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原理與快樂的脈絡
痛苦的原理,在於人有完整的慾望,卻無法擁有完整的與之匹配的對象。
慾望是慾望,慾望的對象是慾望的對象。
慾望是極其簡單的、純粹的、不可變化的,可以理解為一種在人身體和心靈之間流動的能量。
慾望的對象是極其複雜的、變化的、豐富的、可以互相替代的,可以理解為對慾望這種能量的具體運用,可以讓能量得到升華,也可以把能量引向墮落。
慾望本是一件質樸的禮物,是每一個生命最原始的設定,沒有好與壞之分。
慾望不會讓人產生任何痛苦,讓人痛苦的,是慾望遇上了慾望的對象,準確地說,只有慾望的對象,讓會讓人痛苦。
慾望開始於對某一個對象的鎖定,就是人把慾望這種能量引導在某一個對象之上,慾望在剛開始的時候是單純的、美好和可愛的,我們往往把它稱作「初衷」。
記住,我們任何的初衷都是非常純粹的!如果拿愛情來舉例,愛情就是對性慾的升華,當我們剛剛開始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心中的願望往往是極其簡單的:愛她,對她好,希望她得到幸福。現實生活中,也有這種將性慾升華到了極致,反而對愛的對象無欲無求的愛情,從開始到最後都保持了愛情的純粹性,這是我們俗稱的偉大的愛情。
多數愛情都抵達不了這樣的境界,當這愛的這個「初衷」進入到實施階段,與這個愛的對象展開互動以後,慾望與慾望的對象就像是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開始自我生長,並不那麼容易受到家長的控制,甚至於會反過頭來影響家長。
與她/他開始相愛之後,慾望就開始變化和生長,性慾、佔有慾、物質欲、虛榮心、自尊心、自卑感、懷疑、嫉妒……各種慾望的能量互相流動和疊加,各種慾望的對象互相滲透和交配,又互相影響,現實中的「她/他」不可能是完美的,現實中的「我」也不可能是完美的,這些「不完美」與本身完美的慾望相互衝撞,慾望變得越來越複雜,長大的慾望變得無比強烈,甚至於會叛逆……
當慾望的主人無法再將完整的能量集中在一個對象身上時,愛情就變成了一類特別複雜的感情,就失去了它的純粹性和完整性。
正常人都無法放任自己的這種感情複雜,比如,愛得痛了累了,也許會生出「玩一玩吧,何必這麼認真!」的念頭,但此念一出,人又會立刻自責,「我怎麼會是這樣不負責任之人呢?」無法原諒自己。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紅樓夢》上如是說。把這句話放在愛情上,我們自己問得最多的是:「我真的愛她/他嗎?」,並非總是被對方問「你愛我嗎?」。
被慾望複雜化的感情世界不再可能純粹,親情也好,友情和愛情也好,或多或少都滲透著現實中各種複雜的成份,往往是種種利弊權衡之後的結果,拿「利」去衡量無法以量來做單位的感情,也是人們痛苦的因果。
任何情感都有它天生的純粹性,人們在感情世界互動的過程之中,也無法排斥掉這種純粹性……
我們總免不了把真誠誇張成虛偽,而一旦虛偽過了火,真誠又會從心裡跳出來加以干涉;人們拿金錢去衡量別人對自己的感情,又很想讓自己的愛情遠離金錢和物質;人會因為錢而嫁一個人,也會到頭來自責因為錢而拋棄了一段愛情……我們不斷的肯定著自己,又不斷地否定著自己。
純粹的初衷總是在心靈的深處,不斷地呼喚著我們,也不斷地折磨著我們。
成年人的純粹像是夏夜裡的螢火蟲,雖照不亮黑夜,卻能一閃一閃,再閃再閃。
人性似乎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就在於什麼都不可能真正的純粹和徹底,就連放縱自己的墮落,也同樣無法徹底。
我們無法純粹的去愛,又無法讓自己被慾望所驅使,無法忍受在複雜慾望之下,去面對那個有點扭曲的自己。
