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塊門匾在民國成立時被摘下,露出三個字,嚇壞了所有人

這塊門匾在民國成立時被摘下,露出三個字,嚇壞了所有人

原標題:這塊門匾在民國成立時被摘下,露出三個字,嚇壞了所有人


首都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封建社會,如果說非得要打個比方的話,首都就相當於人胸口部分,而皇宮就相當於人的心臟。也正是因為如此,明成祖朱棣在奪取了南京之後,便立刻擁有了整個天下。


正是因為明白了這一點,所以朱棣給後世留下了一道遺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那麼,這道國門究竟是哪裡呢?


在北京故宮的南邊,有一個皇城大門,建造於明成祖朱棣時期,因為古人都覺得南面才是最尊貴的,所以這座門也被人稱之為「國門」。


在明朝,這座門被稱之為「大明門」,後來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率軍攻入皇宮,覺得這名字太晦氣。


便想將這座門的名字改為「大順門」,可還沒等他有換的功夫,就被多爾袞和吳三桂聯手踹出了京城。

到了清朝順治年間,滿族人就把「大明門」換成了「大清門」,並且還規定下來,除了皇帝、皇后、太后,所以清朝官員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



然而,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就跟明朝一樣,清朝也逐漸的走向了衰敗、滅亡。新成立的中華民國覺得「大清門」這三個太過於礙眼,便在成立一周年的時候,想把它換成「中華門」。


可是問題來了,這個門匾是石頭做的,更換起來十分麻煩、費時。於是便有人出了個主意,那就是直接在這塊門匾後重新刻字,這樣一來的話,也就不用勞師動眾了。


然而,當幾個人把門匾拆下來之後,卻愕然的發現門匾背後竟然刻著「大明門」,一時間,所有人都哭笑不得。


原來清朝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並且聰明的把這個招數給用了。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立刪


投稿信箱:t@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詩經

古文觀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史上不能通婚的七對姓氏,沒準你就躺槍了!
9歲孩子被皇帝賜死,臨死前說了一句話,至今讓人感慨萬千

TAG:明朝那些事兒 |