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留美學生拉黑父母6年,恨父母的孩子該如何走下去?
最近,一條新聞引發了熱議: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王猛,以決絕的方式,斷絕了與原生家庭的聯繫,拉黑父母6年,12年沒有回家。
王猛在某種意義上是很多人眼中的「人生贏家」,四川某市的高考理科狀元,北大生物專業本科,美國Top50大學心理學研究生。
但在這光鮮亮麗的光環背後,是王猛私人生活領域的失控和一地狼藉。
王猛說因為父母的控制欲,自己一度抑鬱成疾,似乎是為了完成自我救贖和自愈,王猛在美國讀完心理學碩士後準備回北大攻讀心理學博士。
在被王猛的新聞刷屏後,社會上有很多種聲音。其中有種聲音說,王猛不知感恩、反應偏激,還有種刻薄的評價,把王猛比喻為「白眼狼」!
在《偉大的蓋茨比》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每當你想要指責別人的時候,要切記,這世上並非所有人都如你這般幸運。」
其實,關於原生家庭之殤,幾乎沒有人是孤島。無論是豪門旺族、高知家庭還是市井人家......關上門,幾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有些人想要與父母決裂;有些人想要逃離原生家庭;有些人獨自漂泊在陌生的大都市不肯回家......幸福的家庭總是模樣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下面這些故事均為
訪談實錄:
@cici 25歲 外企HR
「他打我,打到有人報警」
我父親是脾氣極其惡劣的人,我25了,至今他仍舊會對我動手。
扇耳光、下跪、扯頭髮、求饒,這些在我的家庭里可以說是分分鐘都在上演。
都是什麼原因動手呢?說出來都會覺得可笑。
譬如,我小時候喝粥,不小心把粥撒到床上,他一巴掌就過來了。譬如,家裡有誰違抗他的意見,他就開始暴怒、拳打腳踢。
我幼年的時候,我母親被他打到左耳失聰。我姐姐被她打到幾乎有人報警。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我姐姐結婚的前一天,因為請客問題,我爸又突然情緒失控,他拿起刀說要殺了我們,我們母女幾人把門鎖起來,躲在房間里哭。最後我媽和我姐跪在地上求饒,這事才才算完。
但這些我都不覺得傷人,最傷人的是,他明明很愛我們。
我父親很節省,自己生病了都捨不得看病,為了供我和我姐姐上學,他什麼髒話累活都做過。
但對於家暴這一點,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和陰影,導致我現在成年後的性格,極其自卑、唯唯諾諾,在兩性關係中甚至有些病態。譬如朋友總說我在人渣里挑男友,在遇到渣男的冷落或者背叛時,我想的不是逃離,而是更加賣力的迎合和討好。
我的父母從來都只有爭吵和打罵,我甚至都不知道正常的兩性關係應該是怎樣。我的擇偶條件的底線就是,只要對方不要有家庭暴力就行,這算不算病態?
@小蠻 25歲 公務員
「我工作三年了,每個月只有700塊零花錢」
我母親對我的掌控,超過很多人的想像。
我父母都是公務員出生。2014年,我考研失敗後,我母親逼迫我參加公務員考試。其實那時,我內心是極其抗拒的。但我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他們的話,我不敢違抗。
至今,我留在我那個小縣城參加工作三年多,每個月的工資大部分都會上繳,我單位有免費食堂,所以我媽每個月只留我700買化妝品和衣服。
覺得很扎心是不是?我上學讀書那會更扎心。我讀大學四年,我媽不讓我留長發,說是影響學習。因此,我留了4年很短的短髮,導致當時很多人以為我是同性戀。
我在讀大學那會,也會和很多女生一樣,把生活費省下來買衣服。但心酸的是這些衣服,我從來都是背著我媽偷偷買,要是她知道我私下買衣服了,絕逼會和我翻臉。畢業時,我把自己偷偷買的衣服全部送給了室友。
身邊很多朋友,都不能理解我對媽的唯命是從,但其中的無奈只有生活在我這個家庭的人能懂。
