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鸛草治風濕性關節炎

老鸛草治風濕性關節炎

老鸛草治風濕性關節炎

老鸛草載自《本草綱目拾遺》,別名「五葉草」「破銅錢」「老鴰筋」「鵪子嘴」,味苦、微辛、性平。歸肝、腎、大腸經,有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止瀉等功效。用於風濕痹痛、關節不利、便泄等症。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有良效。曾運用單味中藥老鸛草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多例,療效顯著。茲舉典型病例一則:

陸某,女,20歲。患風濕性關節炎已2年,反覆發作,自訴每逢天氣轉變寒冷、潮濕季節,全身關節呈遊走性酸痛,常累及肩、肘、腕、髖、膝、踝等處,往往此起彼伏、遊走不定,痛苦不堪,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勞動,雖曾服用多種藥物,當時有效,其後又發,不能根治。余觀其關節痛處不紅、不熱,自訴病發時納少便溏,觀其舌苔薄白而膩,脈濡細。診斷為行痹。治宜祛風除濕,通經活絡為主。處方:老鸛草15克,囑服7劑,每日1劑,加水適量濃煎2次,混合均分2小碗,上下午各服1次。二診:服藥後關節酸痛大減,活動好轉,食慾漸振,便溏轉厚,原方再服7劑。三診:關節不痛,活動自如。囑常服豨薟丸,並囑注意避免受寒著涼,室內保持乾燥、通風,勿坐潮濕之地,加強鍛煉,增強防病能力,進食富於營養、易消化的食物,以防複發。追訪1年,未見再復。

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痹證範疇,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多見於青少年,女性多於男性,病久嚴重者往往引發心肌炎。《素問·痹論》有「行痹」「痛痹」「著痹」之分。本例患者根據辨證屬「行痹」一類。余以中藥老鸛草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治之,促使關節經絡風祛濕化,血脈暢利。經絡血脈一通,通則不痛矣。風濕痹證隨之迎刃而解。

據現代藥理研究分析:老鸛草煎劑在試管中試驗對鏈球菌等細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風濕性關節炎是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疾病。所以用單味中藥老鸛草治療,具有獨特之功效。

老鸛草每劑的使用劑量不能超過15克。用之適量可以止瀉。如果每劑超過30克,則反使腸蠕動加強,導致腹瀉不止,故在臨床應用時必須注意。(韋良渠)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4。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守護中醫不忘初心 中醫是怎樣大難不死的?
緬懷謝錫亮老先生,重溫先生晚年與弟子對話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