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愛為孩子的成長助力

用愛為孩子的成長助力

公號的第六十九篇文字,我在學校「」好家教「」活動班級的分享稿,也是我對這幾年教育的總結與復盤。

雖已立春,卻有暴雪,這個冬天,太冷。但如果心中有光,可以融化一切冰雪,熬過寒冬,春天一定會來,一定的。養娃會時不時陷入某種黑暗與寒冷中,狼姐親口告訴你:熬過去,一定會好,曾經的抓狂與歇斯底里最終都會換來風輕雲淡。

配圖來自攝影師一路上有你,寒冬里翱翔的海鷗讓我佩服,給我啟迪。感謝!

首先感謝學校的組織,感謝家委會的推薦,讓我們有機會回顧梳理家庭教育中的得失,分享出來,跟大家一起探討,以期共同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我們都是陪孩子走過了青春期(或者正處於青春期)的家長,孩子的成長史也是我們的成長史,說孩子的養成過程是一款大型升級打怪的現實版遊戲一點不為過,關鍵這個遊戲還沒法暫停,更不能退出。也可以說這是一部沒有綵排過的現實版連續劇,即便看過再多的教育書籍,閱過再多的人,也不會一切都在我們的掌控中,不定什麼時候會有超劇情發展的情節,長期的鬥智斗勇中,練就了佛繫心情:學習、歷練,實在熬不過就告訴自己:「我生的、我養的、我認了」。說正向點,就是用愛,去關懷孩子;用愛,等他的自信發芽;用愛,支撐他的成長;最後,還是用愛,祝福他、給他助力、放他高飛

見過了太多成功(有錢)人士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無能為力,也見過太多普通家庭(工薪族)為孩子的「不走正路」束手無策,所以我們從養育之初就確定下我們中青年階段的主要關注點:工作可以隨時開始,但孩子的成長不會再來。一切家庭決策以有利於孩子成長為中心,不能以工作忙、沒時間等理由,忽視孩子的教育、耽誤孩子的成長。

感謝家人們的支持,感謝孩子的努力配合,更感謝這一路遇到的尊敬的老師們、可愛的同學們,我們一起走過十幾年的時光里,儘管有坎坎坷坷,但總體發展趨勢還是比較喜人的,孩子在努力朝著自己的方向奔跑,而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在穩中有進。現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整理反思,因為我們不是主流觀念,所以有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提出來共同探討:

一、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感恩國家與先輩

沒有國就沒有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教育孩子從小要愛家,更要愛國。尤其是看到國外局勢動蕩不安,導致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時候,是教育孩子愛國的好時機。跟孩子一起感恩我們擁有的和平年代,感謝先輩們為我們創造的良好環境,提倡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

當然,國家發展階段的特殊性現實擺在那裡,發展自然會帶來一些副產品,我們一直教育孩子無論如何要熱愛自己的國家,用包容平和的眼光看待社會,看待發展中的不足,也正是因為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才需要我們努力學習以使祖國更強大,使世界更美好,使人民更幸福。

孩子經常把在修身課上學到的內容分享給我們聽,學校和班級發生的事情也會講給我們聽,讓我們了解他的思想動向,同時在家裡經常就國內國際大事進行討論,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分析,大家各抒己見,引經據典,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力圖公正全方位看問題,培養孩子的世界格局。

二、父母長輩做好示範,為孩子營造積極向上的和諧家庭氛圍

孩子就是一粒種子,出生時,會帶著他的特質;家庭,就是他成長的土壤,給他成長的力量。多年後,當我們看到不同的種子長成了不同的樹木花草時,得先想想作為土壤的我們供給了什麼。想讓種子長成參天大樹,土壤不僅不能水土流失,還需要有充足的養分,這個養分,就是家庭里的愛。我們是這樣為孩子做示範的:

1、尊敬老人,感恩父母

我們雙方父母在養育我們的過程中無怨無悔的付出著,尤其公婆除了幫我們撫養孩子,對我們更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著,即便我們已經四十多了,還是經常對我們噓寒問暖,對此,我們一直用實際行動向老人表達著我們對他們的愛與關懷。

孩子在我們的影響下,初中開始堅持每天都去陪陪爺爺奶奶再回家,偶爾會泡個腳或者吃個飯再回來,然後把那邊聽來的消息講給我聽,問他這樣累不,他說:奶奶爺爺年紀大了,再陪,也陪不了幾年了。聽的我黯然淚下。