我嘗試過「抗爭」,但換來的是我媽跟我長達半年的冷戰。還有一次很恐怖的是,我媽拿著剪刀,跑到我房間,發了瘋似地剪我的被子和衣服。
以為工作後,我會逃離這個家庭的掌控,但情況並沒有好轉。譬如,要是我周末和朋友出去玩,她必須要跟那個朋友打電話搞一個背景調查,想和女性朋友到外地單獨聚會或者旅遊,想都別想,必須要有她的陪同。
還好,生活在這個家庭,我覺得自己的人格還算健康。在朋友眼中,我是一個滿嘴跑黃段子的女生,但一回家,我就變成了和爸媽坐在一起看新聞聯播,說話細聲細氣的乖乖女,在家真的很累。
我現在正在準備國考,只想考到遠離家的城市,考不上就快點談戀愛結婚,早點離開這個家。
@Berly 30歲 公司CEO
不止一次想到和他斷絕關係
我們每個人曾都是孩子,每個孩子最依戀的就是自己父母,當一個孩子逐漸對父母冷漠、寒心,那一定是經歷過太多寒心和失望,逃離乃至決裂是情緒壓抑的最終決堤。因此,看到王猛的萬字控訴文時,我對他的痛苦能夠感同身受。
但我的經歷可能比王猛更加不幸。
我是家裡最大的孩子,下面有2個弟妹,我的父親不僅重男輕女還脾氣暴戾。
我媽是家庭主婦,因為經濟的不獨立,她只能完全依附我爸生活,而我爸簡直是人渣,公開養小三,被我媽發現後,對我媽拳打腳踢,為了我們,我媽只能隱忍,導致到現在我爸說一,我媽絕對不敢說二,看到我媽在我爸面前迎合、小心翼翼的樣子,很是心疼。
小時候,我爸打我媽,我去哀求,我爸會拉著我一起打。因為我是女孩,我高中畢業後,他就不肯出錢我讀書,我當時我和我媽跪下來求他,最終還是沒能打動他。
我當時17歲不到,發了瘋似地極其渴望讀書,似乎在冥冥之中明白讀書是我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通過借錢以及在課後時間地拚命打工,我在北京度過了最艱難的四年,這四年,我爸沒有寄我一分錢也沒有給我打過一個電話。
如今,我畢業十多年,已成為一家公司的老闆,還能感激誰呢?呵呵,感激生活的不幸,感激父親當年對我的絕情?
最後,告訴那些正在遭遇家庭不幸和生活暴擊的女孩,永遠不要放棄自己,讀書是你最佳的救贖,經濟獨立才有生活尊嚴而言。
@ Alan 18歲 留學生
還好,我爸媽離婚了
我媽是特彆強勢的那種女人,她從小管我學習管得賊嚴。小時候,我做作業,她就在旁邊看著,她越看我就越緊張,越緊張就越容易出錯,有時很簡單的演算法題算錯,她就拿出直尺「啪啪」地打我掌心,我還不敢哭,哭了只會打得更凶。
還有一次,她直接把我作業本撕了,那天我都不敢去學校。
我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很好,我媽對我要求是一定要求全班前三,如果沒達到她的標準,回家又是一頓「棍棒伺候」加寫檢討書,導致每次老師在講台上宣布成績時,我都坐在下面渾身發抖。
在我的印象中,我媽從來沒表揚過我,我表現得稍有令她不滿意的地方,她就會對我惡語相向,什麼花那麼多錢供你讀書,讀的是什麼垃圾?什麼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
我媽的強勢和病態般的掌控欲還延伸到了我爸身上,其中的生活細節我就不再贅述。
我13歲那年,我父母離婚了,我媽也很勇敢,凈身出戶。說實話,離婚後我跟著我爸,日子好過了很多,家裡不再是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鬧。
而我媽在離婚後,通過自學日語進了一家日企當高管,賺不少錢,也成立了新的家庭。我跟我媽現在偶爾還會有往來,我真心希望她過得好,但對她已經沒有多大感情,也慶幸她當年離婚,放過了我跟我爸。
@J 26歲 美國海龜,上市公司職員
我爸為了逼我分手,以死相逼
我是上海人,父母是典型的中產。我女友是農村人,本科學歷,兩人在北京讀書時認識,後來大學畢業後,她留在北京工作,我去了美國讀研。
去年,我從美國畢業回上海,女友為了我,辭掉北京的工作,來到了上海。她是我的初戀,我是奔著結婚跟她在一起的。
上個禮拜,我把她介紹給我爸媽,誰知我爸在還沒有見到她的情況下就給她判了死刑,原因是她是家境、學歷都配不上我。
他在家摔盤子、掀桌子、爆出口,差點要動手打人。還好,我從小是性格比較溫順的人,不會和他發生正面衝突。
昨天,他單獨約了我女朋友吃飯,她對我女朋友說,如果她不肯分手,就鬧到她家爸媽面前自殺,直到搞到她家破人亡。