我們痛恨「似是而非」卻又無法逃脫在感情中的「似是而非!」。
一段愛情在剛開始的時候,人人都希望對方成為自己最後的天使,成為愛之漩渦里的終結者。似乎人人又都背叛了自己的初衷,恨自己不能在一次愛情中徹底的死去,我們痛苦於所有我們徹底不了的事情。
我們不斷地自我衝突,陷入痛苦,拿初衷進行自我審判,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總是明白什麼是不好的,才知道什麼是好的……
《逆向成長》
我確認了什麼是壞
才明白什麼是好
我被徹底的拒絕
才懂得了完整地接受
我看清了自己的虛偽
才弄清什麼是真實
我看到心的破碎
才記起來它完好的模樣
我承受自我的折磨
才知到寬恕
我愚蠢過萬次
才迎來智慧
我攢夠了太多的不要
才甄選出那麼幾個想要
我放任了恨
才看見愛
我歷經失去
才感受到得到
我接近死亡
才明白生命的真相
我逆向成長
才逆風飛揚
慾望很純粹的時候,人是不會痛苦和自責的。事實上,好多男人在嫖的時候是心安理得的,並不能引發內心的自責,「嫖」其實很難突破男人自我審判的臨界點,將其視為男人天性的階梯,對於已經墮落的階梯,多一級與少一級又有何種區別,與其在慾望中痛苦,不如做最簡單直接的能量釋放。
女人很難去理解這一點,女人很難將性慾視為純粹的慾望,記得有位著名女作家寫「女人的真愛,是從陰道開始的。」多數女人把感情和慾望,視為同一件事情。
說「婊子無情」,不過是指妓女把慾望當純粹的交易,交易的商品是男人的慾望,而非自己的慾望,當自己的慾望光臨自己身體的時候,感情仍是唯一的選擇。
宗教和哲人說痛苦都與慾望相關,告訴人們減少慾望便可以減輕痛苦。把種種慾望視為生命的原罪。於是乎,好多的智者都站出來說:清心寡欲!
我認為慾望本身,是不會帶給人們痛苦的,食慾不過是獅子必須要捕捉羚羊;性慾不過是花開就會結出點什麼果子。何來有罪無罪之說?
讓人痛苦的,只是慾望的對象,源於人們並不能把慾望的能量,專註在某一個對象之上,不僅僅無法徹底,並且還加工這些對象。
獅子不僅僅捕捉羚羊,還要開始飼養羚羊,還要挑肥揀瘦,還想加工成麻辣的味道……
對象之所以讓人感到痛苦,不過是不能完美罷了,人們心中的完美,沒有任何對象可以抵達。
而人們心中的完美,說到底不過是想有始有終的徹底和純粹罷了……
所有的內心衝突都源於不純粹,無法徹底地去實現自己的初衷。
人們內心的衝突本質上是自己的簡單與自己的複雜之間的衝突;是自身的完美,與自己的瑕疵之間的衝突。
痛苦的本質就是這些自我的衝突,衝突的本質是我們都無法徹底地放任自己,也無法徹底地純潔自己。
我們無法將自己完整地投入到某一個慾望之上,卻說自己殘缺了。
痛苦的根源,是我們自己的不完整、不完美,我們不僅僅要求自己純粹,也要求慾望的對象要純粹;我們有時可以原諒自己的不純粹,卻無法忍受對方的不純粹。
初衷是完美的,當我們把初衷拿出來向外尋求,落在一個具體的對象之上,立即就遭遇到不完美了,慾望的對象都是向外尋求的,向外的本身是不可能有完美,並且這樣的尋求本身就不可能是完整的。
我們的心從來都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我們在愛情上遭遇的對象,總是在不斷的變化,而痛苦卻無一例外是同樣的苦痛,快樂也重複著同樣的快樂。
況且,痛苦因為不徹底而沒那麼痛苦,快樂因為不能徹底而也不是那麼快樂。
我們從沒有在同一種重複的痛苦之中真正覺悟過。
痛苦的原理,在於人有完整的慾望,卻無法擁有完整的與之匹配的對象。
當慾望落在一個具體的對象之上時,一切都支離破碎了。
也許,學會接受、原諒和寬恕自己的不純粹,就是快樂的脈絡吧……
(請關注下篇)
※告別尷尬死皮肌!水潤 jiu jiu jiu
※一個人情商高不高,看細節就知道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