上高中後,改成每周一次回去看看爺爺奶奶,爺爺話不多,只是坐著聽我們說笑,而奶奶就國內國外、家裡家外說個不停,偶爾哪裡說錯了,也不讓我去糾正,路上安慰我:媽媽,奶奶這個年紀了,就讓她說個痛快吧,我現在負責使勁慣著奶奶,有不合適的地方,你私下提醒一下奶奶就行。

愛是治癒一切病痛的良藥,每次離開爺爺奶奶時,我們全家人都主動擁抱老人,老人開心,我們也獲取了滿滿的幸福與快樂。每當我看到祖孫那副其樂融融的場面時,都想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話,知道孝順自己家老人的孩子,才會由衷敬重他人,才會用學到的知識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2、處理好夫妻關係,男女互補

不怕說實話,以前我總願意大包大攬,老認定自己是對的,老公是錯的,我對家庭貢獻大於老公的,曾經一度把老公排除在家庭教育之外。但在孩子眼裡,他不這麼認為,他更關注的是家庭的完整、家庭關係的和睦、爸爸在家裡有沒有話語權,爸爸是他未來的榜樣,如果爸爸在家裡沒有地位,他的未來在哪裡?

有天在家理他的提綱和書本,看到他的作文,就留意了一下,結果發現一個秘密:我們帶他走過的地方,無論他當時是不是喜歡,都會出現在他的作文里;我們一起做過的事,說過的話,都能從他的字裡行間看到影子;我們無意的話,卻一筆筆在他心頭刻了痕迹。家長的舉止,被孩子有樣學樣,統統都反映到了他的日常言行中。孩子就是我們的複印件,想要複印件好,首先得確保原件沒問題。

隨著他年齡的增長反映出來的問題,也促使我開始思考一個母親在家庭里的定位,並開始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相關知識,反過來對照自己的行為可能給孩子未來關係帶來的隱患。與其嘮叨孩子,挑剔孩子,不如多看看自己,是哪些地方,通過什麼途徑,把我們認為的缺點都植入到了孩子身上,家庭教育,過程質量管控最重要。孩子的言行里,有我們過往的舉止。我們自己不看書,怎指望他喜歡閱讀?我們自己是只貓,怎指望他變虎?我們不改變,怎能指望孩子主動改變?

沒有一個父母是不愛孩子的,只要意識到為了孩子好,我們都願意改變。自從學習並主動改變以來,夫妻關係逐漸改善,老公回到家庭的主導地位上來,而我主動退到身後。夫妻兩人在孩子教育上的理念越來越容易達成共識,男女思維角度互相補充,孩子也感受並日益承接了來自媽媽的包容與接納,來自爸爸的堅定與剛強。

家是孩子的大後方,家裡穩定,孩子安全感自然充足,向前走時心裡才不恐懼又有力量。

3、尊重孩子作為個體的權利,有為有不為

不同階段,我們在孩子教育中使用的方式不一樣,承擔的角色也不一樣。早期教育時期,是手拉手階段,需要給孩子傳遞正確的三觀;小學階段,是扶一把的階段,需要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階段,是一個權力博弈的階段,孩子想自己走,卻又走不好,大家互相磨合,最終孩子學會獨立行走,父母學會放手;在高中階段,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模式和學習方法,我們需要學會從以前的指手畫腳模式里脫離出來,主要是負責精神解壓和提供物質供給、還有適當時候的打打雞血。相比其他幾個階段,我們更多的是尊重他的選擇,相信他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然,有觸及底線的事情發生時,我們也會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加以干涉。干涉時,明確表明態度,絕對不遮遮掩掩,但也不會夾帶情緒,力爭做到和善而堅定:堅持只說事實,不加評判,更不指責,一事一談,不掀歷史,更不做無謂的聯想

和諧的家庭氛圍和穩固的家庭關係,可以讓孩子獲得內心的平和與淡定,足以應對生活中的困難,有充足的動力,奔向自己理想的未來。

三、慈愛的同時,堅持底線,三個教育理念

1、如果這件事情是必須要做的,那就不要講條件、列困難,把精力放在做事情本身上

比如學習,是學生階段的主要任務,那就不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考慮諸如這樣的問題:我為什麼要學習?我學不好怎麼辦?如果給我配好的老師,我會完成的更好。。。

