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壺一把伴人生
明代小壺開始盛行。明朱元璋改制後,以龍團鳳餅無益於國民生計,懺然助長奢風,於是在洪武七年,斷然禁止,改為散茶,這個決定,改變了茶具的命運:一是茶碗的式樣,一是小壺的盛興。
茶餅在儲藏及體積上,固然有許多優點,但在煮泡時,要烘烤,要碾碎,然後才投入大在調煮(亦有放在大壺沖泡),在等水開時又要十分專註,從初開的蟹眼,中沸的魚眼,至大滾的松濤之壺,依茶餅的等級、種類,投點時的講究,以及控制茶湯的濃淡老嫩,茶餅壓制或緊或松,或陳或新,須要極有經驗的人才能控制得恰到好處。
當時壺的功能,只是置燈上,或鐵鑄,或陶制;體積不可能太玲瓏,顏色不可能太炫目,質地不可能太細緻。
由於制茶形態的改變,飲茶變得極為省事,既不必用到烤茶的器具,又省去碾磨工具,燒水的壺與泡茶的壺一分為二,為了配合散狀茶沖泡的實用與方便,泡壺更從粗枝大葉變為小巧輕便,更由於宜興一地所產陶土的質優及文雅而別出心裁,小壺沾承茶水恩,迅速地奠定其在茶事上的地位。
六百餘年來,其受人寵愛、經久不衰,更奇特的是它不因「人老珠黃」而減低價值,反而愈老愈值錢。
可以說小壺因茶而得寵,然而飲茶也因小壺的出現,提升至另一層境界。
古人或許壺與茶不分軒輊,以較科學的角度分析這兩件器物,自有其道理存在。其一是茶葉的製造,餅茶的加工。
品質較差的,或許在炒菁、揉捻過後,即放入鑄模中拍打烘烤成型,品質較佳者,長茶經過撿枝去梗,再和水入主模成型,不管是前者或後者,壓制和蒸、烤,都會改變其組織的結構,可溶解的物質不均勻和香氣的消失,以正常的推斷,同一級材料的製成品,餅茶必會遜於散茶,尤其是北線武夷與南縣安溪的產茶。
原來的加工技術已漸臻爐火純青境界,散茶的流行,更使茶葉的加工登峰造極,更能原原本本地表縣茶葉的天然本質。
其二是壺的大小,與加熱的原理成反比,壺越大,加熱越慢,壺越小,加熱越快。餅茶的原理,是要以水的熱度,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茶葉中的可溶物如芳香油、氨基酸、糖類以及單寧類等物質,迅速析出,溶於水中,變成茶湯。
因為可溶解成分依浸泡的時間長短而釋出深淺,同樣在100℃水溫中,浸一分鐘與浸五分鐘含量各異,壺的功能不僅在迅速加溫,更在迅速隔離,如用炒菜比喻,以快火炒菜及慢火炒菜,其新鮮清脆不言可知,小壺泡茶其功能即若此。
因此,以小壺來泡散茶,不僅是經驗的累積,也是合理的安排。從明洪武年至今,仍然是這種泡法。沒有人喝過明時的茶,但是明人用過的壺,至今仍被不少人所珍藏。
以唯物的觀點而言,茶遠勝於壺,然而用唯心來看兩者則應軒輊不分,空有好壺,沒有好茶,只能摩挲,徒增手澤;空有好茶,沒有適泡的壺,不僅暴殄天物,更令人徒呼可惜。
GIF
TAG:茶生活微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