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航證券 張玉玲、童路:SpaceX「重型獵鷹」成功發射,美國重返月球利器鑄成

中航證券 張玉玲、童路:SpaceX「重型獵鷹」成功發射,美國重返月球利器鑄成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下文簡稱SpaceX)火箭發射總量高歌猛進,全年共進行18次發射且全部成功,佔美國全年發射次數的60%以上,與中國18次的發射總量相當,略低於俄羅斯的19次,可謂是大出風頭,似乎以一己之力將美國抬上了2017年度全球火箭發射數量第一的寶座。

在新的一年,SpaceX的聲勢更盛,在北京時間2月7日凌晨,SpaceX旗下的新型火箭「重型獵鷹」(Falcon Heavy)發射成功,一舉拿下現役運力最強火箭的桂冠。

SpaceX公司「重型獵鷹」火箭

圖片來源:百度

一、「重型獵鷹」火箭之特點

「重型獵鷹」火箭的特點有三:

一是運載能力強。根據SpaceX披露的信息,獵鷹重型火箭是由一枚加強型「獵鷹9號」火箭與作為捆綁助推器的兩枚「獵鷹9號」一級火箭並聯組成,擁有27台梅林發動機,能夠產生約2313噸的推力,最大運載能力為近地軌道63.8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26.7噸、火星軌道16.8噸,是之前運載能力最強的「德爾塔4號」重型火箭(近地軌道載荷28.79噸)的2.2倍。

二是可回收復用。在「重型獵鷹」火箭上,SpaceX也充分利用了其所擅長的火箭回收技術。在本次發射當中,SpaceX對3枚「獵鷹9號」一級火箭進行了回收操作,雖然作為主推進器的一級火箭未能成功回收,但兩個作為助推器的一級火箭幾乎同時完好無損地著陸。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此次成功回收的兩枚一級火箭此前曾用於2016年的發射任務,是在回收並翻新後的第二次使用,可見SpaceX的火箭回收復用技術已愈發成熟。

兩枚助推器一級火箭成功回收

圖片來源:百度

也正因為一級火箭回收時需要保留燃料,「獵鷹9號」火箭實際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僅為10.89噸,約為其最大運力(22.8噸)的50%。故同樣考慮回收的因素,按照最大運力50%計算,「重型獵鷹」火箭的實際運載能力約為近地軌道31.9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3.4噸,即使如此,其運載能力依然大於目前的競爭對手——美國「德爾塔4號」、中國「長征五號」等各型運載火箭,當世最強實至名歸。

三是發射成本低。目前SpaceX官網上「獵鷹9號」火箭發射報價為6200萬美元,已經遠低於美國、歐洲和俄羅斯的同類競爭對手。然而「重型獵鷹」火箭發射報價僅為9000萬美元,只比「獵鷹9號」火箭高出不到50%,考慮到「重型獵鷹」有著「獵鷹9號」近3倍的巨大運力,從單位重量的發射成本這個角度來看,「重型獵鷹」無疑是擁有著驚人的性價比。同時「重型獵鷹」依然存在降低發射成本的空間,SpaceX的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認為,如果全部3枚一級火箭都能夠回收的話,「重型獵鷹」火箭的實際發射費用最終不會比「獵鷹9號」火箭高出太多。

「獵鷹9號」與「重型獵鷹」對比

圖片來源:SpaceX官網

二、「重型獵鷹」發射之目的

從2011年到2018年的七年間,「獵鷹9號」火箭經過多次技術迭代,運載能力已經幾乎翻倍,其運送能力已經完全能夠滿足SpaceX所承接的絕大部分發射任務。因此可以說,如果僅僅是為了衛星發射的目的,「重型獵鷹」的試射多少顯得有些小題大做。目前許多報道都將「重型獵鷹」的試射與美國的重返月球計劃聯繫在一起,筆者認為這是有道理的,原因有三:

其一,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對太空領域非常重視,除了要求研究2033年探索火星的可行性,還下令重建已擱置25年的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2017年12月11日特朗普總統簽署了1號太空政策指令—— 「國家太空委員會」提出的第一份建議——宣布美國宇航員將重返月球並最終前往火星。作為一位雄心勃勃誓要讓美國再次強大的總統,沒有什麼能夠比在任期內再現登月這一昔日榮光更具誘惑力了。

其二,雖然特朗普總統向NASA下達了重返月球的指令,但一方面以現在NASA每年的不到60億美元的預算,想要登月絕無可能,另一方面NASA估計返回月球會花費1000億美元,而這個預算美國國會絕對不會同意。所以要想完成重返月球計劃,必須在這二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的方案。據報道,1號太空政策指令要求NASA與可提供月球往返所需關鍵部件的商業合作夥伴合作,SpaceX「重型獵鷹」火箭適時地成功發射為這一切提供了可能,而且其單次9000萬美元的發射費用連NASA自研的太空發射系統單次發射費用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其三,從公司的角度看,SpaceX從2002年的籍籍無名到2018年的大放異彩,已經成為航天發射領域的領跑者。從公司領導者的角度看,馬斯克從不諱言其太空殖民的雄心壯志和遠大理想,在2016年墨西哥舉辦的國際宇航大會上,馬斯克就曾公布過他的火星殖民計劃。如果說重返月球並最終前往火星是一個大膽的計劃,那麼SpaceX則是與這個計劃最為契合的公司,而馬斯克則是這個計劃最合適的執行人。

SpaceX公司各型火箭

圖片來源:百度

從2008年「獵鷹1號」火箭的成功發射,到2015年實現對「獵鷹9號」一級火箭的回收,再到2018年「重型獵鷹」火箭的成功發射,每一次的成功都在向世人證明,馬斯克是一個能言出必行的領導者,SpaceX是一個能說到做到的公司。在美國這樣一個成熟的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的資本市場之中,這一點非常重要,它將有利於提升SpaceX公司的估值,使其獲得融資上的種種便利,從而保證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從人類的角度,我們希望SpaceX能夠再接再厲,早日將人類帶入太空殖民時代。從國家的角度,我們則希望中國的航天事業能夠迎頭趕上,早日與之並駕齊驅。

投資有風險 入市需謹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睿智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TAG:睿智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