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四大奇案之張汶祥刺馬案:馬新貽肅清社會毒瘤,卻慘遭暗算
慈禧垂簾聽政的清末年,曾發生無數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最為轟動,統稱為清末四大奇案。而刺馬案則為四大奇案之首。這四個案件,案情複雜,過程曲折,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引人入勝,至今仍為世人所傳誦。
太平天國失敗後,人們傳言曾國藩有野心,其實他的部下早就慫恿他謀取帝位。在與太平軍作戰時,清廷不得不依重湘軍,但是,如今太平軍被「蕩平」了,慈禧太后能允許曾國藩在江南坐大嗎?東南卧著一隻虎,她睡覺也不安心。於是她把曾國藩調離江寧,派馬新貽任兩江總督,迅速裁撤湘軍。
江寧是湘軍攻下來的,兩江一直被湘軍視為私地,他們在那裡經營了數年,豈能輕易讓給馬新貽。馬新貽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自己的軍隊,孑然一身來到江寧,如入龍潭虎穴。馬新貽被刺,朝廷心中明白,為了不致激起兵變,動搖清王朝的統治,趕緊調曾國藩回蒞江寧坐鎮。從此,兩江總督寶座長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問津。
太平天國失敗後,湘軍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來,他們比土匪還要兇殘,明目張胆地肆疾搶掠。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後,幾萬湘軍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將領。這些人並不回鄉務農,而是到處遊盪擄掠。有些人參加了哥老會,有些人本來就是哥老會成員。湘軍裁撤擴大了黑勢力,散兵游勇又與黑勢力結合,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馬新貽在懲治散兵游勇時非常嚴厲,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稱的袁保慶為營務處總管,抓到為害百姓、有非法行為的散兵游勇即就地正法。散兵游勇和黑勢力對他恨之入骨。
那個曾給孫衣言透過口風的顏士璋頗有心計,他寫了一本《南行日記》,記述了赴寧的全部過程。據他的曾孫顏牧皋說,日記中寫道:「刺馬案與湘軍有關。」「刺馬案背後有大人物主使。」
說法一
張汶祥刺殺馬新貽,在警衛森嚴的督署重地一撲而中。馬新貽被刺後,立即有「刺馬案」戲文上演,而且正值鄉試,安徽學政殷兆鏞出試題,竟然寓其譏諷,喬松年也來湊熱鬧,寫了一首歪詩作證,湘軍將領給張文祥立碑等等。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刺馬案是一件有計劃、有組織的政治謀殺事件。從案件的實施,到輿論的有力配合,以及對審案的精心策劃和對結案的精明設計,都說明它出自高人之手。
說法二
刺馬案發生後清廷十分驚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內幕褻聞,於臉面上無光。因此只能掩蓋矛盾,粉飾門面。慈禧太后為了維繫搖搖欲墜的統治,親自出面處理此案。把正在天津處理教案的大員曾國藩調來審理案件。又在曾國藩出發前夕召見了他,面授機宜說:「馬新貽辦事很好」為此案定了調子。一句話,馬新貽是個好官,張汶祥是個發逆。
大量野史、筆記、小說、戲曲,不顧官方史家曲筆,將馬新貽被刺原委公諸於眾。馬新貽官運靠的是假報軍功結納權貴得來的。他在所謂的「剿匪」戰鬥中本是個敗軍之將。被俘以後又沒骨氣,與「匪首」義結金蘭成了拜把兄弟。再由把兄弟導演一幕馬新貽收復失地的鬧劇,欺瞞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寶座。飛黃騰達以後,拜把兄弟們原以為可攀附於他,千里迢迢來投靠。馬新貽奸佔了兄弟妻室,又誘殺了兄弟。張汶祥因偶然原因逃脫他的魔掌,才弄出這出刺馬的大案來。
此事轟動朝野,慈禧太后驚問:「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誠惶誠恐地回答:「這事很奇。」 更奇的是,案犯張汶祥供詞閃爍,主審大員奏案含糊,期間雖有曾國藩、鄭敦謹等朝廷大員複審,卻始終未得真相,1871年10月,張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馬靈。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風流皇帝宋徽宗:不愛江山,只顧驕奢生活
※見財起意作大案,看弱女子如何智擒大盜
TAG:奇異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