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最近試飛了個啥讓全球關注?中國第六種隱身飛翼曝光

中國最近試飛了個啥讓全球關注?中國第六種隱身飛翼曝光

鳴謝飛揚軍事圖片。

2月7日,網路媒體公布了一張模糊不清的照片,據爆料網友稱,在西南某機場拍到了一張飛翼無人機準備試飛的照片,照片顯示,此無人機外形酷似美軍X-47B或瀋陽601所研製的「利劍」無人機,但體積不大,只有四米左右,這讓大家產生了疑問,為什麼要重複研製外形相似的飛翼無人機呢?據了解,目前中國正在研製的飛翼結構隱身無人機多達四種,這其中包括601所主持研製的我軍利劍無人機系統,我國西北某高校無人機研究所開發研製的某型飛翼隱身無人機驗證項目,此外,還有航天科工集團在2016年低調展示的彩虹-7隱身無人機,最後,還有成飛集團自行研製的「翼龍X」隱身飛翼無人機也已經在開發研製中,不過,這些飛翼無人機都在7至8噸級以上,屬於大中型無人機,而照片上的無人機不到1200千克,它到底是縮比模型還是「另有其人」呢?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這個模型看起來並非成飛的翼龍-X無人機,而是和民間科技公司合作研製的新型飛翼無人機,即2017年,在北京世界軍民交融配備展覽會上展示的「獵影」垂直起降飛翼無人機,(另一種說法是這是起飛重量達到4噸的「星影」無人機縮比模型)據該公司披露,採用「飛翼」氣動布局的隱形無人機是高端無人機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外形對飛行器隱身性能的貢獻最直接,而且不再額外增加如重量、使用維護等方面的代價,因此可以說隱形無人機的機身和機翼的布局及外形設計是能否獲得高隱形性能的關鍵。據其介紹,目前垂直起降飛翼隱形無人機裝備國內外尚屬空白,國內外均未有使用渦噴或者渦扇發動機作為動力、擁有垂直起降能力的飛翼飛機的服役或者試驗報告,總體上來說,該技術研究對於追求隱形性能的飛翼式氣動布局無人機而言,意義十分重大,而且如果屬實,那麼它將是中國研製的第六種隱身飛翼布局無人機——除去最上面的四種之後,還有「星影」無人機和「獵影」垂直起降飛翼無人機(用於隱身轟炸機研究的飛翼模型機以及其他飛翼靶機並不包含在內)。

據介紹,飛翼飛機的進氣道基本都布置在機身背部,對垂直起降的動力分布帶來極大影響,是垂直起降無人機的關鍵核心技術之一。飛翼式氣動布局飛機由於沒有垂尾(方向舵)、平尾(升降舵),屬於靜不穩定構型,因此縱、橫向穩定性較差,飛機飛行安全性完全依賴于飛控技術,而從垂直起飛到前飛的過渡,以及從平飛到垂直降落的變換,實際上,對飛控技術提出了較常規飛控技術更高的要求。這個項目針對垂直起降等關鍵技術深入開展研究,用以研製一型氣動布局與X-47B無人機類似,起降機動性高,對現代戰場偵察打擊等不利於飛機起降的任務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在新加坡航展上首次展出的「星影」無人機。

據悉,從「獵影」垂直起降隱身無人機的會議宣傳資料可以看出,估計近日試飛的就是獵影-300察打一體無人機,即載彈300公斤級垂直起降無人機,該機長4.89米,翼展9.23米,起落架放下高1.5米,這與泄露出的圖片高度吻合,最大起飛重量1.25噸,載油400公斤,載彈300公斤,巡航高度1萬米,巡航速度0.6到0.7馬赫,即700到800公里之間,最大航程不小於2000公里,作戰半價不小於1000公里,採用一台已經技術定型的渦輪院研製的WS-500(巡航導彈渦扇發動機改型,耗油極少,體積很小)推力矢量改型 。

該機起降是像F35B一樣發動機噴口偏轉90度,使用向下的噴氣的氣流,以及機身腹部兩側的電驅動風扇提供輔助升力來實現垂直短距起飛 從資料分析,由於載彈量不大,目前該機與利劍並不形成競爭關係,但憑藉其小巧,垂直起降研製成功後反而可以在陸海空天軍大量裝備,成都廠所有著很強的飛控研發,快速生產製造能力,兩者強強聯合,對風險很大的垂直起降飛翼無人機研製開發無不裨益。

垂直起降飛翼無人機的難度還是挺大的,但我國也有一定的技術儲備,據新聞媒體報道,中航渦輪院和成發就開展了短垂項目的研究,據參考消息引用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的消息,我國全套引進蘇聯雅克-141(雅克-43)垂直起降艦載機以及發動機的技術資料,甚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物館還有一架英國退役鷂式戰鬥機的實機,而飛翼布局,在全國一盤棋的規划下,有利劍的成功先例,目前小型化階段應該難度不大,關鍵是如果一旦垂直起降飛翼機放大到載彈3噸後,能否研製出來相應的矢量發動機就成了一個懸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略吐槽秀 的精彩文章:

沒想到中國武器發展速度這麼快:現在中國牽著美國鼻子跑
印度海軍宣稱對於周邊一艘航母就夠了?專家就四個字回應

TAG:戰略吐槽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