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不知道的事:歷史文化名人居然這麼過新年!

你不知道的事:歷史文化名人居然這麼過新年!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那麼歷史名人是如何過新年的呢?

書聖王羲之寫字送親友

書聖王羲之每到春節的時候,都會拿來筆墨紙硯,坐下來寫80個福字,然後寫20個壽字,分給來拜年的人。有一年到浙江紹興暫居,過年時,王羲之書寫了一副對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對聯剛貼出不久,就被人偷走了。王羲之又提筆寫了一副對聯:鶯啼北星,燕語南郊。誰知,對聯又被人偷走了。王羲之又提筆寫了一副對聯,為了防止再被「偷」走,寫完後,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在門上: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偷聯的人一看,都搖頭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叫家人將對聯剪去的一截粘貼上,變成了一副妙趣橫生的對聯: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

1890年 張之洞當皮箱過年

晚清名臣、湖廣總督、「慧眼識得孫中山」的張之洞,過年時都是讓部下拎著皮箱往外跑,去哪裡?去當鋪,把身邊值錢之物送到當鋪換倆過年錢。

武昌「維新」等當鋪,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總督衙門拿皮箱來當,每口箱子當兩百兩銀子,不管箱子有沒有東西、有什麼東西。督署不久定會再用銀兩贖回箱子。總督典質,這就是張之洞演繹的清末官場奇聞。

張之洞平生最恨貪官污吏,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從不貪斂民財。他一生對上不搞賄賂,對下不搞攤派。

1890年,張之洞由武漢乘船去荊州檢查堤防,地方官大擺宴席,被張之洞罵了個狗血噴頭,他帶著隨從在船上食宿,沒有跨進官府半步。一次,一個叫李元的部下,幫人辦過事後,收受人家50兩白銀。張之洞聞之大怒,把李元痛打一頓,讓其退還贓物,並將其趕出府門。 因此,張之洞迎來送往,俸祿往往捉襟見肘,沒錢過年更是常有的事。一遇年關,張之洞就讓幕僚暗暗將自己的皮箱等值錢之物送到當鋪,換些銀兩,以解燃眉之急。由於年年如此,消息不脛而走,社會上出現了一句歇後語:「張之洞當皮箱過年———習以為常。」

這話迅速傳到了光緒皇帝耳朵里,他在召見張之洞時問道:「是否確有此情?」張之洞不想讓皇帝為自己追加俸祿,一口否定:「此系謠傳,絕無此事!」

張之洞不但不願搜刮民財,也不願多拿國家的俸祿。其為人處世,可見一斑。

1915年 梁實秋不跟大家「起鬨」

梁實秋在《過年》一文中曾回憶道,早在民國前一兩年,家中除歲方式已然做了「維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門磕頭拜年。我從此不再是磕頭蟲兒。過年不再做年菜,而向致美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他的父親則說道:「我願在哪一天過年就在哪一天過年,何必跟著大家起鬨?」

1915年2月13日,吳宓在日記中寫道:「是日陰曆除夕,校中放假。餐後,攜仲侯游於琉璃廠各書肆。坐閱至晚,購雜誌數種而歸。」正月初一,時在北京的魯迅在日記中寫道:「舊曆乙卯元旦。星期休息」,「午前往章師寓,君默、中季、逖先、幼輿、季市、彝初皆至,夜歸。」 「章師」即是章太炎,當年在日本留學時,魯迅曾多次聆聽他講學,以恩師視之。

此時,章太炎由於大罵試圖稱帝的袁世凱是「獨夫民賊」,已被軟禁在北京一年有餘。名為「軟禁」,袁世凱卻絲毫不敢怠慢,每月供給生活費500大洋。一切生活開銷及損毀器物都由公家支付,說經講學文字也不禁傳抄,可見袁氏當國,敬畏之心猶存。由此,即便在教育部任公職的魯迅前來拜會這個敏感人物,亦無不妥。

同一天,胡適結束了在紐約的訪問旅程,乘船離開,目睹「高屋燈火點綴空際」,他在日記中寫道:「乃見眾光之上有一光最明亦最高,同行者皆遙指謂余曰:「此『自由』也!」

1934年 胡適趕飯局

1934年2月,胡適在除夕這天一口氣趕了若干飯局。「午飯在歐美同學會,有兩局:一面是孟和、孟真為袁守和餞行;一面是余上沅約梁實秋吃飯,並有今甫、一多、吳世昌、陳夢家、公超、林伯遵眾人」,「晚上到美國使館吃晚飯」。「我回家時,家中過年的客還在打牌,我打了四圈,就去睡了。他們打牌守歲,直到天明。」

