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A站生死劫:一場積重難返的「人禍」?

A站生死劫:一場積重難返的「人禍」?


作者/陳小小 編輯/夏清逸




本文共2862字,所享閱讀時間4分鐘




A站真的上不去了。儘管在過去十年,用戶對於中國第一家彈幕網站AcFun(A站)是不是宕機的伺服器已經家常便飯,這次情況卻不太一樣。




2月2日9點50分,A站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消息:「我想再活五百年!」在此之前,A站拖欠工資,融資不暢以至資金鏈斷裂,阿里雲提供的伺服器即將到期而A站無法按期繳納費用等消息甚囂塵上。




2月2日10點半後,A站網站就線上無法訪問。而在A站官博下,已有近十萬條轉發和評論開始提前緬懷與挽留。




數娛夢工廠近日聯繫了A站在職和離職的員工,對A站的情況和背後的原因都三緘其口,不過可以確認的是,11月開始A站確實開始無力向員工支付工資,1月的社保還需要員工自己墊付。







A站CEO劉炎焱向數娛夢工廠婉言表達了自己並非公司大股東,現在不便發聲的態度,但他的心情從朋友圈裡當天轉載的一篇「印度人新年群體大規模屎戰」文章可見一斑。事實上,在用戶關心A站能否復活的同時,這一存續了十年的網站背後股東和團隊內鬥的消息鮮少停止。




而這一次,問題的一個焦點也在於,阿里向已經擁有四大股東的A站伸出了橄欖枝,哪一方能真正拯救A站,亦或是在這一輪資本博弈中,使得A站淪為棄子。根據此前多家媒體綜合披露,阿里系雲鋒基金希望控股A站,並且要求份額達到了70%,但這未能獲得奧飛方面的認同,這一融資案因而充滿了不確定性。




A站某一投資方的高層在事件發酵前曾對數娛夢工廠表示,A站不會關閉。但誰能讓A站復活呢?






深陷資金鏈斷裂泥沼








A站CEO劉炎焱曾在2017年6月接受數娛夢工廠專訪,彼時A站和在A股上市的著名數字營銷公司、利歐數字集團簽署了戰略協議,舉行了自己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廣告推介會,正式開啟商業化道路,一切似乎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當時被問到A站整個2015年營收只有363萬元,凈虧損達1.13億元,而2016年前三季度營收只有71萬元,凈虧損達1.46億元這一問題時,劉炎焱表示:「前兩年我不是CEO,等著看我們今年的財報翻多少倍吧。」



此前據36氪報道,A站每月需花費1000萬購買腰部內容,打造垂直社區。但同時,帶寬成本在2016年之後有所縮減,由2016年的每月500萬縮減到現在每月200萬。這意味著2017年起,A站每月在帶寬和內容成本上的支出不低於1200萬,一年的成本預計在1.44億以上,但相比2016年而言,2017年一整年在帶寬成本上已經縮減了3600萬。




但節流之外更需要開源。事實上,劉炎焱在2016年7月上任後,開始著手優化內容,提升用戶留存率等工作。A站除了進行廣告招商,也在2017年3月上線了遊戲中心,開始涉足遊戲聯運業務。




但這些業務,不僅需要建立在流量與轉換率上,還需要搭建團隊來運營。換句話說,A站的新業務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人力來培育,但對於長期虧損的A站,沒有投資人的資金支持,新業務難以展開,無法拓寬變現渠道,最終入不敷出,一切就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而在劉炎焱上任三個月後,曾引入中文在線2.5億元的B輪融資解了A站當時的燃眉之急。不過,根據中文在線在2017年12月15日公布的《2017年1-10月、2016年度備考合併財務報表審閱報告》,明確提到中文在線與A站簽署了《增資協議》:A站擬新增註冊資本1838235.18元,中文在線以2.5億元認購全部新增註冊資本,並持有本次增資後13.5135%的股權。而截止2017年10月31日,實際只支付了1.31億元。







這一切並不是只有不到2%股份的劉炎焱可以決定的,一些與A站有業務往來的業內人士對此都給出了「心有餘,力不足」的評論。此前在被問及A站股東問題時,劉炎焱也曾對數娛夢工廠表示:「他們各自的訴求都不一樣,還關係到我們下一輪,只能去尋找四者間的最大公約數,就是最大限度上照顧他們的利益,想清楚他們的點再推進。」