我從小到大都不敢對我爸說一個不字,我讀大學、包括讀研、讀什麼專業,都是他一手安排的。
關於未來,我不想在活在他的掌控之下。
我和女友正籌劃著離開上海,主要是擔心他會鬧到現在的公司,索性在一個城市重新開始。
目前先忍半年,等選擇好城市和存好錢,到時我就會帶著戶口本和女友離開。最後想對我爸說一句,孝順不是你拿來對付我的武器。
寫在最後
原生家庭從來都是一個揪心的命題,無論是王猛對父母的控訴引發眾多年輕網友的共鳴與同情,還是在知乎獲得上萬條回答的「如何與父母斷絕親子關係」帖子,亦或是豆瓣上引發輿論風暴的「父母皆禍害」的討論小組......我們足以窺見當下很多年輕人對原生家庭的失望與埋怨。
「原生家庭」原本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個名詞,在2000年後才逐漸被大眾熟知。更準確地說,隨著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原生家庭」成為了擁有了社交網路」話語權「的80後、90後,用來控訴父母的「流行用語」。
而他們的父母,那些在新媒體傳播上相對弱勢的50後、60後們,則彷彿在一夜之間淪為了「禍害」和「暴政」的代名詞。
心理學博士李松蔚在近日的微信長文中說道,他把這種
"話語權的轉移"看作為「社會的進步」
。因為「年輕人掌握了更多的主動權,可以12年不回家,決絕地獨立生活,甚至受到主流輿論的同情,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
他略帶無奈地坦承:作為父母,我選擇承受子女的控訴。
而我,站在父母的對立面,作為子女,我只能說,這句話讓我心疼(當然那些有意虐待孩子的人渣父母是不在我們的討論範疇之內)。
只是當我們在抱怨、聲討著父母操控欲過度、肆意干涉我們的人生選擇時,請也不要忘記,大約也是同一批父母,花了半生的積蓄供我們上學、買房、利用退休時間幫忙帶娃。
更退一步說,這一代50後、60後的父母,成長在一個信奉「集體主義」的年代,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並未接受過完整的、良好的教育,對年輕人日新月異的文化更是一知半解......所以,當你準備好開始這場家庭倫理的對抗時,請相信,除了鍵盤上的控訴,你會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畢竟,愛是沒有錯的。錯的是愛的方式。
聯想到我的一個朋友。從小她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中長大,有一次母親打她直到把竹竿打斷。然而她說長大後早已不再怨恨母親。因為她了解,母親是孤兒,從來沒有得到過愛,也不知如何去愛。因此,現在的她更加倍地疼愛自己的母親。
每個人的人生,誰不是一邊戴著鐐銬,一邊盡情舞蹈?
回到「原生家庭」的概念,心理學學者唐映紅曾說過:「原生家庭對個體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兒童期和青春期。進入成年期,個體面臨著自己選擇自身成長人生歷程的情形,此後的人生軌跡和狀態就不能簡單地歸咎於父母。」
寫這篇文章,絕不是為極端惡劣的父母開脫。我只是想說,如果你是一個成年人,那麼應該知道,決定今後人生走向的,不再是父母,而是自己。
至於那些把糟糕的生活和怪癖的性格完全歸咎於原生家庭,並「沉浸」於恨中的人,你要知道當恨太多,愛是無法進來的,嚴重者甚至會像王猛一樣滋生心理疾病。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
版權歸精英說所有
作者:
coral,一個致力於終生碼字的情緒寫手。
references:
http://mp.weixin.qq.com/s/8gDP_-KF2H0bRRQF3WKaMA
※遇到前任的前任該怎麼辦?這對世紀情敵同框,現場的八卦之魂都燃燒了……
※當心!這些視頻流入中國,正毒害你的孩子!
TAG:這裡是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