同日,正在福建浦城的蔣介石攜宋美齡在郊外山中散步時,發現了一株怒放的白梅。蔣介石細心折了幾枝,晚上點起紅燭時,把梅花放在一個竹筐里送給宋美齡,作為新年禮物。宋美齡後來對旁人說:「你們或許明白我何以願意和丈夫在前線共嘗艱苦。他具有軍人的膽略,又有詩人的溫柔呢!」

1934年 魯迅連放三夜煙花爆竹

1933年春節,形勢稍微平和一些,年底又得來一筆及時的稿費,魯迅很高興,所以對過年格外珍視:「蓋如此度歲,不能得者已二年矣。」為慶賀「舊曆除夕」,由夫人「治少許餚」,特邀老朋友馮雪峰和自己一家人同吃年夜飯。

飯後,53歲又多病的魯迅興緻甚高,「買花爆十餘,與海嬰同登屋頂燃放之」。魯迅原本很討厭爆竹,更不燃放。這次卻帶著4歲的海嬰,不辭辛苦爬上四樓樓頂,一連放了十多種煙花爆竹,在他多災多難的生涯中,實屬罕見。這是因為,對孩子來說,「一年中最高興的時節,自然要數除夕了。」初一,他先後給許壽裳和日本畫家望月玉成及內山完造等人寫信,還贈望月玉成一首詩:「風生白下千林暗,霧塞蒼天百卉殫。願乞畫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1934年春節。除夕,魯迅給同在上海的三弟周建人家送去火腿和玩具;正月初一收到母親從北京寄來的1盒糟雞和9件玩具。年初二那天,魯迅寫了一篇《過年》,充分肯定了過年及其習俗,對人們過舊曆年表現出的「格外的慶賀」,「比去年還熱鬧」,「比新曆年還起勁」,表示了他的讚賞。他自己則是:「我不過舊曆年已經二十三年了,這回卻連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國人也『噓』了起來:這卻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僅有的高興。」

1941年 汪精衛貼聯取辱

1939年2月初,梁漱溟在徵得國共雙方同意後,帶了五六個朋友和學生,到敵後游擊區巡視。2月18日的農曆除夕,他只在日記中簡短記道:「車過三原,晤趙戴文於一花園中;晚抵洛川,途中落雪。」

八個多月中,他走了50多個縣市,村、鎮將近200 個。其結論是:「總括起來,有三句話:第一句是老百姓真苦;第二句是敵人之勢已衰;第三句是黨派問題尖銳嚴重。」

1941年除夕夜,奉行「曲線救國」的汪精衛在南京頤和路汪公館前張貼了一副春聯「立民族民權民生之宏願,開為黨為國為民之大業」,標榜自己為「三民主義」信徒。當晚,就有人在對聯上略作修改:「立泯族泯權泯生之宏願,開偽黨偽國偽民之大業。」意思頓時截然相反。據說,從此之後,汪精衛再也沒有寫春聯的雅興了。

1949年 蔣介石在大陸最後的春節

1949年1月28日,又是一個農曆除夕。這一天的胡適日記一字未寫,而貼上了一張中共宣布的「戰犯名單」簡報。蔣介石、李宗仁等民國政要赫然在列。對於視國民政府為合法政權的胡適而言,此舉心境,可想而知。

同一天,蔣介石在奉化溪口老家度過了在大陸的最後一個春節。這次的春節,他過得十分用心。

除夕夜,「全家在報本堂團聚度歲,飲屠蘇酒,吃辭年飯,猶有古風」。吃過年夜飯後,蔣介石還從溪口請了幾個京劇名流來唱堂會。1月29日大年初一一早,蔣氏父子便去寧波城內蔣家宋朝祖基金紫廟祭祖,接著又回溪口宗祠及大、二、三、四房祖堂祭祖。大年初一下午,蔣介石獨自「在慈庵讀書散步」,晚上 「溪口五十里內鄉人,紛紛組織燈會,鑼鼓徹天,龍燈漫舞」。

據蔣經國日記說,「自民國二年以來,三十六年間,父親在家度歲,此為第一次」。《大公報》說得更加明白:「他似乎預感到,這一去,怕就是與祖宗的永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oely 的精彩文章:

天津的年俗,你還記得多少?

TAG:Woe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