我們一律把這種問題定義為沒有意義的,學,就全力以赴,不需要擔心考不好沒法向張三李四還有二大爺交待;學,就竭盡全力,並接受因為能力有限或者一時疏忽帶來的「不良後果」。

我義正辭嚴告訴他:沒有什麼假設,錯了就是錯了,我們只需要正視這個成績就行。當然也安慰他:沒關係,平時我們把能犯的錯誤都犯了,中考就有經驗不會再犯了。

把精力放在做事情本身上的好處之一是可以節約時間,不需要內耗,沒有糾結。既然這個事情早晚要做,必須要做,何苦浪費口舌,何必去爭執,何必去解釋呢?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不敢直面嘛。

所以在好多家長頭疼孩子寫不完作業,試圖插手孩子的時間管理時,我們是比較輕鬆的,因為孩子知道這是他自己的事情,他需要想辦法去面對,他要為他自己的學習結果負責。

2、鼓勵嘗試,不捆住孩子手腳

記得以前有幅漫畫,是關於牛先下地學耕地還是先學耕地再下地的爭論。我們堅持的原則是:試一試。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不試怎知自己不行呢?所以面對未知時,我們對孩子說的最多的是:試試看。

於是孩子在一次次的嘗試中獲得了成功的小喜悅,嘗到了甜頭,也一點點培養出了自信心。起初他的自信還仰仗外界的肯定,慢慢成功事件多了,他的自信就純來自於事件的成功了。

自信心的培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斷章取義說哪本書上說「不要讓你的孩子活在表揚里」,便從此閉上你鼓勵孩子的嘴。內心強大如我們,快五十了都喜歡聽大家鼓勵的話,寫篇文章還關注文章閱讀量和點贊數,何況一個希望通過被鼓勵獲得父母關愛的孩子呢?

鼓勵孩子去做,想法促使他做到,並因為做到而得到鼓勵。

3、合理期待,承認自己的孩子是普通孩子

父母是人,不是神,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該示弱就示弱,我們不需要給孩子演繹神話,我們展示普通平凡的我們給他看就好;孩子也是人,不是神,我們不是打造鋼鐵戰士,我們培養的是一個血肉豐滿的平凡的人,允許孩子有做不到的時候。

遇到孩子學不會時,放下我們的情緒,心平氣和,和善而堅定告訴孩子你看到的事實,希望跟孩子一起努力達到的目的。當無助的孩子感受到你發自內心的真誠,感受到你的愛的時候,通關自然就容易得多了,不背包袱前進的孩子,負擔自然不會那麼累,因為他沒有那麼多「內耗」,活得不糾結,不擰巴。

總之,我們在家庭教育里堅持的原則就是首先建立良好的成員之間關係,營造良好氛圍的情況下,每個個體又各歸其位、各負其責,家長守住底線,孩子才能有為有不為;家長守住界限,孩子才有能力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孩子的求學路走的磕磕絆絆,雖然隨著年齡增長,心態逐漸成熟,成績相對穩中有升,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1、學科瓶頸

由於各種原因,學過的知識依然會有不會的,存在目前情況下無法突破的瓶頸,也會兀自懊惱。也存在時間不夠,精力無法合理分配的現狀。

2、性格內向,不喜歡交流溝通

因為從小要求他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於是遇到問題喜歡死磕,沒有主動與同學交流溝通的習慣。也曾提醒過,但還是堅持自己的一套方法。

3、太宅,社交少

平時除了學習,就是看書、拉琴,沒有呼朋喚友的活動,也不會三五結伴遊玩。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目前也沒有什麼辦法,但我們相信所謂的困難也有積極的一面,能做的只有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不為他擔心,轉念祝福孩子,希望有一天,他會成長到足以應對這些問題。

再次感恩我們積極向上的班集體,負責有愛的各科老師,尤其是教學經驗豐富的班主任。我們作為家長,一定全力以赴配合學校,做好孩子們的堅強後盾,用我們源源不斷的愛,為孩子助力,成長為對社會有益的人。

孩子們已長大,我們權且成長自我,修鍊自己,讓自己成長到能應對更多新劇情吧。與狼姐一起成長,請點擊:探索,未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冬至已至春不晚 的精彩文章:

TAG:冬至已至春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