而現在,A站要引入新一輪融資,事關到公司控制權的問題,劉炎焱也無法去協調原有股東,尤其是第一大股東奧飛娛樂董事長蔡冬青與阿里系之間的利益關係。




(圖為中文在線增資完成後,A站的股東及出資比例)




綜合此前多家媒體消息,奧飛系不同意阿里系以10億估值控股A站,這一估值相較一年前縮水近一半。可以看到,奧飛去年的投資活動顯著減少,其2018年1月30日發布的《2017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也顯示,公司第四季度上線的潮流玩具業務未達預期;公司海外影視業務收縮調整及影視投資業務虧損;公司遊戲業務未達預期及對應該業務子公司商譽減值等。如果A站關閉對原股東來說也沒有好處,這也導致局面一度僵持。









A站的現狀,天災?人禍?




這兩日,在A站官方微博下面,還有用戶留言希望A站開通會員業務,願意為網站付費,並高喊「AC在,愛一直在。」







事實上,A站能堅持到現在,還要依靠背後一大批「靠愛發電」的員工,其中不乏十年來一路從武漢跟到北京的老員工。然而愛總有一天會被消磨殆盡,情懷總會有堅持不下去的那一天。縱觀A站十年發展,高層變動和股東糾紛與不太穩定的伺服器一起始終佔據著公司頭條。而伴隨著這些紛爭的,就是A站人才流失的問題。




2007年6月A站正式誕生,在2010年經歷了第一次易主,被創始人西林以400萬的價格賣給了陳少傑,而後者在2014年初又將A站轉手給了手游公司晶合思動的創始人楊鑫淼,轉而專註孵化出的鬥魚直播。同年,還發了原站長賽門離職,奧飛娛樂董事長蔡冬青入股A站,並空降了一批新的管理層。




再後來,就近年來反覆被搬到檯面上的A站融資歷程,阿里系的優酷土豆母公司合一集團在2015年以5000萬元領投A站的A輪融資,占股18%。2016年1月,A站又獲得軟銀中國A+輪6000萬投資,其間CEO數次易主,從孫旻到莫然再到王偉,直到現在的劉炎焱。




每次高層變化,都會帶來中層和業務部門的大幅調整,在老A站人看來,這是導致A站經營不善的根本原因。




2018年1月13日,A站負責彈幕管理飛鳥在微博上髮長文宣布離職,作為一位跟著A站從武漢搬去了北京、在職時間近六年的老員工,她就感慨:「歸根結底,AC走到現在這個地步,都是人之禍。」







除了飛鳥,也有多位A站的離職員工在2016年回答知乎上與A站有關問題時談到,在莫然空降A站成為CEO之後,A站開出的工資很低,並且新的團隊相互磨合時陣痛不斷。







在知乎上有網友針對A站多年來一直被粉絲提到的網站體驗不佳問題,負責技術內容的前員工(知乎名:佐內利香)提到,A站在最初網站開發過程中,因為技術團隊的不成熟,網站的架構和代碼本身走了很多彎路,有些計劃不周全的重構過程中又添加了新的技術債務,而網站重構是只有程序員才能夠看懂的事,在需求湧入的情況下,重構只能循序漸進。




然而當新股東進入後,A站搬去了北京,新老闆(莫然)推出的政策對於武漢的部門而言並不友善。在不斷有新需求湧入後,重構任務就基本被放置了,到了2015年年初時,矛盾激化,原先的技術團隊紛紛離職,交接工作停滯。




北京的新開發團隊在不熟悉架構的情況下,艱苦地摸索著解決新老闆提出的需求,然而先前停滯的技術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等到新團隊的CTO熟悉了代碼,了解了架構,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重構時,A站股東再次動蕩,原CTO離職,新的CTO空降,然後重複著相同的悲劇。







現在,A站留給人們最後的定格就是一條官方微博和無法打開的網站。








一名跟隨A站多年的老員工對數娛夢工廠說:「真的不想走,不過如果年後還沒有起色,只能出去找新工作了。」A站什麼時候會有起色?有接近A站投資方的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只能說,再等幾天吧。」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娛夢工廠 的精彩文章:

《魔音中國》正式啟動 電音迎來巨頭入場
關曉彤演了史上最「禽獸」的公主,而《鳳囚凰》背後的王朝故事才更叫禽獸 | 新劇試毒

TAG:數娛夢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