事也不會發生,可李山林還是扣動了扳機。隨著扳機一響,「砰」的一聲,他眼前一黑,然後不省人事。

當李山林從醫院裡出來時,他的兩隻胳膊已經沒有了。這件事不脛而走,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從一個村傳到另一個村,越傳越玄乎,都說李山林遇到了狐仙,狐仙堵了李山林的槍眼,要不他的槍筒怎麼會炸呢?

皚皚白雪覆蓋了蒼蒼莽莽的高山、江河、大地,一時間各種飛禽走獸沒有了覓食的地方。一隻鷹在天空盤旋,它的眼睛非常銳利,在幾百米的高空,仍能看到地下米粒般大小的東西。它的頭左顧右盼,搜尋著地面可以捕獲的對象。

忽然,鷹發現山頭有隻公雞正在啄食玉米和穀子。它喜出望外,不由得往下撲;突然,鷹打了一個激靈,猛地停住了。它被公雞周圍的白色網子嚇了一跳。它在思考,該不該下去,敢不敢下去;它在猶豫,在彷徨。它繼續在天空盤旋、觀察,看看周圍還有什麼動靜。它整整地繞了一天,也沒有捕到其他食物。將近黃昏,鷹確認沒有異常情況,飢餓也不允許它再遲疑,決心搏擊一下。

鷹瞅准目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衝下來,它想抓起公雞就跑,可它剛剛抓著公雞向天空升騰的剎那,網突然劈頭蓋臉地壓了下來,把它罩了個嚴嚴實實。原來它早已觸動了網上的機關,只要抓雞,網就會自然收攏。

獵人看到網子倒下,便上山把鷹帶回了村莊。獵人把它關在一個小屋裡,開始日夜不停地「熬鷹」。所謂「熬鷹」,就是一點一點喂它食物,讓它牢牢認識主人。過了一段時間,獵人確信將鷹「熬」熟,便胳膊上架著它來到山上「放鷹」。「放鷹」就是讓它捕捉野雞、野兔之類的食物。「放鷹」時,獵人站在高高的山頭,還要有幾人「打坡」,「打坡」就是在山坡上的樹林里用木棍子抽打吆喝,驚擾藏匿在叢林中的野雞、野兔,一旦有野雞、野兔往出逃跑,獵人便放開鷹去追捕。當鷹剛剛抓住獵物還沒吃上幾口,「打坡」的人們或獵狗便從它爪子下把獵物奪走。然後,獵人讓它繼續捕捉,循環往複,一天能捕到幾十隻。

一連幾日,天天如此。鷹覺得實在受不了這種虐待與役使,當獵人又帶它出來的時候,它沒有像往日一樣撲向食物,而是振翅飛向遠方……

作者簡介

趙成建,1957年生,山西盂縣人。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散文學會理事,原山西政協報副刊部主任。1984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及新聞報道,2007年出版個人文集《人生變奏曲》。多次獲山西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山西省委統戰部好新聞獎。

精品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毛衣?裙子?唐美人合適的有哪些?NO18
絕地求生:為中國玩家定製?解放牌卡車曝光,玩家直呼重回70年代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